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梅
別輕易對孩子說“不”
王云梅
當下,大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特別的放松,而且對孩子的事情并不是特別的看中,也有部分家長或者教師會對孩子的很多處事和決定進行否決。本文以家長以及教師對孩子的否決問題為基點,并分析現(xiàn)狀,來告誡家長和老師,要對孩子作出肯定,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
家長和教師 孩子 教育 “不”
有人把學校比作創(chuàng)造人才的“機器”,教師則是這部“機器”的操作員。與其他生產(chǎn)方式所不同的是教師的言行將會成為決定這些產(chǎn)品優(yōu)劣的關(guān)鍵。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歷史賦予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加工知識型的人才,而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為他們營造一種寬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要想做到這一點,就絕不能忽視以下幾點: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幾乎成了不允許學生犯錯的教育。許多教師把對學生的本應輕松、活潑的教育變得機械,冷漠甚至是殘酷了,他們常常習慣性地用“不許”這一簡單的否定來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在個體意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這個帶有“訓斥”味道的字眼曾引起了多少學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了多少師生關(guān)系的緊張、對立,釀成了多少不可思議的慘劇發(fā)生……這,從側(cè)面反映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不足與落后。如果我們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別再用那些呆板的教條來約束學生,允許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教師只是引導他們怎樣做才更完善,那么,教師與學生之間就會很自然地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在樂于接受的心理環(huán)境下積極努力的接受教育。
曾有雜志報導:某幼兒園的老師讓小朋友做“我家”的游戲。黑板上畫了一塊草地、一條小河,講臺上放著一只玩具小雞、一只小鴨。一位平時機伶活潑的小男孩上臺將小雞放在了河里,小鴨放在了草地上。在老師的搖頭和小朋友們的哄笑聲中,小男孩大聲抗議:“我看到一只小雞吃飽了蟲子在河邊散步,當它看見小鴨在河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時,非常羨慕。于是,小雞‘撲通’一聲跳下河,沒想到一下子沉了下去。小鴨救不了小雞,就爬到岸上拼命地喊‘救命’……”老師由驚愕轉(zhuǎn)為贊許,最后獎勵了小男孩一朵小紅花。兒童的想象像放飛的翅膀,他們的思想往往不受舊有經(jīng)驗和表面的內(nèi)容所束縛,他們觀察、分析事物時有自己獨特的思想。因此,他們判斷事物的答案往往會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一旦他們的表現(xiàn)得到肯定,那么這種成功帶來的喜悅與自信,會成為對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一種更高的獎勵,會促使他們在更多的問題上去大膽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作為老師,不能用簡單的“對”與“不對”來評價孩子判斷事物的能力,而應當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肯定他們的智慧。否則,也行就會在你不經(jīng)意的“不對”聲中扼殺一個有一個天才的萌芽。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事例:學校舉行拔河比賽,某班一位隊員因突然生病而不能上場。班主任正焦急地思考該派誰上,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孩鼓足勇氣,怯生生地來到老師面前,請求讓他去。那老師打量了他一眼,不假思索地說:“你,不行!”孩子滿臉羞愧地回到座位上,默默地呆坐,教室外面驚天動地的呼聲也充耳不聞。在后來的日子里,這個場景、這個“不行”的聲音時時出現(xiàn)在這位孩子的腦海中。多少次想挺身而出的念頭都因這個記憶而打消;多少次期盼的機會也因此而消失。這種狀況直到他成年才有所改變……心理學家早就說過:自信是成功的基礎(chǔ)。孩子的自信是在人們的鼓勵與贊揚聲中逐步形成的。教師一句粗暴的“你不行”也許會摧毀一個孩子一生的信心。多少英雄、發(fā)明家、科學家也許就會在這樣的“不行”聲中默默埋葬。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牢牢記住:別輕易對孩子說:“你,不行!”
總之,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同時,應多學習一些先進國家的教育經(jīng)驗,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便能真正做到讓學生輕輕松松學知識、快快樂樂學做人。從而最終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
[1]馬拉古奇.孩子的一百種語言——意大利瑞吉歐方案教學報告書[M].張軍紅,等,譯.臺灣:臺灣光佑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9.
[2]郄海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教師知識結(jié)構(gòu)[J].湖南教育,2003(20).
[3]高瀟怡,龐麗娟.教師的兒童學習觀與其教育的關(guān)系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7(03).
[4]石中英.論教育實踐的邏輯[J].教育研究,2006(01).
[5]俞國良,羅曉路.教師教學效能感相關(guān)因素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01).
衡陽市祁東縣玉合街道辦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