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玉
商務英語口譯中關聯(lián)理論的應用探索
陳雙玉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活動變得尤為活躍,商務英語口譯也隨之變得格外重要。關聯(lián)理論認為交際是一個明示——推理的過程,而口譯是一種與基于關聯(lián)性的推理緊密聯(lián)系的交際行為??梢?,關聯(lián)理論對商務英語口譯具有強大的解釋力,而本次在關聯(lián)理論的基礎上對商務英語口譯進行的研究也就有著重大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本文首先界定了商務英語與關聯(lián)理論基本概念,然后進一步分析了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商務英語口譯的過程,最后從譯前準備和譯中應對兩個方面來探索關聯(lián)理論在商務英語口譯中的應用。
商務英語口譯 關聯(lián)理論 應用
(一)商務英語的基本概念
商務英語不僅能夠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商務交流,而且還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但是,由于商務行業(y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而導致該行業(yè)所使用的商務英語,也有著其獨特之處。目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相關的專家學者已經對商務英語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例如,在著名學者Pickett認為,商務英語是一種處于普通大眾語言和特定商務技術語言相交地帶的中介性工作語言。由此可見,商務英語包含商務和英語,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的英語屬于語言媒介,而商務部分則發(fā)揮著學科構成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學者還認為商務英語也是專門用途英語的重要分支之一。專門用途英語是一種由學習者的最終的學習目的來決定學習內容是什么、學習方法是什么的一種英語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英語是商務英語的外在,而商務是商務英語的本質,商務英語是商務和英語的有機融合,它不僅具備英語詞匯、語法等英語語言相關專業(yè)知識,同時也包括國際物流、國際旅游等商務方面的知識。[1]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商務英語的學習內容和通用英語有所不同,但是具體而言,兩者的學習過程并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并且,商務英語并不能稱為是英語的一種特殊形式。
(二)關聯(lián)理論的基本概念
《關聯(lián):交際與認知》一書是Sperber和Wilson的專著,他們在書中寫道:“關聯(lián)理論是在人類認知的基礎上的一種研究人類話語交際行為的全新方法?!笨梢姡P聯(lián)理論對作為一種話語交際行為的商務英語口譯活動有著重要意義,而如果我們想要弄清楚關聯(lián)理論在商務英語中的應用,就必須要先在梳理明示——推理交際模式、語境、關聯(lián)等主要概念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關聯(lián)理論的基本概念。
1、明示一推理交際模式
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語言學認為,話語交際理論都是在代碼模式的基礎上建立而成的,簡單來說就是,說話的人在編碼,傾聽的人在解碼。但是,人們在現(xiàn)實的交往活動中,僅僅依靠解碼是不能夠完全理解說話人的意圖的。Sperber和Wilson在推理話語交際模式和代碼話語交際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了明示——推理話語交際模式。該模式主要是從說話者和傾聽者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的:從說話者來看,交際是一種向別人明示的過程,借助于一個明示的刺激來傳遞其要表達的信息;而從傾聽者來看,交際同時又是一種推理的過程,傾聽者在說話者明示話語的條件下,同時又與其它信息相結合,在語境中進行假設推理,從而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2、語境
在Sperber和Wilson看來,語境是一個心理概念,是進行交際的雙方在理解彼此說的話時所調用的所有前提的集合。關聯(lián)理論指出,語境不僅僅包括那些說出來的話語或者直接外觀的物質環(huán)境,而且還涉及到交際雙方的信仰、文化定識等等。然而,在實際的交際中,由于交際雙方的推理能力、對世界的定識等存在差異性,因此,彼此理解話語的語境能力也就有所不同,并且,這里的語境指代的是交際雙方內化了的語用因素的集合。同時,因為認知語境比更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所以,要想準確理解說話者的意圖,傾聽者就必須要結合語境。
