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彤
摘 要: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相互交流還是以文字的出現(xiàn),都離不開語言。在語言這方面來看,字詞是語言對基礎的知識,也是語言的根基,想要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需要有一定的字詞基礎,也就是要記住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小學生在開始接觸學校,開始真正的學習的時候,需要理解不同的知識語言,這是字詞就顯得至關重要,只有明白了字詞,才能連成句子,才能逐漸明白它想要表達的意思,也才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達出自己相應的觀點和看法,所以,字詞對于小學生而言,非常重要。教師在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方面,一定要準備充分,引導小學生進行字詞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難點和策略
字詞是形成語言最基礎的機構,世界上的任意一種語言都是詞匯的組成和發(fā)展。雖然字詞非常重要,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字詞教學卻是教師的一大難題因為學習字詞不僅僅是單一的理解和讀背,也需要大量的情景為背景,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運用。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比較單一,小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沒有學習的氛圍和興趣。所以,如何讓學生熟記并熟用語文字詞,是貫穿在學生學習語文的整體的最核心的位置。
一、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當前遇到的困境
很多教師到現(xiàn)在一直在沿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特別是在字詞方面,很多老師僅僅在課堂上解釋重要字詞的意思,沒有給定一定的情景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或者在教學課文的時候出現(xiàn),把重點字詞進行標識,沒有詳細的解說,讓很多學生是懂非懂。而且,相對于對于學生對字詞的運用,教師更注重學生對字詞的記背,導致學生對字詞的學習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偏差,以為記住就好,于是,就產(chǎn)生了學生反復讀背字詞,卻不會運用的現(xiàn)象。所以,在進行語文字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進行文章閱讀,然后,教師在對文章的詳解中讓學生理解和運用這些字詞,而不僅僅是背誦。而且,學生在積累字詞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該字詞,才不會經(jīng)常忘記,反而也會在運用上具有一定的基礎,詞匯才回越積越多,同時,小學語文字詞教學也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進一步的深化對字詞的掌握和積累。
二、制定解決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的相關策略
1.學生的興趣是學習語文字詞的根基。
學生學習字詞的源源動力是來自于他們對字詞的興趣,擁有學習字詞的興趣,他們在學習中就會占據(jù)主導地位,就會快樂的學習,而不會有太多因為其他因素而引起的厭煩情緒。而且,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最好的動力就是對所學事物擁有興趣,小學生學習字詞時,如何對字詞沒有學習的興趣,就會覺得字詞的學習難上加難,自身也會因為一些因素就退縮,產(chǎn)生厭學心理。
如果教師在課堂字詞教學中能夠滲透漢字本身的造字規(guī)律,講解一些學生不知道的造字規(guī)律,讓學生對他們產(chǎn)生興趣,從而奠定學習的基礎。教師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結合造字法,講解字形、字義,使學生理解了音形義之間的關系,感受了古代造字的規(guī)律方法,感受到祖國文字的魅力。讓文字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享受學習語言文字的快樂。在當前現(xiàn)代化的教育下,我們在注重改進教學方式的同時,依然可以繼承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華,依照漢字的規(guī)律組織學生學習漢字。讓漢字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感受、體會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
2.大量進行閱讀教學,在閱讀的不同情景中,強化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和運用。
語文字詞教學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閱讀教學,根據(jù)文章的不同情景,帶領學生進行字詞的理解和掌握,畢竟,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抓住了文中最關鍵的詞語,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詞語、句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學生就能很順利地進行學習,達到預期目標。從理解詞語的意思入手,聯(lián)系生活體會用法,明白字詞、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再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進行深入理解,由詞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層層深入,再深入淺出。由語言內(nèi)容到表達形式,循環(huán)往復,這就是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
3.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激發(fā)他們對語文字詞的創(chuàng)造力。
將教師的引導轉(zhuǎn)移到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自我體驗感悟方面上來,讓學生在多次的語言感悟訓練中,提高他們的語言感悟能力。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牢固記憶,加大了書寫的力度,讓學生在反復的書寫中提高書寫的正確率,減少錯別字。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任務而被動學習,學習缺乏主動性,缺少責任感。這些現(xiàn)象都在表示,在小學語文字詞教學中,教師們不缺乏教學理念,缺少的是將教學理念轉(zhuǎn)化為教學方式的教學策略。
4.評價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成長。
實現(xiàn)學生自我的主動成長還要靠教師的外界強化和成長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新課程理念中,評價是課程教學的一個有機構成環(huán)節(jié),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教育手段。它關注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策略,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種機會。它能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在這方面,有些老師的做法是將評價的理念滲透到學生日常的行為評價中。給學生搭設一個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評價平臺,促進其自我反思、自我評價、主動成長。
當前,我國正處于信息化社會,學生的學習面越來越多,學習方式也各不相同。特別是在多媒體教學方面,它相對傳統(tǒng)教學而言,更形象更具體,也更迎合學生的喜愛。教師也需要跟緊時代的腳步,對語文字詞教學方式進行革新,不能再單方面的以為的運用傳統(tǒng)教學,也需要創(chuàng)新,來吸引學生學習語文字詞的興趣和欲望。
參考文獻:
[1]唐秀花.多元化視角下小學生學習字詞的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王猛.小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J].2014,(11).
[3]董杰.小學語文字詞鑒賞力的培養(yǎng)[D].河北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