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莉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300)
淺談3D技術在柔力球教學中的應用
梁小莉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300)
柔力球又稱太極柔力球,自誕生起就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建立起了有機地聯(lián)系??梢哉f,柔力球項目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一脈相承,具有很強的文化根基和地域性。積極推進高校體育項目與柔力球的整合,將之與教學實踐活動有效統(tǒng)一,必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并不斷實現(xiàn)自身對柔力球教學更好地了解,這對于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信息化時代,積極地借助于3D等多媒體手段進行柔力球教學,可促進教育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1.1 很強的娛樂性和競技性
柔力球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其首要的特征是娛樂性和競技性,這也是所有體育項目的本質屬性。柔力球運動分為花式柔力球和網(wǎng)式柔力球兩大類,這種柔剛相結合的運動項目,更多地強調的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通過練習,練習者既能達到全身心放松的目的,又能有效協(xié)調頸椎、腰部、腿部等各個部位,使之形成有效地統(tǒng)一,在很大程度上可促進練習者身心素質的雙重提高,對于練習者具有很強的促進意義。對于高校體育教育來說,柔力球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是決定其教學效果的關鍵,體現(xiàn)出了較強的競技性??傊?,正是因為柔力球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競技性,才使其具有很強的高校體育教育的適應性。
1.2 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哲學性
柔力球是應時而生的一項太極化的球類運動,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即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以巧擊蠻,以小勝大以及和平圓滿的戰(zhàn)略思想。它保留了太極思想和太極運動中的精華,同時又加入了現(xiàn)代元素??梢哉f,柔力球運動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直接促成其與文化的整合,讓其在社會發(fā)展和高校體育教育中產(chǎn)生了更多的力量。此外,柔力球教學深深地與道家文化流派結合起來,將老子的思想精華最大化地彰顯出來,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思想基礎的真實性和深刻性,對于不斷提升這一體育運動項目的文化性和思想性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作用。
1.3 促進人全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對于柔力球教學來說,它的重要特征是實現(xiàn)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1)從本質屬性來說,柔力球是一項很強的體育項目,具有一般體育項目所具有的娛樂性和競技性。在柔力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能夠得到較大地提升,也能提升自身的抗壓素質和心理素質,實現(xiàn)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2)柔力球具有很強的文化淵源,它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謀而合,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xiàn)實性。在練習過程中,學生的身心更加柔和,對于這一運動形式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地調和了自己的內心,讓自身心靈情感和精神境界有了更高地提升。總之,學校必須充分地認識柔力球運動對于學生自身成長和發(fā)展的價值,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3D技術是一種很重要的媒體形式,是信息化大力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積極運用3D技術服務于柔力球教學,能夠讓整個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立體化,可直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為學生學習柔力球的理論知識和身體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讓整個教學形象化、直觀化
3D技術在高校柔力球教學中的實踐,在很大程度上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形象化和直觀化,從根本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來說,練習者要想從所學知識中獲得最大的價值,就要實現(xiàn)所學習內容由抽象到具體的演變,即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自身形象、可感知的具體化內容,才能更好地契合知識結構,不斷地促進教學過程的立體化發(fā)展。借助3D技術,教學素材不再簡單地局限于書本教學與教案,而是通過視頻、語音等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整個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2.2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習興趣
從人本主義思想出發(fā),3D技術在高校柔力球教學中的實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開發(fā)學生的主觀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最大化地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不斷挖掘他們的潛能,尊重他們的主動學習地位,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梢哉f,3D技術在柔力球教學中的運用,學生可以直接運用各類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自我的理論學習和練習,喚醒內在的學習自覺性,這對于學生自身的進步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2.3 豐富教學內容,讓課堂更加高效
