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學余
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現實生活中,學生覺得學好物理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為教師,要將初中物理知識高效地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養(yǎng)成積極主動學習物理知識的良好習慣.下面具體介紹一些物理課堂導入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課堂
在生活中,我們認識一個新事物時,大多通過讀與該事物相關的文字說明達到認識和應用該物品或工具的目的.當我們再次接觸該物品時,又忘記了相關文字信息,并需要再次閱讀.這是由于人的大腦對短暫的記憶不具備長期儲存功能.尤其是文字類信息.我們發(fā)現,人對圖片或者是特殊的聲音卻能記憶很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高效記憶物理相關理論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聲現象”時,該章分為四個小節(jié):第一節(jié)聲音是什么,第二節(jié)聲音的特性,第三節(jié)令人厭煩的噪聲,第四節(jié)人耳聽不見的聲音.通過觀察各個小節(jié)題目,我將前三節(jié)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不同的優(yōu)美的聲音和嘈雜的噪音以及發(fā)出不同聲音的物體的相關視頻整合成一個小視頻,并在上課前向學生解釋道:“同學們,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學習聲現象的前三節(jié)內容,那么請問:知道聲音是什么嗎?聲音有什么特性?還有生活中有哪些讓我們厭煩的聲音呢?”問題一提出,學生七嘴八舌討論起來.隨著學生逐漸高漲的情緒,我繼續(xù)補充道:“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和老師一起觀看一個視頻,在視頻中找到答案.”這樣,隨著視頻的播放,通過觀看活靈活現發(fā)出不同聲音的物體,學生深刻地理解與記憶了這三節(jié)知識.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中的物理生動形象地展現于學生的面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提高了學生對物理的好奇心,使學生發(fā)現物理生動有趣的一面,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并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二、利用趣味實驗導入課堂
物理和實驗不可分割.物理來源于實驗,物理離不開實驗.任何正確的理論知識之所以被認為是正確的,是因為有大量的實驗作為依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課本知識利用實驗的方法講授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邊講理論邊做實驗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掌握相關物理知識.例如,在講“物體的浮與沉”時,我提前準備一個玻璃杯,并且裝有一定量的水,同時準備一個空殼雞蛋與一個熟雞蛋.這樣導入課堂:“同學們,老師將做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請認真觀察,并在實驗結束后總結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然后我將空雞蛋殼放進裝有水的玻璃杯里,靜止5s,又將熟雞蛋放入.同學們大呼道:“雞蛋殼漂浮著,熟雞蛋下沉了.”“這個實驗就是要告訴我們任何物體在水中都會有沉浮這兩種情況,那么接下來我們學習物體的浮與沉.”這樣,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程結束后,學生通過將知識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去復習,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課本知識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有趣的,并且是受學生歡迎的.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將課本知識與動手實驗有效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利用生活故事導入課堂
利用生活故事導入課堂,能夠引導學生發(fā)現和探究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滑輪”時,我先給學生講解一個關于滑輪在生活中應用有效省力的故事:小明和小華要將同一個物體吊起,小明單純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很費勁地將物體吊起,而小華利用滑輪做功輕而易舉地將同樣的物體吊起.這是因為通過滑輪做功能夠有效地幫小華省去一半的力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帶領學生從課本進一步認識學習滑輪.這樣利用滑輪故事導入課堂,在幫助學生認識滑輪的同時,使學生了解到滑輪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在課后將課本知識運用于生活,學以致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為生活創(chuàng)造更多的便利.
綜上所述,利用豐富的課堂導入方式,將學生帶入初中物理知識學習中,能夠改變學生心中傳統的“物理難”觀念.同時,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并運用于生活之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課堂,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利用趣味實驗導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生活故事導入課堂,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物理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