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婕
【問題分析】
命題在新課改實施中起著教學導向與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作用,是課改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命題關系到作業(yè)設置是否有效、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否得當、教學評價是否科學等。一份試題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不僅體現(xiàn)在教師對課標、教材的理解與把握程度上,也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的研究深度、對學生學習的了解程度上。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能夠一般性地命題,而且要能夠編制出高質量、有實效的題目。
運用“雙向細目表”來命題,是一種規(guī)范化管理考試的科學方式。在每個學期進行期末綜合練習前,區(qū)教研室也會下發(fā)各年級各學科的“雙向細目表”,以指導教師有重點、有目標地組織復習。因此,我在命制五年級上冊期末綜合練習樣卷時,也想嘗試先制訂對應的“雙向細目表”,再進行具體樣卷題目命制的模式。
【解決思路】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制訂“雙向細目表”需根據(jù)認識領域里教育目標分類體系,結合本學科的具體特點,由任課教師或專家共同研究確定?!半p向細目表”由三個要素組成:第一是考查目標,亦稱考查能力層次,它具體回答了考試是“考什么”的問題,也體現(xiàn)了該門課程對學生要求應具備的具體能力。第二是考查內容,亦稱考查的知識塊,它反映了考試的基本素材,即反映了課程的基本綱要或內容體系。第三是考查目標與考查內容的比例,亦稱權重,它反映了考查目標和考查內容各項目之間的相對重要性。以上三個要素中,最容易確定的就是第二個要素,考查內容就是五年級上冊小學數(shù)學課本里面的學習內容。而第三個要素,考查目標與考查內容的比例,就要先把考查目標確定了才能確定。所以在制訂五年級上冊期末綜合練習的“雙向細目表”前,我首先考慮的是第一個要素,確定具體的考查目標。
首先,我認真查看了《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它對于教學目標的制訂有兩類行為動詞,一類是描述結果目標的行為動詞,包括“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等;另一類是描述過程目標的行為動詞,包括“經(jīng)歷”“體驗”“探索”等。期末綜合練習采用的是紙筆考試的形式,因此重點考查的目標基本鎖定在第一類描述結果目標的行為動詞上,即“了解”“理解”“掌握”“運用”。
之后,我也尋找了各個學科制訂“雙向細目表”的相關資料。從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科是使用行為動詞來作為考查目標的,有的學科卻是按照考試的題型來制訂的。結合數(shù)學的學科特點來考慮,數(shù)學紙筆考查的題型一般有“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操作題”和“解決問題”等題型。其中,“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集中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理解、掌握這幾個層次,而“計算題”“操作題”主要在掌握、應用的層次上,“解決問題”則側重在應用的層面??梢哉f,這幾個層次是從最簡單的、基本的到復雜的、高級的認知能力,前一個目標都是后面目標的基礎。而且在“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中,因為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很難清晰劃分每一道題所包含的考查目標分別占多少權重。我區(qū)數(shù)學教研室發(fā)到學校的“雙向細目表”就是以考試的題型為其中一個維度的。因此我也決定把第一要素考查目標改為用題型來進行劃分。
【實施與改進過程】
確定好“雙向細目表”的兩個維度后,我進入了制訂階段。首先,我把考查的題型制訂為橫向緯度,分別有填空、判斷、選擇、計算和解決問題;把考查的內容制訂為縱向緯度,分別有小數(shù)乘法、位置、小數(shù)除法、可能性、簡易方程和多邊形的面積。接下來,我把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編排到各種題型中去,盡量讓每個知識點都能考查到。從而制訂出了第一份“雙向細目表”,如圖1:
按照這樣的方法制訂以后,我采用了“5W2H”的方法對以上研究進行了分析。
由此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小數(shù)乘法”單元所占的分值比重是最大的。但是這個單元的內容在教學時只是重點,并非難點。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的單元是“簡易方程”,也就是說在分值權重的分配上就不合理了。只有在這一方面進行合理的調整,所制訂的“雙向細目表”才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
為了更合理地分配每一個單元所占的分值比例,我再次翻閱了《教師教學用書》。在調整的過程中,我還考慮到個別考核的內容是可以結合起來的,于是把“雙向細目表”調整如圖2:
我根據(jù)調整后的“雙向細目表”,成功命制了期末綜合練習的樣卷。在區(qū)教研室后來下發(fā)的“雙向細目表”對比,調整后的也比較接近區(qū)教研室命制的分值權重。這一次制訂“雙向細目表”的研究還是比較成功的。
【反思與收獲】
制訂并使用“雙向細目表”可以提高綜合練習的準確性、指導性及指向性。在制訂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全面考慮。
制訂“雙向細目表”前要全面考慮,設計好綜合練習所需要的題型,列出某一階段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全部知識點,并根據(jù)教學所用的課時占總課時的比例來設計分值權重,才能有效避免過易過難、以偏概全、題量過大過小、重點內容被忽視、難點內容被弱化的問題。
第二,細節(jié)調整。
在一份綜合練習卷中,每種題型的數(shù)量和分值基本是固定的。在制訂“雙向細目表”時,既要有全面的考慮,分配好每個教學內容對應的分值,又要注意細節(jié)問題,及時調整。如某個內容的分值比較集中在某種題型,就要微調一下,盡量使該內容的分值能平均分布。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分配上,可以多加考慮。因為解決問題的類型很多,在制訂“雙向細目表”時,要先確定好哪個知識點的類型是必定在解決問題題型中考查的,哪個知識點的類型可以放到其他的題型里面。
總之,“雙向細目表”能克服命題時的主觀隨意性,也可以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一個標準。以后我會繼續(xù)研究“雙向細目表”,試試看能否把評價的幾個目標與題型結合起來,制訂出更為清晰與豐富的“雙向細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