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敏
摘要:音樂是展示人類現(xiàn)實生活情感的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不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而是培養(yǎng)人的過程。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小學音樂欣賞課將面向全體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為教學目標,并從多方面展開音樂教學。本文以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現(xiàn)狀為出發(fā)點,從多角度開展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讓學生從音樂中獲得美的發(fā)現(xiàn)和美的感受。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
近年來,我國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隨之基礎教育的教育教學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在小學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廣泛開展,且獲得了喜人的教學成效,深受廣大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認可。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欣賞課在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對培養(yǎng)小學生藝術情感和學習熱情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縱觀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現(xiàn)狀,仍存在諸多問題,影響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因此,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途徑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現(xiàn)狀
在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分強調音樂欣賞的教學目的,而忽視了教學群體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例如,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崇尚專業(yè)化的教學模式,常采用曲式結構圖等方式分析音樂作品。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作品、欣賞作品,而這些教師卻忽略了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特征。對于小學生而言,聆聽是最佳的欣賞方式,而不是去了解音樂的本質和所謂的專業(yè)知識。此外,部分教師在音樂欣賞課上,灌輸給學生體現(xiàn)自己觀點的欣賞內容,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這則造成所謂的音樂欣賞,不過是復制教師的想法和思維,也毫無創(chuàng)新可言。
二、開展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主要教學途徑
(一)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興趣
第一,充足的課前準備是提升鑒賞興趣的基礎。在音樂欣賞課開始前,教師可指導部分學生收集所欣賞曲目的相關知識,并讓其在課堂上將所收集的知識傳遞并轉達給另一部分同學。在課前準備的時間段內,學生可通過對音樂作品知識的搜集,了解關于該作品及相關作品的更多內容。在課堂交流和討論中,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介紹,傳遞音樂知識,可培養(yǎng)其溝通交流能力。
第二,為學生提供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音樂學習和音樂欣賞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可讓學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在欣賞音樂作品時,也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擺脫傳統(tǒng)課堂的束縛,自由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音樂鑒賞課的教室中,學生的座位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調動。也可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組織學生自由討論,并在課堂上分享小組的討論成果。
最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逐漸覆蓋各種教學活動。音樂欣賞課也不例外。在音樂欣賞課上,利用計算機制作課件,并輔以相應的畫面和音樂,讓學生在學習和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加深對音樂作品的了解。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出的視覺和聽覺的沖擊,可讓學生從更加形象的方面了解音樂知識,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草原牧歌》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蒙古風光的MV,讓學生聽著音樂走進教室。再播放一段蒙古民間風俗場景,讓學生暢談感想和領悟,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
(二)鼓勵學生自主欣賞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欣賞音樂,難以獲得一個準確的切入點。而教師在該過程中,則體現(xiàn)出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音樂本身進行欣賞,綜合考慮音樂的基礎要素,將關注點放在音樂所表達的情緒、節(jié)奏、力度中。在欣賞的過程中,真正關注音樂、感知音樂,與音樂產生共鳴,領悟到音樂的美感。學生通過了解并展示音樂魅力,可不斷發(fā)掘音樂作品中更深層次的內涵和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上學習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展示學生在音樂欣賞方面的才能。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地位則是輔助、指導性的,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藝術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音樂欣賞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繪畫等形式展示畫面,在享受聽覺美感的同時,也享受一場視覺盛宴。作為凝固性質的音樂,繪畫是極具美感的藝術形式。通過欣賞一個生動、魅力的繪畫作品,可讓學生對音樂有更加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創(chuàng)造更大的聯(lián)想空間。這對于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而言,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知和了解。
三、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欣賞美妙的旋律更是在學生心底形成了深深的記憶和美的聽覺享受。因此,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心理。通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形式,可讓學生在聆聽和享受中感悟音樂和生活的美好,在享受中展示出自身對音樂的喜愛。只有讓學生真正領悟到音樂的真諦,方能使音樂的種子在學生的內心中生根發(fā)芽,讓音樂成為學生的終身愛好,為音樂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