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以前的我,只知道“傳道、授業(yè)、解惑”是一名教師的職責,應該要教到實處,也明白“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的道理,勵志想成為學生心中的合格老師、優(yōu)秀教師、精神導師。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意味著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痹诖寺飞锨靶械奈?,一直秉承著這種信念不斷去塑造自己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形象。
自從閱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之后,我的信念開始動搖,到底什么樣的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好的呢?
一、生本教育的課堂有以下特點
1.突出學生
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規(guī)定每堂課老師講話時間不超過十分鐘,其余時間都交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上臺發(fā)言、交流體會、自主學習。
2.突出學習
生本教育的基本過程是:(1)課前的學習準備;(2)上課時的小組討論;上臺發(fā)言與座位上聆聽、質疑、探究……;(3)課后的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比如上網(wǎng)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文字或圖例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上學會聆聽老師、同學的講話,上講臺用口頭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觀點提出質疑,對別人的質疑回答自己的見解……
3.突出合作
生本教育的第三個特點是強調學生小組學習。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4~6人,我們班上按照人數(shù)分為9個小組,分別是:大雁組、獅子組、狗熊組、猴子組、袋鼠組、鯊魚組、獵豹組、恐龍組、老虎組,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強調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老師在認真傾聽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點火”,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揮與拓展。
二、生本教育使學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1.生本教育使學生獲得了學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生本教育是學生獲取“交往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最佳途徑。學生學習有了動力,學習就主動了,老師、家長再不用發(fā)愁了。
2.生本課堂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變“聽懂了”為“學懂了”“會學了”
在生本課堂里,學生通過自學、小組交流、討論、全班發(fā)言、聆聽……所獲得的知識是真正“學懂了”“會學了”,生本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發(fā)散能力、合作能力和學習能力……
3.生本管理使學生獲得了自信、自尊、自愛,由“他律”變?yōu)椤白月伞?/p>
在生本管理中,學生獲得了充分的信任,逐步樹立了自信心和責任感,懂得了自尊、自愛,并且逐步形成了學習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形成了“自管自”的良好局面。
4.生本備考使學生提高了學習成績,變“怕考”為“敢考”“愛考”
生本備考使學生直接參與系統(tǒng)復習,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綜合;對考綱、考卷進行分析研究;然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和練習,讓學生自己當“司機”做“探路人”,其效果比師本備考要好很多。
當荊志強老師帶著如何《幸福地做老師》為我們傳經(jīng)送寶,我再一次明確了自己的生本開展之路,給我?guī)碓S多實際性的做法,開展生本教育的四個主要過程:
1.設置前置作業(yè)(自學)
2.小組合作探究(對學)
3.學生上臺展示(群學)
4.評價激勵超越(落實)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敝挥袑⑸纠砟钬灤┰谧詫W、小組合作學習、展示、評價之中,充分激勵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每個孩子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每個孩子才能得到充分活潑的發(fā)展。我便憶起陶行知先生當初所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大腦,解放孩子的空間,解放孩子的時間。只有充分地將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說、讓學生聽、讓學生展示,這才真正將課堂還給了學生,變課堂為學堂。
有了開展的形式,也有了理念,那如何將這些形式和理念融入我的學科教學之中呢?此時,學校引進了“主題閱讀”教學,一直是“已聞其聲,未見其人”,這就如一碗雞湯滋潤我饑渴萬分的心?!皩W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睉驯е笾艨实男膽B(tài),我開始拼命求學。
蔣俊彥老師先是清風微撫,在我班踐行了一堂識字課,從整體識字、爬梯識字,再到書寫帶偏旁的生字,為低年級識字教學打開門路。接著便是邢淑紅老師來了一場美美的朗讀之旅,原來閱讀教學可以如此美好!劉俊祥老師執(zhí)教的《夸父逐日》上出了新的高度,學生在質疑中不斷升華。
不滿足于課堂教學,我便追隨大隊伍到了內蒙古遠游求學,學習的三天之中,主題閱讀的教法讓我長了知識和見識,江校一句打趣的話:“你也可以上得如此出彩!甚至比她還好?!蔽毅懹浽谛?,我真的可以做到嗎?生本+主題閱讀到底如何踐行呢?雖然求學之路使我充實,但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無法揮灑。
終于等到了街道展示課那一天,我執(zhí)教《掌聲》一課。在此之前,從主備、集體備課,再請教專家王金杰老師進行指導,這是一個不斷打破舊的想法,再塑造新的想法的過程,只有先打破再塑造,再打破再塑造,才能將教學屈指深處,延伸軀干?!敖虒W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碧斓厝f物尚有欠缺,何況是人為的呢?可是這堂課卻讓我樂在其中,學生的眼神閃閃發(fā)亮,敢于自信表達的姿態(tài)一覽無余,整個課堂都是思維火花的碰撞,課堂靈動富有生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谡n堂上,作為老師不只是重在教,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學,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如何學以致用?這不僅是思考,更是我接下來深入研究用實際踐行的方向。目前,我明白了要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只有充分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位主體教學融為一體,這樣學生的學習不再是一場苦役,而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在每次旅行之中,不斷成就更好的我,成就更好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施紅星.對小學教育專業(yè)文化建設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4).
[2]王雪麗.小學教育專業(yè)特色及發(fā)展方向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