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時英
摘 要: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靈魂,小學班主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對于班級日常工作的管理。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較低,給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帶來困難。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針對具體的情況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能夠更加有效率的管理班級的日常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難點 解決措施
小學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主導,小學班主任對于班級事務的管理有著一個更加具體的、合理的安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有利于一個班集體的長遠發(fā)展,但是在具體的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部分小學班主任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及時的進行改進,進而提高班集體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一、班級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
毋庸置疑,情感是一種本性,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便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同樣不例外。根據(jù)相關文獻得知,情感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推動學生健康快樂成長[1]。另外,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情感方面比較天真,無法構(gòu)建自己的情感基礎,而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人物,是班級的主要的管理者,同樣也是學生情感的榜樣,言語與行動均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會產(chǎn)生影響,且班主任的情緒、態(tài)度、待人接物的行為均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啟蒙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則需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形象,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用愛心、耐心、細心給予學生關懷,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班級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溫暖。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分析,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需要將自己的感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利用高尚的品德教育、指導學生。
二、實施民主管理模式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生理與心理發(fā)展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較弱,主要處于被動管理的地位,與此同時,小學生的民主意識往往需要班主任的強化。在很大程度上,為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在班級中諸多事物均要由學生民主參與實施管理,比如在召開班會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并且制定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或者讓全班學生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擇監(jiān)督人員,對班級的情況加以監(jiān)督,從而營造遵紀守法的良好班風[2]。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選擇兩名學生,采取公開競爭的方式,提高監(jiān)督效率,這種民主管理的方式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也能夠提高小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作用,提升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
傾聽小學生的心聲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在日常學習以及生活中要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用心去感受,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真實想法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認識到小學生的優(yōu)點,方便日后給予有效教育。另外,小學生的的想象力比較豐富,對于小學生的奇思妙想,班主任不能給予否定,需要傾聽,讓小學生能夠有自我展現(xiàn)的平臺,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清楚認識到贊美比批評更具有價值,班主任需要對學生加以關注,了解小學生所存在的優(yōu)點,對小學生進行表揚,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能夠?qū)崿F(xiàn)小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與自我完善[3]。尤其在當前的社會發(fā)展中,獨生子女的數(shù)量占據(jù)了重大比例,且這部分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假如對小學生的行為給予批判或者對小學生的觀點給予否定,那么則會導致小學生喪失興趣,甚至還會對小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影響,因此班主任需要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給予學生贊美與肯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四、對學生全面衡量與評價
因為每一個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生活環(huán)境均不同,所以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明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時候需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并且不能采取傳統(tǒng)班級管理模式中一刀切的現(xiàn)象,需要因材施教,保證班級管理具有針對性。另外班主任在日常與小學生交流、溝通的時候需要仔細管理,了解小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小學生有全面的了解,或者根據(jù)自己的管理方式制定學生檔案。每一位班主任在管理的時候需要對小學生的變化有所了解,能夠?qū)W生的思想動向清楚,這樣才能開展針對教育,才能保證班級管理更上一層樓。
五、班主任提高自身理論管理水平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比較繁重,不僅具有較大的教學任務,并且管理任務也比較大,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改善當前的班級管理現(xiàn)狀,那么不僅要在行動上有所改善,并且還需要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不斷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理論。其中學校教育科研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方式,然而因為教育事業(yè)具有針對性,單純的理論研究作用并不明顯,教師也沒有主動參與其中。然而具有針對性與有效性的研究往往會受到教育行動者的要求,也能夠滿足班主任班級管理理論學習的主要需求,筆者根據(jù)所在單位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教育行動研究,且根據(jù)自己遇到的問題加強分析,針對性的找出相關的策略,提高管理水平[5]。另外,還要加大對教育行動研究規(guī)模的分析,或者學校成立相關的班主任管理研究小組,對每一個班級班主任進行評選,鼓勵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的意識,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
六、小學班主任要聽從學生的建議
小學班主任要在管理班級的時候?qū)⒚裰鞴芾沓B(tài)化,能夠民主決斷的事情就不要自己單獨去決定。例如,在選舉班干部的時候,小學班主任先把要選舉的班干部名額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投票進行選舉,然后再得出最后的結(jié)果。通過這種方式選出來的班干部能夠讓眾人信服,更有利于班級的管理工作和班級的發(fā)展。又例如,班級要舉行一個活動,小學班主任可以先把大體的活動方向說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對于將要舉辦的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先把大家的想法統(tǒng)計下來,再民主選舉出一個大家都認為好的活動,最后針對這個活動進行舉辦。通過這樣的民主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民主的具體含義,也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班集體的管理工作,促進班集體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結(jié)束語
小學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對于整個班集體的發(fā)展起著一個引導作用。但是在小學階段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小學班主任進行及時的解決,讓班集體向著一個更好地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志香,陳世峰.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J].內(nèi)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1:24.
[2]趙芬,馬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探究[J].華夏教師,2016,02: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