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艷平
【摘 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推進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進一步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的智德雙重功能。本文并結合教學實踐,從情景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學;思想品德;教學方法
多年以來,思想品德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把知識傳授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以講為中心,采用“滿堂灌”加“死記爛背”的教學方式,導致思想品德課成了中學教育中“最容易教”和“最容易學”的課程,很多學生也認為是“豆芽課”,不受重視。
一、“論”教學法
討論法指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個理論或實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辯論,相互學習,以求得正確認識的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法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zhì)具有多方面的意義。
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及討論的具體要求,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或進行調(diào)查研究,認真準備好發(fā)言稿。討論中,要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注意引導他們圍繞中心問題并聯(lián)系實際進行討論,要努力做到全員參加,機會均等,避免冷落兒的問題,鼓勵學生之間積極開展持之有據(jù),言之有理的爭論,發(fā)揚勇于堅持自己的觀點、但又不固執(zhí)己見的學風。討論結束后,教師應進行小結,也可提出一些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和研究。比如在講“善用法律保護自己”可選擇下面的問題讓學生收集資料,再在上課時進行討論交流。
(1)報警電話是多少?有什么作用?(2)社會上壞人欺騙中學生的手段有哪些?(3)壞人有哪些特征?(4)遇到壞人,我們該怎么做?(5)那些行為是違法的?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交流,能夠讓學生比較容易明白,社會上壞人行騙的方法很多,但我們要記住的是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要動腦筋,要冷靜。機智勇敢的面對。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情”教學法
根據(jù)教學要求和教學內(nèi)容,以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智能發(fā)展為基礎,設置課堂教學情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以多媒體為手段,通過放映幻燈片,錄像等設置環(huán)境。利用多媒體課件使知識更為直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比如一些國內(nèi)外政治事件,經(jīng)濟生活,民事案例等,教師在這段時間內(nèi)很難說清楚而且也很難讓學生實際感知,通過課件可以使學生親眼看見,使學生對所學教材得到充分的感知。
(二)播放音樂,渲染情景。音樂以其特有的感人的歌詞,節(jié)奏和旋律,最好是學生喜歡的或流行的,這樣易于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引起學生深遠的記憶和聯(lián)想。比如在學習“人生難免遇到挫折”時,我就播放了(陽光總在風雨后)這首歌曲。充滿感情的旋律,非常勵志的一首歌曲,學生聽了以后有斗志,同時,也營造了很好地的學習氣氛。
(三)引入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一般都有具體的人物和事例,這樣更打動人,更感染人。比如在講“我能行”時,我講了瘋狂英語李陽的故事,告訴學生生活學習中相信自己行。這樣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學習興趣也會增加。
三、“體”教學法
所謂體驗感悟,就是提倡學生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腦子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鼓勵學生對知識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例如: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課的內(nèi)容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介紹中國現(xiàn)階段基本國情的,第五課《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中講到“中華民族曾歷經(jīng)無數(shù)考驗,面臨種種巨大災難,包括自然災害和外敵人侵;但是,它們都沒有動搖中華民族戰(zhàn)勝困難和強敵的意志和信心”,為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侵略者的窮兇極惡和中國人民曾經(jīng)遭受到的巨大災難以及中國人民在強敵面前不怕犧牲、不屈不撓和前仆后繼的偉大民族精神”,我特意安排學生們觀看了《南京大屠殺》的錄像片。面對影片中可怕的畫面、凄慘的音樂,同學們卻異常的沉默。但我相信,此時他們的內(nèi)心卻是極不平靜的。對侵略者充滿極大的憎恨之情和對自己肩負建設祖國振興中華使命感的認識,在他們身上都得到了升華;更相信他們已經(jīng)完全明白、理解了這一知識點。事實上,課后我高興的看到,從那以后同學們的學習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改變,比以前更加勤奮刻苦了。實際證明:通過師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共同體驗,使學生從自己原有的生活中獲得真切感悟,才能更促使他們愉快地生活、不斷地進步。
四、“活”教學法
活動中教學,從興趣出發(fā),通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角色扮演,模擬情景等策略的運用,學生利用猜想,觀察等形式,將娛樂性和認知性相結合,引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競爭合作,創(chuàng)新思維等各種活動來完成教學目標。下面談談這一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做法?;顒忧敖處熞驅W生告知活動的目的,讓大家有認真對待的心態(tài),將虛擬場景作為生活真實,以防止活動中變成一場嘻嘻哈哈的游戲?;顒又校處熯€應該引導?;顒雍笞寣W生談感受,教師在總結。比如在講“人生當自強”時,我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前準備一些紙條,分別寫上耳聾,雙眼失明,雙腿殘疾,右手殘疾,正常人等字樣。上課時,讓學生到操場上,以6人為一組,分別貼上紙條,互相幫助并一起繞過障礙物,到達目的地。
總之,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以上的教學方法,必須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加以有效利用,才能達到實際效果。“教無定法”,但是教要得法。一切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學生服務的。教師應該通過教法的改革,達到學生學法的改變,進一步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樣不但實現(xiàn)了思想品德課教法與學法的高度統(tǒng)一,也達到了思想品德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石有松.關于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6(01)
[2]趙晉皖.試論合作學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6(24)
[3]高平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