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華
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價值內涵
何文華
論文通過梳理近年來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相關論文,并對論文的內容做出進一步的歸納和整理,遴選出有觀點鮮明和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加以評析。在此基礎上,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價值內涵給以科學的界定和充分的闡釋。
高校圖書館 社會服務內涵
關于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理論研究肇始于1985年楊春元先生和于鳴鏑先生呼吁高校圖書館應面向社會開放的觀點。2002 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修訂)》(以下簡稱《規(guī)程》)規(guī)定:“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qū)讀者開放”,面向社會的文獻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可根據材料和勞動的消耗或服務成果的實際效益收取適當費用”。[1]更是為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
筆者2015年2月6于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的中國期刊全文庫檢索到以題名“高校圖書館”并含“社會化服務”共檢索到論文693篇,自2011年到2015年間撰寫的論文有440篇,有逐年增加的態(tài)勢。通過對相關論文的整理和爬梳,筆者總結出:自上世紀80年代到2008年之間,雖然論述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理論和方法已經日趨成熟,但是多數作者研究的思路局限于闡述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優(yōu)勢條件、服務內容和研究路徑、現階段面臨的瓶頸和困難、解決的策略和途徑,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理論闡述鮮見創(chuàng)新和突破,囿于觀點復制和理論重復。但自2009年開始,有學者顯然已經認識到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實證調研和文獻研究相結合的論文開始不斷涌現,而且由于劉子輝、楊應全、李榮菊等于2011年在《近30年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綜述》一文中,對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至2011年關于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論文通過數據統(tǒng)計和文獻分析的方法進行了比較詳實的闡述,承接上述論述,筆者對2011年后視角獨特、論證科學、內容嚴謹的相關文獻給與總結和梳理。
方波在《從圖書館精神談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兼與否定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者商榷》一文中以圖書館深邃的精神內涵為理論支撐,對現階段高校圖書館是否能擔當起社會化服務進行理論和實踐層面上的深入剖析,認為高校圖書館應秉持圖書館一以貫之的“智慧與服務”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服務社會。
汪建中在《美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實踐——以阿肯色大學圖書館為例》中摒棄以往論文中對高校社會化服務單一的理論分析與推論,論文以美國阿肯色大學奧坦海美圖書館兩年社會化服務的實踐為主要內容,涉及了美國高校社會讀者服務的免費開放模式、運行成本和服務獲益以及社會影響等社會化服務的實踐情況,以此希望對國內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創(chuàng)新的嘗試。
鄒華、高波在《粵西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一文中利用文獻分析和實證調查的方法,對廣東省四所直屬本科院校社會化服務的實際情況包括圖書館館藏資源、人力資源、館舍條件、對外辦證、對外服務特色數據庫建設以及宣傳報道等方面給與了詳實的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根據調查的結果總結面臨的困難與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和途徑。
目前,圖書館界對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概念代表性的表述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是指高校圖書館在保證各自主要服務對象的前提下延伸向社會公眾開放,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有償或無償)的文獻信息服務方式,以接納社會公眾,允許他們利用圖書館內的各種信息資源,并為他們提供各種信息服務?!保?]這是對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宏觀層面的論述,微觀層面的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定義局限在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的信息服務。其他圖書館學者對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概念闡明了自身的理解,杜先鋒認為,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是指高校圖書館在運行體制、服務功能和制度建構等方面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窠臼,有效運用社會多渠道的資源,構建多層次、覆蓋廣、容量大的社會服務體系。[3]付來旭等學者則認為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是在市場經濟的社會語境中的應對策略,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和實際運作模式都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從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走出來,為社區(qū)居民、社會更為廣泛的讀者和社會經濟提供信息服務。[4]
從上述圖書館學者對高下圖書館社會服務概念的界定可以解讀出三層含義:第一層是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的前提是應立足本校師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充分保障廣大師生信息獲取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限度地對社會開放。第二層是高校圖書館應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積極參與社會化服務的服務實踐中,為社會提供豐富、快捷的信息資源服務。第三層是有市場經濟的強大輻射效應,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建構必然受到不小的沖擊。
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服務是一項任重道遠的長期工程,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在現階段高校圖書館應轉變傳統(tǒng)的觀念,面向社會開放,允許社會各界共享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
[1]教高[2002]3號 .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圖 書 館 規(guī) 程(修 訂 )》的 通 知[ЕB/OL].[2012-02-0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200202/221.html.
[2]汪建中.美國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實踐——以阿肯色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10):84~86.
[3]龐麗川,魏聞瀟,閻世競,孟憲.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個性模式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6):26~28.
[4]陳麗萍,車曉燕.中外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8):42~47.
哈爾濱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