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驗
[摘 要]初中生有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不良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系認識不夠深刻。為了培養(yǎng)每一名學生成為對行為負責的人,學校非常有必要開展“行為與結果”的教育。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去實施教學:在思想品德課堂中深入開展“行為與結果”的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校教育管理實行“行為與結果”教育。
[關鍵詞]學生;行為;結果;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0-0050-02
初中生有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不良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系認識不夠深刻。學校在批評教育有錯誤行為的學生時,沒有引導他們對其所犯錯誤進行“行為與結果”的分析,有的學生不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違紀違法的,更不明白為什么要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因此開展“行為與結果”的教育很重要。
一、開展課堂教學研討
教師要深入研究“行為與結果”的相關教材、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行為與結果”的關系,教育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四點。
1.教育學生時時刻刻考慮到自己行為的結果,有好結果的行為可以做,有壞結果的行為就不要做。
2.如果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壞的結果,即使有些結果并不是有意造成的,也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彌補自己的過失,盡可能降低損害的程度。
3.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責任。
4.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關鍵是要有勇于承擔的勇氣和責任心。
二、學校教育管理實行“行為與結果”教育
1.在過失行為造成損失的案例中進行“行為與結果”教育
案例:“教室垃圾桶起火,六學生擔責”。2017年1月10日晚22時20分,我校八年級五班教室垃圾桶起火,撲滅火后,經確認火災造成垃圾桶被燒毀、教室前木門被燒壞五分之一、一塊瓷磚被燒壞,教室部分墻體被熏黑的損失。第二天調查發(fā)現,這一起火災由六名學生的行為共同造成。造成火災的原因是:當天晚上放學后學生陳某點燃了一張紙放在其同桌劉某的書桌上,劉某把正在燃燒的紙條扔出去碰巧扔到地板的一堆廢紙上(這一堆廢紙是學生李某扔的)。燃燒的紙條點燃了廢紙堆,火燒大了,陳某用腳踩滅了明火,但暗火還沒滅,三名女生打掃教室,把帶著暗火的灰塵掃入垃圾桶,將垃圾滯留在教室,計劃第二天扔進垃圾池。22時10分,學生全部回宿舍休息。22時20分,有教師發(fā)現教室起火,引發(fā)火災,估計造成了一千元的公物損失。點火的陳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他不想負全責;其他五名當事學生也不想為火災負責,認為火災與他們沒有關系。損失金額雖然不大,但對學生進行“損壞公物要賠償”的教育意義重大。學校決定約談這六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與學生和家長分析了造成火災的幾個原因:①學生陳某在教室點火是主要原因。②學生劉某把燃燒的紙條扔到廢紙堆上使小火變大火。③學生李某亂扔廢紙給燃燒的紙條提供了燃料。④學生陳某沒有徹底踩滅暗火。⑤三個負責打掃教室的女生把暗火掃進了垃圾桶,但沒有按時扔進垃圾池,把暗火和垃圾混放在教室,為火災埋下了火源。以上五個火源傳遞,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會發(fā)生火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的,但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六名學生都要對其錯誤或過失行為造成的結果負責,學生陳某負主要責任,其他五名學生負次要責任。至此,學生和家長終于明白“六名學生應該對其行為造成的后果負責,應該賠償?!苯泤f(xié)商,學生陳某負責修補瓷磚、涂白教室,其他五名學生負責購買新的垃圾桶和購買一扇新的教室門。學校及時對這起火災事件的起因和處理結果在校園內進行公布,全校學生從這起火災事件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行為與結果”教育。
2.在處理校園欺凌事件中踐行“行為與結果”教育
現在網絡頻頻曝光校園欺凌事件?!靶@欺凌”確實是個普遍存在的違紀違法行為,有的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等行為。近年來我校沒發(fā)生過嚴重的“校園欺凌”事件,這是加強“行為與結果”教育的體現。2013年我校學生盧某因口角與滕某打架,在慌亂中他用小刀扎傷了滕某的大腿。學校及時送滕某去醫(yī)治并墊付了醫(yī)藥費350元,沒有造成嚴重后果。滕某認識到自己動手打人是他犯錯在先,他的家長只要求盧某負責支付醫(yī)藥費350元。學生盧某自認拿刀扎人問題嚴重,想轉學去別校讀書,不想賠償醫(yī)藥費。校方對盧某的家長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19條規(guī)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后果負責,如果你們這一次不賠償,你的孩子會一直錯下去,以后可能會犯更大的錯誤?!奔议L聽后沉默了,第二天,他們就把350元錢賠給了滕某。
我校是這樣處理校園欺凌事件的:①如果有學生受傷必須馬上送去醫(yī)院就診。②事件發(fā)生后及時告知涉事學生家長并請他們到學校協(xié)商處理、共同教育學生。③要求涉事學生寫出事件發(fā)生的經過。④在學生家長來到學校之前,對涉事學生進行談話教育,給學生分析其行為有哪些是違紀違法的,他們的行為導致了怎樣的結果,他們應該為他們的行為擔負什么責任。談話內容要作記錄,談話結束后給學生過目,并且要求學生在談話記錄上寫“以上記錄情況屬實”,學生簽名,學校保存談話記錄。⑤涉事學生家長都來到學校后,學校擔任教育者和調解員的角色,學校負責把事件的起因、經過告訴學生家長,拿出學生寫的事件發(fā)生經過和談話記錄給家長看,與家長一起公平公正地分析學生的哪些不良行為產生了哪些不良的后果,他們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中的哪一條規(guī)定,依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他們要為此承擔什么責任。⑥教育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所犯的錯誤后,要勇于改正錯誤,向在事件中受到傷害的同學道歉。⑦事件中如果產生醫(yī)藥費等,由學生家長協(xié)商如何分擔解決。⑧如果家長協(xié)商解決不了,學校建議報派出所介入處理。⑨在校內公布打架事件的起因、過程和處理結果,對全體學生進行“行為與結果”的思想教育。
3.在安全教育中強調“行為與結果”教育
交通安全事故時常發(fā)生,學校要教育學生遵守交通法規(guī),學會自我保護。在農村初中生當中最危險的交通違法行為是無證駕駛摩托車并且超速行駛,后果是容易釀成車禍,害人害己,甚至犯罪,保險公司不理賠,一人出車禍,全家丟幸福。此外還有很多安全知識要掌握,例如,防溺水、防觸電、防食物中毒等等,教育學生,如果他們不注意保護好自己,到湖江游泳、私拉亂接用電等,結果可能會失去健康甚至生命。
4.加強法律法規(guī)教育
對學生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guī)教育,教育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了解不履行義務或違反法律法規(guī)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總之,“行為與結果”的教育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能否成為一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學校有責任培養(yǎng)每一名學生成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成為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