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芳
【摘要】小學語文是對所有小學生的學習有著最基本教育的科目,因為語言的學習不僅是能提高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以語文為基礎展開其他科目學習,比如數(shù)學中應用題的解讀,需要一定的文字分析能力;英語的寫作中需要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等等,所以小學語文是一本起到承載其他科目教學的一門課程,與此同時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合理的應用讀寫相結合的模式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就將對小學語文閱讀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意義何為閱讀?閱讀即通過文字進行觀看,然后在大腦中形成相對應的畫面。是人腦中的一種特殊成像功能,人們可以通過閱讀了解不曾見過的地方、風土以及人情,閱讀能夠打開人們的視野,帶人們領略不一樣的世界。21世紀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很多的高科技軟件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沉迷于游戲、網(wǎng)絡交友等,但是近幾年文學閱讀的風潮再次襲來,人們又重新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一件從小就應該培養(yǎng)的能力,因此在小學生時期有效的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通過讀寫結合的模式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現(xiàn)代小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結合生活實際,促進素材積累
藝術來源于生活,并且升華于生活。大多數(shù)的文章題材都是從生活中而來,并且加上作者一定的想象力以及事故走向的需要,進行情節(jié)的填寫。每個閱讀能力較強的人都是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的,他可以在進行文字閱讀時,將文字有效地轉化呈畫面,這樣不僅有利于讀者記住故事中的細節(jié),還能夠通過環(huán)境描寫、動作描寫等,對主人公有一定更加全面的了解。
學習閱讀也一樣,首先就應該積累大量的生活中的實際素材。走進生活中才能夠感受真實,小學閱讀的教學也應該謹記這一點,尤其在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中。比如,在講授《春聯(lián)》這一課時,教師會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講解幾副對聯(lián),并且通過對對聯(lián)的含義分析來講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聯(lián)的存在意義,就是想通過對聯(lián)抒發(fā)人們對新的一年的希冀以及美好愿望,因為課本內(nèi)容是相對有限的,教師就可以布置學生走進生活,收集更多的對聯(lián),并且自己對其對聯(lián)中的含義進行解讀,并帶回課堂與同學們一起討論,教師還可以對春聯(lián)的對仗書寫方式進行一定的講解,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一幅對聯(lián),使學生真正做到閱讀中“讀”與“寫”完美結合。
二、提高續(xù)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在寫作中有一項技巧叫做“留白”,也就是在文章的結尾并沒有直接書寫結局,而是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而且因為人們都具有自己的思想,每個人對于結局的看法也會相應不同,這樣的留白不僅會給讀者意猶未盡的感覺,還不會因為結局不符合自己的心意而懊惱,相反讀者想要怎樣的結局自己想象就行了,是一種很高級的寫作技巧,與此同時,留白也給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培養(yǎng)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條件。
如《皇帝的新衣》一課,最終的結局就停留在皇帝繼續(xù)走在游行的路上,而沒有寫游行過后皇帝回到皇宮后會有怎樣表現(xiàn),這樣的留白其實就是給學生以此很好的創(chuàng)作機會。給學生布置續(xù)寫作業(yè),讓學生續(xù)寫皇帝回到皇宮之后的表現(xiàn),很多的學生的作品都非常好,其中比較經(jīng)典的是一位學生續(xù)寫到:宮女們詢問:“皇上去哪了?”一位大臣笑著回答“皇帝在給裁縫做新衣呢!”由此可見,學生對于故事的發(fā)展都會有自己的見解,而有一些學生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在班級里將優(yōu)秀的作品展示出來,能夠給其他同學更多的思路,也能夠促進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的良好學習氛圍。
三、督促學生仿寫,學習優(yōu)秀寫法
小學閱讀是為了積累更多的詞匯以及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那么在進行閱讀時就不能夠只是進行簡單的閱讀,而是應該在閱讀后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語言描述上的用法,并且可以根據(jù)閱讀的文章進行相關的仿寫,模仿別人的寫法,并且在不斷的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以及寫作的體系。
例如,小學課文《煙臺的海》中,作者就通過一定的修辭手法來進行相關的描寫,將對煙臺大海的喜愛知情抒發(fā)的淋漓盡致,另外作者還通過四季的變化來描繪大海,這樣的寫作手法能夠使本身相對單調(diào)的內(nèi)容變得更加的豐滿、形象,引人遐想。這是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學習該篇文章的寫作手法,相應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觀察四季變化中的某一固定事物進行分析以及描述,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又通過仿寫的形式鍛煉了學生的學習以及寫作能力,是通過讀寫結合方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
四、引導學生記日記,積累個人經(jīng)驗
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日記是一個人成長經(jīng)歷的直接體現(xiàn),而且其中還會反映出所有他自己的內(nèi)心獨白,是每個人情感表達的一個出口,但是日記也有其自己的特點以及相對正確的寫法,現(xiàn)在很多的小學生為了湊字數(shù)經(jīng)常會把自己的日子寫成流水賬的形式,也就是將一天中發(fā)生的所有事情,沒有任何感情的完全記錄下來,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來的日記,雖然能夠明確的體現(xiàn)生活中發(fā)生的所有事,但是日記的意義應該在于一天中發(fā)生事情給自己到來的感受,是透過事件看情感的形式,因此,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正確的記日記的方式以及寫作方法,告訴學生記日記的好處以及必要性。
日記看似是學生自己的獨白,但其實日記記錄的每件事情都是學生自己經(jīng)歷的,經(jīng)歷的過程相當于積累素材,而書寫日記則是對素材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使自己積累的素材得以升華,并且可以用于日后的寫作當中。
五、指導學生讀后感,加強情感抒發(fā)
讀后感是指讀者在進行閱讀之后,通過閱讀產(chǎn)生的感受將其記錄下來形成的文章。這類文章主要是以作品為基準,再此之上加入自己的情感變化,以及自己通過閱讀文章感受到的作者的情感。讀后感對于學生來說就相當于一次情感的宣泄,比如在進行《背影》一課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大聲朗讀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課文中情感的描繪,結束后布置學生回去進行讀后感的書寫,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這是一篇老父親送別兒子去月臺的一段描寫,學生在生活中是否也經(jīng)歷過家人送別的場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讀后感中適當加入自己的一些親身經(jīng)歷,通過對自己真實經(jīng)歷過的事情進行敘述,會更加有利于自己情感的抒發(fā),以及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作者當時的感受。因此學生在課后進行讀后感的撰寫能夠有利于學生進行情感的抒發(fā)。
六、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以及寫作都是小學語文中的重點學習內(nèi)容,而閱讀和寫作也相對應的,沒辦法強行拆分開來,所以直接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語文中閱讀能力的提升應該是最有效的。再具體的實施計劃中,仿寫、續(xù)寫、日記、觀后感等都是有效閱讀的一個保證,而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優(yōu)點。續(xù)寫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仿寫能夠改正學生的錯誤認識,日記能夠增強學生的經(jīng)驗積累,而觀后感則能夠幫助學生抒發(fā)情感。總而言之,通過不同的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4,(09):93-94.
[2]蘭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170.
[3]秦志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2016,(07):197.
[4]董玉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15.
[5]馬琴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中外企業(yè)家,2016,(24):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