摘要: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diào)導致的發(fā)育障礙,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當我們要求他去做某件事,而孩子不愿意時,就會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困惑,為了達到脫離這一環(huán)境和逃避做該事的目的,他就以傷害、攻擊別人的方式來表達“不滿意”。
關(guān)鍵詞:自閉癥;功能分析;包容與要求
小海是個患有自閉癥的男孩。課堂中的他會大聲地叫喊,有時又會煩躁得就地躺下,掐人、撕人,甚至用頭去撞墻,挖自己的臉,此時周圍人的呵斥制止是無效的。中午,美味的午餐擺放在面前,他卻只是用勺子攪來攪去。
一、 案例分析
1. 家庭、外界對他的影響
家長認為孩子可憐,一味在生活上遷就他,造成他的自我放任。同時,父母又急于給孩子治病,帶著他不停地更換康復機構(gòu)。每換一處康復機構(gòu),小海必須重新開始,由于他爆發(fā)時的歇斯底里,老師們怕別的小朋友受傷,就將他與大家屏蔽、隔離,這種情況下,使他的心扉更加緊閉,他內(nèi)心的憋悶無處宣泄。而他的父母并沒有注意到這些,更未做適當?shù)囊龑?,使他被強化了的不適應(yīng)也一次次爆發(fā)得更強烈。
2. 以“功能分析”尋找自虐或攻擊他人行為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要自虐或攻擊他人?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小海的自傷不是無緣無故的,是對某一活動不滿意或某一要求他不愿去做時,就會用力挖自己的臉,直至出血。最初,教師運用“冷處理法”和“物品替代法”阻止他自虐,即自虐時,使用適當?shù)钠餍祦碜柚购⒆拥淖詡袨?。如給孩子一些布絨玩具,讓孩子及時發(fā)泄。剛開始也有一些效果,但時間一長就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他的自虐行為減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掐老師”的攻擊性行為的出現(xiàn)。由此可見,小海的自虐行為和攻擊性行為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當要求他去做某件事,而孩子不愿意時,會造成孩子情感上的困惑,為了達到脫離這一環(huán)境和逃避做該事的目的,他就以傷害、攻擊別人的方式來表達“不滿意”,就會出現(xiàn)極端行為。引發(fā)這些行為的問題是“社會性的負強化”因素所造成的——即以逃避為目的的行為,以此回避他不愿做的事,不愿待的環(huán)境。
從上述觀察所得,通過功能分析得出兩點:第一,自閉癥兒童的自虐及其伴隨的攻擊性行為是有規(guī)律的。第二,要求或環(huán)境改變時,自閉癥兒童的自虐及其伴隨的攻擊性行為就會減少甚至消失。
二、 康復教育
1. 愛的浸潤
只要我們用心去愛,愛就可以改變一切,無論是普通孩子還是特殊孩子。每天早晨,老師會迎接小海入校,微笑著和他打招呼,并輕輕地愛撫他,再領(lǐng)著他走到座位前,拍拍他的小臉,幫他坐正。課間,老師的眼光隨著他動,一旦發(fā)現(xiàn)他有異常表現(xiàn),提前將他拉到身邊,手緊緊地牽住他,幫助他平靜下來。雖然他還不能正視老師,但他能感覺到,老師在逐漸走進他封閉的世界。
2. 包容與要求并重
小海在學校里不吃飯并不代表他不餓,只是他不安情緒的一種發(fā)泄方式?;丶液蟮乃?,家長給什么吃什么,將在學校中的虧空全都補上了。老師和家長溝通約好:在改變他在校不吃飯的情況期間,家長回家不要太急于給他提供食物,只讓他不要餓壞即可,別讓他覺得在學校不吃可以回家吃。
同時加大他在校吃飯的改進速度。午餐時,老師和他面對面吃飯。首先向他提出明確的吃飯要求,其次在飯量上做到逐日遞增,再者用他喜歡的小卡片、糖果來吸引他。慢慢的,小海從每天吃1/5、1/4、/1/3、/1/2到基本能吃完,和班里其他孩子沒有太大的距離了。
3. 溫馨的氛圍
在課間,教師注意組織集體活動。哪怕5分鐘,從簡單的圍圈拍球、踩影子、對面跑等等,都以班級為單位,所有同學共同參與。小海從最初的跑開,到慢慢站在圈中,再到能在提示下參與,他有了班級的意識,這個氛圍也使他逐漸放松。
教師必須做個有心人,克服各種障礙,試著走進他,了解他,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滿足他的內(nèi)心世界——被愛,被了解,被尊重的需要……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關(guān)懷,這樣他也才能慢慢地克服自身的恐懼感。
4. 系統(tǒng)脫敏
為了讓小海主觀上減少自虐及其伴隨的攻擊性行為,必須幫助他學會以一般人所認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通過觀察他行為表現(xiàn)的方式,試著從孩子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層面去了解他的行為動機,利用行為改變技術(shù)幫助他學習一般人所認定的表達方式。
按照系統(tǒng)脫敏的步驟,將小海不愿做的事,害怕置身的環(huán)境,按難易及害怕程度劃分等級,從最低一級開始脫敏。如:小海剛進校時,讓他去洗手間他就不高興,并伴有恐懼的情感。問題行為隨之產(chǎn)生。老師就牽著他的手一次次前往,一次、兩次、三次,時間久了,小海也就習以為常,主動前往了,教師注意即時強化、鼓勵他這一正向的行為。
5. 個別關(guān)注
針對小海的交流障礙,老師注意創(chuàng)設(shè)機會,“逼”他表達自己的意愿,同時交給他恰當?shù)谋磉_方式。如:小海不喜歡吃菜花,老師就教他說:“我不想吃菜花?!币坏┠軌蛱岢鲞@樣的要求,便不再“逼”他吃完。若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教師便及時給予表揚。課堂上,教師會用生動地課堂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其能夠認真聽課。同時加強對小海的關(guān)注,對于他的良好表現(xiàn)及時表揚,強化他的自信心。
小海很有運動天賦,教師就帶他打球、輪滑,并進行反復訓練,激發(fā)他的機能,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幫助他改善自閉狀態(tài)。
在學校關(guān)注小海的同時,教師頻繁與他的家長聯(lián)系、溝通交流,利用正面引導進行強化,加強對家庭康復的指導,使家長也能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確理念和方法,并配合老師完成對孩子的康復、轉(zhuǎn)化工作。
三、 轉(zhuǎn)化效果
如今的小海在學校比以前“聽話”了許多,中午能按時就餐,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能與他人進行目光交流,不再躲避他人,能回答老師的簡單提問。從孩子父母的反饋來看,小海在不斷進步,最明顯的進步是孩子自虐的次數(shù)大大減少了,與他人說話時能注視對方。語言方面能說十幾個字的長句,會使用“我”“你”“他”,向親近的家人主動打招呼。
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于種種的原因,這些特殊的孩子總是把自己封閉在自我的空間里,不肯出來,也不讓別人進入,在重重的保護層下過自己的生活。而我們要讓這個特殊群體及其家庭得到更多關(guān)愛,幫助他們重建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陳仕范.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心理理論訓練的研究綜述.
[2]家庭教育對自閉癥兒童的影響.
[3]湯盛欽.特殊教育概論.
作者簡介:
呂開新,山東省青島市,山東省青島市青島三江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