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摘要:初中化學實施探究性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充分調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使學生把自己原有認知體系重新加以整合,然后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解決未知問題,掌握新的知識,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學有效探究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性;有效教學
引言:
學生在初中所接觸的是基礎的化學知識,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直接關系著他們以后的化學學習水平,因此初中階段的化學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為了讓學生喜歡上化學學科,真正地掌握化學知識,采用探究性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探究性教學能夠將學生置于學習主體地位,從他們的認知角度對化學知識進行探索和理解,通過對化學知識內容探究過程的體驗,使他們能夠更細致和深刻地理解化學,激發(fā)出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他們的化學學習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1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yǎng)在于誘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引導他們及時排除不利于發(fā)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興趣一旦形成,將會轉化為積極、主動、自覺的學習動力。學生剛接觸化學,開始會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當學到化學用語、無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往往會把化學視為“第二外語”或認為化學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有可能會使原有的興趣消失。如上教版第三章里一下就出現了二十多種元素符號,讓學生很難記住,為此我們從講第一節(jié)課開始,將需記住的元素符號分批分期地布置給學生,并經常提問檢查。我們把元素符號、原子團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價編成順口溜,簡化記憶。例如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實驗過程中,應是先通一氧化碳,把試管內空氣排凈后再用酒精燈加熱,當黑色氧化鐵完全變?yōu)楹谏珪r,要先撤酒精燈,等試管完全冷卻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這個實驗經演示講解后,我們用一氧化碳是早出晚歸四個字來表示,使學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準確地說出其四個字順序的含義及為什么。
另外我們還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依賴于學習興趣,其形象識記能力超過抽象識記能力,喜歡動手,再造想象力比較豐富的特點,成立了化學科技興趣小組,目的即為鍛煉學生動腦、動手、動筆、動口能力,從激發(fā)興趣著眼,訓練發(fā)現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動學生利用小藥瓶、塑料袋、鐵絲、蠟燭等廣泛開展小制作、小實驗活動。例如學習了燃燒以后,我們組織了學生做“燒不焦手帕”、“魔棒點燈”等實驗。在教學中我們還借助于網絡、模型、多媒體等手段進行直觀教學。這些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消除了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畏難情緒,使學生感到化學有趣,樂意學,使智力和能力同時得到了發(fā)展。
2做好學習指導,明確探究程序
在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僅憑他們現在的認知水平和思維邏輯能力可能無法解答,如果學生長時間被困在無法解答的難題里,就會出現畏難心理,并最終失去學習信心。這時教師要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學習指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走出思維誤區(qū),回歸到正確的知識探究軌道上。在探究性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知識探究的主體,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探究學習模式。
(1)重視實驗教學,針對教材中不同類型實驗,對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方法。對于探究活動要求學生課前應對探究活動各要素充分預習,在探究活動開展過程中要以學生合作探究為主,教師點撥指導為輔,在分析交流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結合教師點評完成探究任務;對于演示實驗由教師操作演示或實驗技能強的幾位學生協同操作演示,要求學生注意認真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分析、討論、歸納得出結論。(2)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教師要盡到輔助之責,做好指導工作,比如在探究活動中幫助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時,啟發(fā)學生考慮問題是否全面周詳,有沒有遺漏的情況,在實驗做完后指導學生分析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和與之相應的結論。針對探究活動內容的不同,探究活動的各要素的指導可以各有側重,指導程度也可強可弱。(3)教師要將科學探究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化學學習的整個過程??茖W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作為一種學習的內容,必須融合在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之中,不能脫離化學知識而獨立地進行探究方法的學習和訓練,探究的內容可以是課本中的活動也可以是課本外的相關知識。把科學探究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整個過程。
3優(yōu)化設計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問題探究情境
對化學教學過程優(yōu)化的本質是對化學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實現優(yōu)化配置,恰當組合,協調運作。(1)教學過程設計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設計時要充分結合學情,盡可能地考慮學困生的學習實際。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應圍繞學生怎樣學開展活動,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設置不同的活動形式,如“思考”、“討論”、“交流”等形式。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對相應的學生活動進行指導,有時以教師講解為主,有時以學生活動為主,目的是學生怎樣學能學得好就怎樣教,追求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主導地位的和諧統一、共同發(fā)展。(2)教學過程設計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探究情境。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發(fā)現、解決問題和對事物再認識的過程。問題情境對于學生學習過程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設計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可供學生探究解決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以問題探究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學生學習過程,就能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高漲的學習熱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4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有效探究性教學模式開展初中化學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探究能力,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他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環(huán)境,讓他們依靠自我認知能力對化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從而實現化學學習能力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