分別對原始腦電信號和經(jīng)由小波變換得到的子頻帶信號進行特征提取。其特征選擇為標準偏差、振幅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3種,標準偏差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在高校柔力球教學實踐中,3D技術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讓課堂更加高效。這不僅是學生學習柔力球的需要,同時更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和歸宿。對于柔力球教學來說,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具體的理論內容和基本要領,還要善于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應用水平,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借助3D視頻或者動畫,學生能夠在觀摩視頻的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并對具體的行為動作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4 促進教學方式和教育手段的變革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要想讓高校柔力球教學取得更好地進步與發(fā)展,不僅需要有效地促進教學內容和知識的創(chuàng)新,更要不斷變革教學方式和教育手段,從而促進教學向多維度方面進步和創(chuàng)新。而3D技術在高校柔力球教學中的引用,無疑有效促進了教學方式和教育手段的變革,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禁錮,引進最新的技術手段和信息手段對課堂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地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內在演化,讓學生真正從中學到東西。總之,3D技術在柔力球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可直接促成教學課堂朝著智慧型課堂邁進。
3.1 重視3D多媒體視頻的制作與呈現(xiàn)
要積極促進3D技術在高校柔力球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就必須充分重視多媒體視頻的制作與呈現(xiàn),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充分利用VR技術對虛擬環(huán)境進行真實化地模擬,不斷對整個教學視頻或者活動視頻進行深入地把握,并從各個細節(jié)入手對教學過程進行處理,進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應該善于對具體圖像進行處理和建模,通過環(huán)視、仰視、俯視、近看、遠看等多個維度,真實化地對整個教學視頻過程進行呈現(xiàn)。這對于不斷提升柔力球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能最大化地提升學生學習柔力球的效果。
3.2 充分借助3D技術整合柔力球教學素材
充分借助3D技術整合柔力球教學素材,是高校柔力球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善于借助各類技術對教學素材進行設定和編排,從而確保實現(xiàn)多維化的準確認知,以便有效提升學生的柔力球技術水平,提升潛在的體育素質。(1)借助多媒體手段對素材進行選擇和整理。通過網(wǎng)絡資源挖掘各類信息,對教材進行有效地補充,可以充分利用3D技術對這些資源和信息進行系統(tǒng)化地整理,有助于學生吸收和掌握所學知識,提升教學效果。(2)對縱向牽引技術、平面牽引技術、重心轉移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進行深入地學習和掌握,將其與柔力球教學計劃統(tǒng)一結合起來,從而不斷提升教學的立體化效果,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這與時代化教育改革的初衷不謀而合。
在高校柔力球教學中,必須善于利用3D技術實現(xiàn)對教學過程的監(jiān)控與管理,從而更好地確保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處于有序地運行階段。在進行高校柔力球教學實踐時,可以通過3D技術準確地把握和檢測學生的整個練習過程,以此對學生的練習程度和運動能力進行有效地管理和掌握;可以及時地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對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進行有效地把控,以提升教學質量。其次,要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解決。例如,學生學習的認真度、具體動作的規(guī)范程度、教學內容的設定、教學組織結構編排等,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系統(tǒng)化地管理,才能確保教學計劃順利進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效果。
3.4 構建完善的計算機柔力球教學系統(tǒng)
構建完善的計算機柔力球教學系統(tǒng),可從硬件設備上支持整個高校柔力球教學的順利進行。3D技術具有很強的信息性和技術性,要想讓其產(chǎn)生較好地實踐效果,就必須善于對硬件設備進行支撐和保證。積極調動人力和資金、實現(xiàn)專項力量訓練器的開發(fā)、不斷完善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對教學信息設備進行必要地更新,可為高校體育教育中柔力球教學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高校應集中精力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化媒介素養(yǎng),使之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3D應用技術手段,這對于不斷提升柔力球教學效果非常重要。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運用3D技術進行柔力球教學,讓柔力球教學過程更加形象化、立體化,從而讓整個教學課堂生動起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效的條件。因此,必須要將3D教學技術引進教學實踐中,以實現(xiàn)多媒體視頻制作、教學素材整合、教學過程監(jiān)控與管理、教學系統(tǒng)打造等,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時代教育的有效性,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綜合性人才。
[ 1 ]戴麗.山西省高校柔力球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4.
[ 2 ]左志云.3D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摩登舞技術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探究[ D ].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4.
[ 3 ]趙雄,扎勒嘎木吉.3D影像技術教學對體育高考生背越式跳高技術教學效果影響的研究[ J ].田徑,2015(8).
[ 4 ]陳光濤,梁芳,李英.3D動畫技術在體育中的運用及其發(fā)展趨勢[ J ].西藏體育,2007(1).
G849.9
A
1674-151X(2017)03-064-03
2017-01-05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改課題項目《我校柔力球運動多元化教學模式研究》(編號:JG201657)階段性成果;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改課題基金資助。
梁小莉(1970~),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