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云霞
【摘 要】“語文味”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統(tǒng)一,是教學過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諧統(tǒng)一,是教師、學生個性的和諧統(tǒng)一,是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一節(jié)課講出了語文味,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二、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要不斷充電,確保內功過硬;三、打造富有詩意的語文課堂;四、堅持教法不斷改進,觀念不斷更新。真正講出語文的滋味。
【關鍵詞】語文味 更新 充電 雙基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214
“語文味”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統(tǒng)一,是教學過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諧統(tǒng)一,是教師、學生個性的和諧統(tǒng)一,是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教師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一節(jié)課講出了語文味,必須體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既講文又傳道,既講字詞句片又練聽說讀寫,更重要的是開掘文本的思想性,滲透思想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理想境界。筆者認為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是奉獻的事業(yè),是以心換心的事業(y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者就要愛自已的事業(yè),愛自己的學生,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平起平坐,與學生溝通交流,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掌握學生思想的晴雨表,了解他們的志趣、愛好,處處與學生打成一片,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帶動他們。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愛老師,也愛老師的事業(yè),這樣師生關系親密和諧,結成互敬互愛、互相學習的共同體,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二、打鐵先要自身硬,教師要不斷充電,確保內功過硬
教師是智者,首先要博學,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要一專多能。教師是智慧的化身,像一塊寶石永遠散發(fā)著人格、學識、才華、睿智的魅力。一定要成為有學科魅力的教師,具有濃厚的學科氣息。學科魅力體現(xiàn)在學科的趣味性上,要精心設計新課的開講,非常有趣的導入,引領學生輕松自然、滿懷期待地進入濃厚的學科自信意識,讓學生明白學科的價值。在新教育觀的視野中,教育的中心是人,人不僅要獲得全面而豐富的知識,更要具有完美而豐盈的人生,唯其此,學生才會有無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
三、打造富有詩意的語文課堂
語文最忌思想性的喪失,書卷氣的消亡,語言的貧乏,這是導致語文課“乏味”的原因。
1.語文課應該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無論是春華秋月,還是夏日的云影,還是冬天的草木;無論是晨曦、暮靄,正午的陽光,還是瀟瀟不絕的夜雨,都可以在這里觀賞到精彩描摹的倩影,大至星漢日月、驚雷狂飆,小至花蕊蜂須、冰雪結晶……都可以在這里聆聽到被吟詠謳歌的清音。生活的空間多么寬廣,語文的空間也同樣寬廣,生活的外延與語文的外延相等。
2.語文是心靈自由飛翔的天空。這里是思想盡情展示的舞臺,這里是才智縱橫馳騁的疆場,這里是個性異彩紛呈的大地。所有文化星空中閃爍著耀眼的星辰都在這里匯聚,它們散發(fā)著醉人的芳香,洋溢著永恒的魅力,是人類驕傲的資本。在課堂上,語文教師應引領學生去“穿越時空”,去解讀這千古不朽的靈魂。語文這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心靈的自由參與,需要思想的大膽碰撞,需要師生智慧的平等交流,需要感情的積極投注。它不僅使學生為日后的生活提供技術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相對接,與古今中外人類高貴的靈魂對話,從而為日后的發(fā)展與提高提供精神滋養(yǎng)。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靈魂才能被觸動,精神世界才會極大豐富,文明品質和文化風度才會得到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才會得到提升。
四、堅持教法不斷改進,觀念不斷更新
在新課改的引領下,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理念,堅持教法不斷改革,觀念不斷更新,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讓學生真正享受到中國數(shù)千年文化積淀的滋養(yǎng),讓課堂結構搖曳多姿、神采流動。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課、消化教材、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力求拿出最佳方案,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巧妙的導入,雋永的結語。
如果把課堂比作一臺戲,首先要演好序幕,來一個精彩的開頭,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讓學生躍躍欲試。這樣成功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不但演好序幕,還要唱好終曲,讓課堂放得開,又收得攏,讓課堂余音裊裊、繞梁三日。當然中心環(huán)節(jié)更要演好,唱好壓場戲的重頭戲,講典故、說插曲、埋關子、布扣子、設置懸念,讓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
2.激情攬趣,激發(fā)想象。
教師要善于巧攬興趣,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深入生活、擴大視野、回歸生活、由點到面、有面到體、古今中秋、各行各業(yè)、展開聯(lián)想、橫切縱聯(lián),也不可忽視文本中的細節(jié)、小字眼,要講清引申義、高境界、大道理。也可與邊緣學科滲透,讓語文課的靈氣流淌自如。
3.讓多媒體進入課堂,為課堂增添光彩。
電化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超越時空,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大語文的翅膀翩翩起舞。
總之,語文教學一定要上成語文課。既不架空分析偏離文本,也不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既要深入開掘,又要咬文嚼字,上成扎扎實實的讀寫訓練,夯實雙基,真正講出語文的滋味。
參考文獻
1.《教師報》
2.《人民教育》
3.《河南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