3、關聯(lián)
由于信息具有關聯(lián)性,所以雙方在進行交際的過程中,要處理加工各式各樣的信息。當新信息和舊信息在一起被處理加工時,就會出現(xiàn)很多新信息,這種出現(xiàn)信息增值的效果,被Sperber和Wilson稱之為關聯(lián),指出增值的效果與關聯(lián)性成正比,也即增值效果越大,關聯(lián)性也就越大。在真正交際時,交際者能夠依照不同的語境、具體的場景來決定減少抑或增加關聯(lián)度,從而使得明示背后要傳遞的語言信息最為明顯,以至于實現(xiàn)最佳關聯(lián)。
眾所周知,商務場合包括了很多方面,如商務談判、商務陪同、商務演講等,所以立足于關聯(lián)理論來說,商務口譯的解釋也會有所不同。除了商務演講和商務會議等少數場合之外,絕大多數商務口譯的過程都屬于不斷往復的雙重交際,以及話語的不斷轉換,這也就要求商務口譯員能夠清楚地分辨說話者與傾聽者的角色,來確保此次交際行為能夠順利完成。關聯(lián)理論提出,口譯過程時一個從說話者到翻譯者、再從翻譯者到傾聽者的兩個過程,是一個雙重的交際行為。[2]在第一個交際過程中,站在說話者的角度來看,交際是一種表達其意圖的明示過程;而如果站在口譯員的角度來看,交際則是口譯員把握認知環(huán)境,對交際意圖進行推理的過程;并且在第二個過程里,口譯員要在說話者明示話語的條件下,與各種信息結合,對語境進行假設,再一次顯現(xiàn)交際線索,從而表達信息意圖,傾聽者也會進行推理,從而理解或者識別交際意圖。
在商務英語口譯的實踐過程中,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原交際者和目的語傾聽者并不存在直接交際,這也就要求口譯者必須很好地承擔其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商務英語口譯員要想重現(xiàn)原交際者的意圖,就必須重視關聯(lián)性這一動態(tài)工具。商務英語口譯活動是否得以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員對關聯(lián)性的把握程度。所以,商務英語口
譯員一方面要抓住第一交際過程里的線索和交際意圖;另一方面,要在第二交際過程中,根據關聯(lián)性,盡力構建出同等的語境假設,力求原交際者的交際意圖和目的語傾聽者的關聯(lián)期待保持一致,從而實現(xiàn)最佳關聯(lián),更好地完成口譯任務。
(一)譯前準備
根據關聯(lián)理論,作為一種同時涉及言者、譯者和聽者三方的交際活動,任何一種口譯的譯前準備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口譯任務的成敗,當然,商務英語口譯也不例外。由于商務英語口譯員在短時間內很難能夠熟練掌握口譯任務的相關專業(yè)術語,而缺乏對術語的深刻理解則必然會影響到口譯員對交際信息的掌握與傳遞,也就會影響到整個口譯任務的順利完成。[3]因此,商務英語口譯員在接到任務之后,必須盡快完成對該行業(yè)專業(yè)術語的整理與歸納。在一些口譯場合里,通常會存在如開場白、結束語等某些相對來說比較固定的話語表達模式。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在進行交際時,交際者不可能也不需要一下調動個人頭腦里的所有定識,只需調用其中的一部分,也即所處的特定認知語境。所以,商務英語口譯者要強化記憶這些套用話語。同時,口譯者也要不斷地擴充自己的認知語境,以及最大程度地熟悉交際活動的參與者,如了解交際各方的教育水平、說話習慣等等,從而確保在兩個交際過程中,信息不會被誤解或者遺漏,并重現(xiàn)語境假設。
(二)譯中應對
在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商務英語口譯者在第一交際過程中,扮演的是傾聽者的角色,在第二交際過程中,扮演的是目的語言者,即說話者的角色。因此,筆者認為商務英語口譯應遵循直接——刺激口譯原則與間接——理解口譯原則。在商務英語口譯的過程中,直接——刺激口譯原則要求翻譯員一定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話語交際的線索,給話語傾聽者足夠的明示刺激,促使話語傾聽者對目的語的推理距離能夠最大程度地瀕臨源話語意圖。值得提醒的是,該原則主要適用的商務英語口譯內容分別為禮儀接待、專業(yè)術語及行業(yè)縮略語等等。與直接——刺激口譯原則相比,間接——理解口譯原則更加重視目的語傾聽者的理解,在考慮目的語傾聽者認知語境的基礎上,充分傳遞源交際方的意圖,從而促使口譯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間接——理解口譯原則主要適用的商務英語口譯內容分別為模糊語言、一詞多義等等。
[1]劉建珠.商務口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2]李曉輝.從關聯(lián)理論角度看語境對商務英語口譯翻譯的影響[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191~192.
[3]倪世就.略談商務口譯的準備[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2012(4):66~68.
長江大學外國語學院)
陳雙玉(1980-),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翻譯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