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習鷹
摘 要:一個國家的教育力量決定著國家的發(fā)展?jié)摿?,而教育的意義主要是在于不斷對生命所呈現(xiàn)的價值進行領悟、不斷地對生命的內(nèi)涵進行深化、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在最近的幾年時間當中關于生命教育的概念在不斷地流傳。就那初中的語文課來說,在初中的語文課教學當中生命教育觀主要是倡導學生人文和生命意識的教育價值,注重在教育當中對人性的培養(yǎng)。本次研究將會對初中語文課程當中的生命價值觀的滲透作出相關的論述。
關鍵詞:生命教育觀;初中語文教學;滲透;途徑
引言:在初中的語文教材當中包含了古今中外的行為體系以及價值觀念,這是促使學生明得失、正衣冠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包含著有大量的對于生命價值的闡述以及對生命的本質(zhì)進行宣揚的內(nèi)容,有很多的優(yōu)秀文章從生命意識的角度來對學生的人生觀念以及倫理觀念進行塑形。然而以知識為中心的語文課堂教學將教學本身的審美性以及人文性所忽視,過分的看重對語文知識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的將人文關懷的力量所削弱。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語文中提出
(一)德育功能
在初中的語文的課堂教育擁有者德育的能力。在初中的語文課程標準當中就提出:語文教材的主要作用使對語文知識進行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也是為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據(jù)。因此這就需要我們要準確的將知識的傳承和思想的教育之間的結(jié)合點找到,將二者進行無縫銜接,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耳濡目染將學生引導者去體驗生命的價值。在初中語文教材當中有很多的著作,這些著作當中要么包含著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要么蘊含著扣人心弦的親情,種種情節(jié)故事引起我們的共鳴,還有那些對人人生的感悟,這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上好題材,并且在初中階段正式青少年進行塑形和轉(zhuǎn)型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更應當對對關注在語文教材當中的人文元素,將其中所蘊含的內(nèi)涵挖掘出來將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促進學生在學習當中重視起關愛生命以及認識生命的重要意義。
(二)對生命的點化
人在進行生命活動以及精神活動過程當中都和語文課程有著某種天然的聯(lián)系,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經(jīng)典著作,能夠促使學生走進時賢和先哲,用這些知名的著作去規(guī)范學生的心靈世界和學生的心理結(jié)構(gòu),因此語文課程當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識和人文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資源。就拿浙教版初一上學期的語文教材的第一單元來看,在該教材當中第一單元就是關于作者對人生的感悟、憧憬、思考,引導者學生去感受人生關愛生命。如《蟬》、《春》、《第一次真好》等等名人著作,在對這些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將生命教育和語文的閱讀教育相結(jié)合,促使學生能夠和作者進行生命的交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去感受作者對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來刻畫自己的生命藍圖關愛的自己的生命。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喚醒了自己的生命意識,不僅能夠?qū)⒆约旱拈喿x能力提高還可以潤澤自己的生命。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的途徑
(一)感恩生命
(1)感恩親情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當中其中關于感恩的教材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其中還包含著當前學生最為缺乏的親情感恩,有很多包含著溫暖親情的名人著作能夠讓我們?yōu)槠渲械难獫庥谒H情所感動。正式因為我們對于親人以及生命的感恩,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更應當對作品當中的親情進行理解,讓學生在感恩生命的過程當中感受親情的偉大。在近些年當中感恩教育一直是所倡導的熱點問題,與此同時也是對生命進行教育的基礎內(nèi)容,所以需要在初中的語文教學當中普及感恩親情的教育。
(2)師生情的培養(yǎng)
學生在心理的發(fā)展過程當中教師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夠潛移默化的引導著學生形成生命教育的觀念。而在感恩生命當中師生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比如在初中的語文課本當中魯迅先生的著作《藤野先生》就將其內(nèi)心當中對于老師的崇敬和懷念的感情貫穿在全文當中,這就是對于師生感情的完美詮釋。引導者學生對該作品進行學習品味的同時,也能夠促使老師自身感恩生命。
(二)理解生命
(1)營造特定教學氛圍
重視生命絕對不僅僅只是關注生命的安全問題,還需要讓學生在理解生命的過程當中不斷地領悟生命的價值探索生命的真諦。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建出特定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進行有關于生命的討論,帶領著學生將生命教育的情感體驗,在人性化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有效的理解生命,并且還需要保證對學生的生命教育要滲透到有效的和諧的語文課堂學習當中。
(2)滲透生命教育觀
促使學生在對生命進行理解的同時,讓學生在內(nèi)心當中樹立起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并且不斷地提高自己內(nèi)心對于生命的感悟,這才是生命教育觀進行滲透的主要目的。在對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的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學會對文章的細節(jié)進行仔細的品味,積極地將自身對于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進行端正。要讓閱讀和寫作之間搭建起橋梁結(jié)合起來,還需要讓學生擁有自由的將自身對生命的感悟進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交流自身對于生命教育的感受。
(三)敬畏生命
在初中的語文課本當中和生命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有很多,就比如《春望》、《故鄉(xiāng)》等著作,都是對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和揭示。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將教材當中和生命感悟相關的內(nèi)容挖掘出來,促進學生對于生命產(chǎn)生崇敬之情,對于生命教育和語文教材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當中應當注重對教材的有效使用。要培養(yǎng)出學生對于生命的責任意識,要幫助學生在萬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當中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價值,要在學生的心理樹立起敬畏生命、感悟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三、結(jié)語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到基本的語文知識和寫作技能,身為語文教師更應當幫助學生積極地幫助學生去探索生命的價值,幫助學生將自身的生命亮點挖掘出來,讓學生能夠感恩生命、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實現(xiàn)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文金.唱響生命之歌——論生命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9(08):95.
[2]應超.讓語文更有活力讓生命更有詩意——關于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0):62-64.
[3]王郁.構(gòu)建生命課堂享受生命幸?!獪\談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滲透生命教育[J].西藏教育,2016,(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