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玉晶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在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的適當結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作用和讀寫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從而對小學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課程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基礎,教師在這一階段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將所學的字詞句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力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其語文綜合素質。
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重視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因為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高質量的閱讀使學生理解課本中的知識點,并且在積累了一定字詞句時,寫出高質量的文章。而適當?shù)膶懽饔柧氂挚梢圆粩嗵嵘龑W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加深鞏固基礎知識。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被普遍運用于閱讀教學模式中,因為這一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將語言與語音之間的運用建立起來,增強其對語文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與此同時,這一模式也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能力,從而幫助其產(chǎn)生濃厚的語言學習興趣和動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運用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不能運用傳統(tǒng)“灌輸式”閱讀教學模式,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和讀寫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能夠全面提升其語文綜合素質,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1]。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引導學生閱讀后書寫讀后感
讀后感是讀者閱讀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后有感而發(fā)寫出來的感想和觀點。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被很好地激發(fā)了出來,學生可以將內(nèi)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閱讀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自行書寫讀后感。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文章的閱讀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默讀朗讀這篇文章,以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從中學到了什么[2]。肖邦的愛國情懷讓人感動,而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對于愛國題材的積累,其自身也會對愛國情感有一定的認識。將文章中學到的內(nèi)容和現(xiàn)在的時代狀況相結合,寫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二)激發(fā)學生仿寫文章的興趣
小學的教學大綱的目標之一是要求學生對課文的表達方式有一定的感悟,這一教學目標的實質就是讓閱讀教學作為寫作教學的基礎和鋪墊[3]。在閱讀教學中,小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仿寫,仿寫其表現(xiàn)方式、表達手法或者敘事思路等。例如,在小學語文《煙臺的海》一文的教學中,在學生總結出來這篇文章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描寫了不同季節(jié)煙臺的海的景色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照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對一年四季某個景物進行描寫。再例如,學生在學習完《夾竹桃》的課文時,知道了作者是通過想象的手法來描寫景物的,老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描寫自己喜歡的植物或者動物。
(三)鼓勵學生書寫日記或者周記
日記是記錄生活經(jīng)歷和感想的一種方式。小學生寫日記或者周記可以引發(fā)其對生活的反思和對生活的觀察。在日記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避免讓學生簡單敘寫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學生應該在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后描寫自己的想法,今后的打算或者計劃。而這些都需要學生平時多觀察生活,多看書,多輸入語言。這也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學習《黃山奇松》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注意積累文中的形容詞和動詞,今后在自己的寫作中可以用到。老師可以布置一些景點類的文章,學生可以很好地將書本上學到的和生活中看到的結合起來,以不斷提升其寫作能力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指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續(xù)寫文章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還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文章類型,進行文章的續(xù)寫。文章的續(xù)寫可以很大程度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對其續(xù)寫的文章有更深的了解和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增加其對語文學科的喜愛。例如,在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對這個故事進行續(xù)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對這篇文章進行續(xù)寫,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及寫作能力[3]。
(五)增強學習的生活性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意將課本中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生活。教師也可以選取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文章[4]。例如,在學習《春聯(lián)》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過春節(jié)時的場景,回想春聯(lián)的內(nèi)容,體會春聯(lián)的含義。也可以在上課前讓學生觀察搜集自己家或者生活的社區(qū)的春聯(lián)。這樣的課堂設計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讓學生不斷在生活中積累學習素材。
三、結束語
閱讀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可以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將讀寫教學模式很好地運用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杭玉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好家長,2017(12):156.
[2] 韓春艷.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J].長江叢刊,2016(10):81.
[3] 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93-94.
[4] 馬玨.略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J].祖國,2017(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