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蓮
【摘要】 目的:探究將護理干預應用到幽門螺桿菌(Hp)感染患者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幽門螺桿菌(Hp)感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的基礎之上施行飲食指導、合理用藥、心理干預及健康宣教的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療效、復發(fā)率及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對比。結果: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試驗組患者手術后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護理干預應用到幽門螺桿菌(Hp)感染患者的治療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效提升患者手術后的舒適度,并降低了患者手術后疾病復發(fā)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 Hp感染患者; 護理措施;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6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7-0130-02
幽門螺桿菌(Hp)感染作為我國慢性疾病中感染率發(fā)生最高的一種疾病,一般會導致胃癌、異性增生、腸生化及萎縮性胃炎的發(fā)生。消化性潰瘍作為常見的一種慢性消耗系統(tǒng)疾病,病因比較復雜,而幽門螺桿菌則是發(fā)生并且復發(fā)消化性潰瘍的重要因素[1-3]。所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消化性潰瘍感染是當前臨床工作中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將護理干預應用到幽門螺桿菌(Hp)感染患者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幽門螺桿菌(Hp)感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18~75歲,平均(46.5±3.4)歲,其中胃潰瘍12例,十二指腸潰瘍17例,復合型潰瘍16例,平均病程(3.12±0.26)年;試驗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17~78歲,平均(47.5±2.8)歲,其中胃潰瘍19例,十二指腸潰瘍11例,復合型潰瘍15例,平均病程(2.95±0.42)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在治療期間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式,包括用藥指導、對疾病知識的講解及相關注意事項等。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的基礎之上施行飲食指導、合理用藥、心理干預及健康宣教的方式進行護理干預措施。
(1)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和患者及患者家屬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內(nèi)心想法,進而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和心理負擔。使用靈活、輕松的形式,幫助患者了解病情,以消除患者心中的顧慮,并且要告誡患者及家屬只要依據(jù)醫(yī)囑進行服藥,就可以根除幽門螺桿菌,完全可以從根本上治療該疾病。糾正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保持樂觀、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加強患者對抗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對于治療的依從性。(2)健康宣教:依據(jù)患者的知識水平和年齡對其進行適合的教育方式,全面為其講述消化性潰瘍的預后情況、治療方法、癥狀表現(xiàn)、誘發(fā)原因及病發(fā)原因等。護理人員要為患者進行衛(wèi)生的宣傳和教育,叮囑患者注意自身的衛(wèi)生狀況,并告知幽門螺桿菌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叮囑其患者家屬,做好患者用具、餐具的消毒,可以有效防止家庭內(nèi)部的傳染,并且鼓勵患者進行戒酒戒煙。在家中一旦發(fā)現(xiàn)有類似該癥狀者,要及的到醫(yī)院進行就醫(yī)。(3)合理用藥:在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耐心講解該藥物的不良反應、用法及作用。經(jīng)常詢問患者的服藥情況及現(xiàn)階段的病情,叮囑患者要按照療程堅持進行服藥。并且保障患者在治療期間要停止服用利血平、皮制激素、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非甾體類抗炎藥等誘發(fā)出血、使?jié)兗又丶爸孪詽儾〉乃幬?。所以整體來說,在患者用藥期間,要充分進行抗酸治療。并且在服藥過程中要觀察患者對于藥物的反應,一旦發(fā)現(xiàn)癥狀無消失或緩解的情況,就要做出及時的處理。(4)飲食與生活指導:在出血期要給予患者易消化的軟食和流質食物,在患者停止出血后要給予高纖維素的飲食并進行聯(lián)合藥物治療,也就是說要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在食物中增加更多的蔬菜成分,蔬菜要吃煮熟的,不要吃生蔬菜、喝生水等,少吃熏煙、煎炸的食物,建議患者多吃大蒜。并叮囑其加強體育鍛煉,最好是堅持每天鍛煉,主要是多做一些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要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增強體質,才能從根本上防止病情復發(fā)。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的體征或癥狀完全消失,無功能障礙;好轉,臨床的體征或癥狀部分消失,存有一定程度功能障礙;改善,臨床的體征或癥狀部分有所改善,仍存有功能障礙;無效,臨床的體征或癥狀未發(fā)生改變甚至惡化,功能障礙延續(xù)[4]??傆行?治愈+好轉+改善。使用自擬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調(diào)查,在院內(nèi)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護理滿意程度分值為:100分滿分,>90分為十分滿意,89~6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十分滿意+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手術后復發(fā)率對比
試驗組患者在手術后復發(fā)2例,復發(fā)率4.44%,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后復發(fā)14例,復發(fā)率31.11%,試驗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10.946,P<0.05)。endprint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幽門螺桿菌(Hp)是常見的感染性致病菌,患者一旦發(fā)生幽門螺桿菌感染,不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幾乎不可能自愈[5-8]。只有及時的給予治療,并且加強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治愈幽門螺桿菌[9-10]。本次研究從實施飲食指導、合理用藥、心理干預及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干預,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對疾病有了詳細的了解,才能做到合理用藥,并對患者進行飲食和生活護理,多吃易消化的軟食和大蒜,少吃生冷、熏煙、煎炸的食物,戒煙戒酒,增強體育鍛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疾病復發(fā)。在潰瘍初愈之后,還要繼續(xù)給予藥物維持,護理人員要介紹用藥的方法和意義,并叮囑患者要進行定期檢查,同時告誡患者要慎用解熱鎮(zhèn)痛藥及皮質激素。
本文將護理干預應用到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手術后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滿意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將護理干預加入到幽門螺桿菌(Hp)感染患者的治療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效提升患者手術后的舒適度,并且降低了患者手術后疾病復發(fā)概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卜延峰.聯(lián)合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4):139-140.
[2]黃麗華,陳英.觀察護理干預對幽門螺桿菌(Hp)治療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220.
[3]王秀波,黃英.綜合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6,27(13):2235-2236.
[4]關暉勇,譚勵珊.幽門螺桿菌感染致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點及干預對策[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13):20-22.
[5]陳蘭姣.消化性潰瘍病人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全程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2014,12(27):2590-2591.
[6]阮華娟,陳凌云,許湛珠.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2):57-59.
[7]謝桃,李文華,李雪一.護理干預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6):95-96.
[8]劉海棠.綜合護理干預在根治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12):1702-1704.
[9]包文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消化性潰瘍的觀察與護理[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9):220-221.
[10]李曉紅,白亞麗,王紅妍,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致消化性潰瘍患者健康指導及干預對療效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6):3886-3888.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