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比剛
摘要:新課程教學標準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需要深入地理解新課程標準要求,適應教學形勢的變化,結(jié)合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有效的提高。因此,文章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實施新要求,就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化學教學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究
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高中化學的教學方法也逐漸發(fā)生變化,舊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當下的教學形式。廣大教師為迎接教學改革的挑戰(zhàn),都積極地投入到了教學模式的探索中。那么,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實現(xiàn)“教”與“學”的融合,讓化學教學更好地開展呢?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并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對新的教學策略展開了探究,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借鑒意義。
一、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加強情感教育
化學是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其中又蘊含了大量的情感教育元素。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過于重視知識層面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導致學生成為機械地背題、算題的工具。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教師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教師不僅要從知識層面入手,幫助學生們提高化學成績,還要充分地挖掘化學中包含的人文因素,對學生進行精神道德教育,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
第一,教師可以在化學課堂上引入一些化學相關的故事。比如在講解“侯德榜制堿”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不要僅引入相關的公式和理論知識,還要提前搜集一些侯德榜制堿的資料,利用故事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析故事中侯德榜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并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們樹立遠大的理想,讓他們?yōu)樽鎳倪M步而努力學習。當然,每個化學研究成果的背后必然會有大量的勵志故事,教師不能忽視這些教學元素的作用,要將其有效地融入課堂中。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還能起到情感教育滲透的作用。
第二,化學這門學科為人類打開了一扇科學的大門,引導人們?nèi)シe極地探索科學的本質(zh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科學的眼光去分析生活現(xiàn)象,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唯物主義思想。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價值,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熱情。
由此可見,開設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不僅限于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教師還要重視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實現(xiàn)德、智的全面發(fā)展。這樣,才符合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
二、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灌輸式”、“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難以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提高。教師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多方面進行變革,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進行“深入淺出”式的教育。同時,在課堂上,教師還要善于采用啟發(fā)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熱情和思考的激情,促使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接受新的教學元素,比如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等,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幫助他們理解知識,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
比如在講解“硫和氮的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學生們展示出更為生動、真實的生活情境,以此來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自學任務,學生們自學,并展開交流討論,闡述自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引導,保證課堂討論活動、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教師還要認真分析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引導,差異化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掌握這部分內(nèi)容,突破重難點知識,實現(xiàn)全面的提高。
由此可見,新課程教學模式下,教師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身份的轉(zhuǎn)變,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道路的引路人,為他們指明學習的方向,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真正參與到課堂中。而做好一個引導者比單純地做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更困難。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接受新的教學思想,不斷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這樣,才能適應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推動素質(zhì)化教育的開展。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一種正確的思維模式和意識有時比知識更為重要。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他們雖然獲取了知識,但是卻缺乏知識轉(zhuǎn)化的能力。應試教育觀念是不符合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的,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更要引導學生綜合性地分析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教師還可以豐富教學實踐活動,比如開展化學論文比賽、化學知識競賽等,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們真正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除此之外,化學作為一門和實驗密切相關的學科,實踐探究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
比如在開展“溶液的配制”的實驗時,教師可以先進行演示實驗,并講授一些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操作要領,幫助學生們掌握量筒、容量瓶、滴管的正確使用方法和使用基準物質(zhì)標定酸、堿溶液的方法等。接下來,教師出示提前設定好的課題,并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實驗方案,鼓勵學生們動手實踐。學生們實驗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需要積極聽取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困惑,引導他們正確地開展實驗。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做匯報,并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指出學生們實驗中普遍的問題,表揚表現(xiàn)良好的小組。當然,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一些開放性的實驗,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他們的全面提高。
總之,教學改革為教師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廣大教師需要深入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勇于打破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為學生們構(gòu)建一個更為理想的化學課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享受化學帶給他們的樂趣,讓他們真正在化學課堂上實現(xiàn)全面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