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旗 (重慶市巴蜀中學,400013)
學校體育教研工作是提升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快速提高體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之一。學校體育教研重在落實學校具體工作,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更貼近一線體育教師的實際需求,但當前很多學校對體育教研工作認識不足,弱化了學校體育教研的多樣功能,教研內(nèi)容僅僅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傳達或即興討論,而體育教師相對“孤立”的個人經(jīng)驗又會不自覺地排斥其他理論,教育理論素養(yǎng)相對薄弱,不能從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分析課堂教學問題,同事間更不愿直接指出存在的不足,種種問題的出現(xiàn)使學校體育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大打折扣。開展反思型學校體育教研能有效提高學校體育教研活動質量,促進體育教師發(fā)展,結合筆者多年經(jīng)驗和思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
開展學校體育教研活動之前,常聽到有教師抱怨學校不重視體育課、學生認為體育課成績無所謂等,認為學校體育教研活動就是做做“樣子”,甚至沒有必要。體育教師自身思想認識的偏差直接影響到教研活動開展質量,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消極情緒會蔓延到日常體育教學中去,造成學校領導和學生對體育教學的不認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營造體育教師的“危機意識”,從完善學校對體育教師管理評價入手,通過開展全員基本功、公開課、說課和教案等比賽,認識自身差距。另一方面,讓教師了解當前學校體育改革動向,認識到體育課堂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獨特作用并且有很大提升空間,唯有不斷發(fā)展才能順應改革潮流實現(xiàn)價值,快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在今后的學校體育改革中贏得主動,才能抓住隨時可能到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經(jīng)驗是教師教學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積累的基礎,但只有通過反思才能促進教師真正意義的成長。很多體育教師不缺乏教學經(jīng)驗,但往往缺乏反思習慣。對于體育教師反思尤為重要,體育教師普遍存在工作強度大,工作環(huán)境相對孤立,重復而又單調的教學生活節(jié)律容易滋生自滿和惰性等問題,更為嚴重的是,在這種缺乏突破和改變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多體育教師會對這樣的教學方式習以為常、自我滿足,從而缺乏尋求創(chuàng)新意識和更高追求的意愿和行動,形成職業(yè)倦怠。學校體育教研活動是促進體育教師反思習慣養(yǎng)成的有效途徑,教研活動前進行準備和思考,教研活動中觀察、思考與研討發(fā)言,教研活動后在課堂中實踐檢驗,反思就是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萌發(fā)。例如,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技術動作難點的教學方法,研討中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解釋和闡述,去贏得他人的認可,也打開了大家的思路,至于哪種教學方法更科學有效,就需要教師在之后的課堂中去實踐了。實踐后的反思,往往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把這些反思帶到下一次教研活動中來,教研活動的質量也就提高了??此埔幌盗凶匀欢坏男袨椋簿褪欠此剂晳T培養(yǎng)形成的過程。當然,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反思,更需要反思的深度,加強理論學習,為反思的問題尋找理論支撐,針對一個問題多角度反復研究,向同行專家和學者交流請教,都是提升反思深度的有效途徑。
1.選擇實用且具有前沿性的教研主題
體育教研活動是教研組長按照學校工作總體布局,根據(jù)學校體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召開的。教研組長在學校體育教研活動中就是專家,必須引領學校體育工作的發(fā)展方向,保證學校體育教研工作的縱深發(fā)展。因此,體育教研組長除了自身的不斷學習提高,充分聽取組內(nèi)教師意見的同時,也要從多種渠道了解和學習教研活動的熱點話題。其中,權威體育期刊雜志就是了解國內(nèi)學校體育發(fā)展方向最準確便捷的途徑,也能從中及時分享各地的體育教研熱點問題和教學經(jīng)驗。如《中國學校體育》的“網(wǎng)研集錦”的研討主題就可以選擇。另外,通過引導體育教師加入網(wǎng)絡教研論壇、研討群和博客圈等平臺,開展學校體育相關熱點問題討論,了解全國各地學校體育開展情況,學習他人先進經(jīng)驗,開拓視野,凝結集體智慧選擇教研活動主題。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何種渠道獲取的教研主題,都不能照搬照抄,必須結合本校具體情況轉化為可操作性的教研內(nèi)容,從而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防止“花架子”“形式化”,有效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提升體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因此,教研組長在開展學校體育教研活動中還要把控全局,確保教研活動開展的方向性。
2.做不會“落幕”的學校體育教研
學校體育教研不是一兩個小時的活動,不會隨著教研會議的結束而畫上句號。它應該是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一次次集思廣益的積累,留給參與者的是教學方法的拓展和教學思考的延伸。在學校教研活動中針對教研主題的探討,每個人觀察和解決問題的不同角度,拓展了參與者的思考寬度,提高了體育教師多角度分析課堂教學問題的能力,這將成為教研活動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真實的延續(xù)。例如,肩肘倒立學習中學生伸髖挺腹動作不到位的問題,可以從采用同伴幫助或輔助器材練習的角度來討論,也可以從力學角度分析是否是支撐面的問題,又或是學生腰腹力量不足造成的等,在下一次肩肘倒立課堂教學中,教師觀察和解決學生學習問題的思路就會發(fā)生變化。另外,在教研活動中,學到的新方法如何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去,持懷疑態(tài)度的觀點如何去驗證真?zhèn)?,也是教研活動延伸的重要組成。
3.做人人“發(fā)聲”的學校體育教研
讓每個參與的人“發(fā)聲”是促進學校體育教研活動有效性的方式之一。例如,在課堂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法的研討中,年長教師認為學生站位應規(guī)范整齊有利于提高教學,年輕教師認為站位隨意點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觀點出現(xiàn)分歧和碰撞,作為教研活動的主持人教研組長一定要抓住這種“閃光點”,對事不對人,此刻沒有誰是權威,也沒有誰是旁觀者,把每個在場人員帶著思考的認識用語言表達出來,以理服人,最終達成共識。即便沒有達成共識,切不可以年長強壓觀點,每個教師也可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最有力的“發(fā)聲”就是用實踐,用課堂教學效果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非分明就一目了然。
4.做寫點“文字”的學校體育教研
學校體育教研活動是否有深度,“文字”是一項重要反映。教研活動前動動筆,把自己關于教研主題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羅列出來發(fā)言的“文字”,總是即興發(fā)揮的教研活動往往難以挖掘深度。教研活動中動動筆,好的觀點和建議用“文字”保留下來,這個過程也是觀點內(nèi)化的過程,同時也加深了對教研收獲的記憶。教研活動后動動筆,梳理自己的反思,用“文字”保留下對本次教研活動的收獲與思考。
首先,學校體育教研活動絕不能過度約束,約束因素越多就越難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研活動開展得好壞也絕非幾個數(shù)據(jù)指標所能評判的,重要的是教研活動的內(nèi)容能否真正內(nèi)化是體現(xiàn)在教師的日常體育課堂中。其次,體育教研活動開展的次數(shù)應“少而精”,開展的方式應“小而簡”,尤其較大規(guī)模學校的全校體育教研活動開展次數(shù)不宜過于頻繁,因為各個年級的教學活動進度不一,涉及到課時等具體事務調整很繁瑣,也不利于教研內(nèi)容的充分準備和應用。多開展一些以年級或者小組為單位的教研活動,在課后甚至課間休息時間及時討論交流,但應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和主題性,不能泛泛而談,往往在這種輕松即興的氛圍下,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再次,以適當?shù)募顧C制來促進學校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將考核學校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的情況、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次數(shù)、學期教研活動中教師文字材料的書寫情況等,作為學校對體育教師績效評價的一部分,激勵大家積極參與學校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