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衍紅
摘 要:模型可謂是十分常見,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物理學科在研究上具有復雜性的特征,初中學生很難從復雜多變的表面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深刻規(guī)律,而使用物理模型可以更好地表達出深奧的物理規(guī)律。分析了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物理模型;初中物理;重要作用
物理模型對于初中物理來說是重要的表達手段和研究方法,在講授物理規(guī)律時,物理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使用物理模型時,通常會忽略掉次要因素,因此說使用物理模型可以簡化客觀對象,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觀看到物理現(xiàn)象,掌握各種客觀的物理規(guī)律,進而學會應用這些物理規(guī)律。如何在初中物理中使用物理模型,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課題。
一、物理模型
(一)何為物理模型
從廣義角度來說,物理學中涉及的各種物理概念都是物理模型,諸如長度、時間以及物質,均可作為物理模型;同時,物理中的所有研究對象,其狀態(tài)及狀態(tài)的變化過程也是物理模型,例如:水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再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這些就是物理模型。從狹義角度來說,反映物理問題的特定現(xiàn)象、理想化實體、理想化狀態(tài)、理想化過程、理想化結構等等,同樣是物理模型。
(二)分類
1.物理對象模型
將研究對象所具有的一些次要因素直接進行忽略,隨后所建成的物理模型即物理對象模型。
2.物理條件模型
將研究對象所處條件中的一些次要因素進行忽略,隨后所建成的物理模型即物理條件模型。
3.物理過程模型
將物理活動中的次要因素進行忽略,隨后所建成的物理模型即為物理過程模型。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勻速直線運動”便是最典型的物理過程模型。
4.理想化實驗
現(xiàn)實中的物理實驗通常會涉及諸多的因素,有主要因素也有次要因素,基于大量實驗研究結果,結合邏輯推理,將次要因素忽略掉,緊抓主要特征,在理想條件下獲得的物理現(xiàn)象與規(guī)律、科學研究方法,此即理想化實驗。在研究物理學規(guī)律、學習物理學知識的過程中,理想化實驗是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
5.數(shù)學模型
數(shù)學符號、字母以及數(shù)字構成的,可以展現(xiàn)現(xiàn)實對象所具有的數(shù)據(jù)規(guī)律的圖形、公式以及算法即數(shù)學模型。
二、物理模型的重要作用
(一)物理對象模型的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物理對象模型,諸如:①光線;②分子模型;③薄透鏡;④理想電流表;⑤理想電源;⑥理想電壓表;⑦其他。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物理對象模型,此處不做多余贅述。以“理想電流表”或“理想電壓表”為例,電流在電路中并無是全無阻礙的,導電介質本身具有一定的電阻,基于“電流=電壓÷電阻”(I=U/R)的公式,可知電流會在電阻的影響下出現(xiàn)變化,電壓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而所謂的“理想電流表”是假設內阻無限小,在分析電路時可以看作短路,在分析電路時,表上的壓降也可忽略不計;而“理想電壓表”則是內阻無限大,在分析電路時可以看作開路,即在分析電路時,其分流作用可忽略不計。當然,在現(xiàn)實中電壓表中是由微小電流通過的,電流表則是電壓有所降低,只是都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而已。這類物理對象模型不過是將不重要的次要因素忽略不計。
(二)物理條件模型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物理條件模型,諸如:①輕質滑輪;②輕質球;③光滑面;④輕繩;⑤絕熱容器;⑥輕質桿;⑦其他。以輕質桿為例,這種物理條件模型通常存在于簡單機械中的杠桿,教師可以將其與“力矩的平衡”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其所涉及的公式為:阻力臂×阻力=動力臂×動力,在現(xiàn)實中杠桿所受到的力除了外部物體,還包括杠桿本身的重力,重力在桿的力臂上并不是各處都相同的,初中物理尚無法清晰分析如此復雜的問題,只能利用“輕質桿”這種物理條件模型來解決問題,其忽略了桿自身的重力,只需要設計外部的力,可以直接套用“阻力臂×阻力=動力臂×動力”這一公式。
(三)理想化實驗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個理想化實驗非常著名,即伽利略的斜面實驗。以小球滑動實驗為例,假設相同的小球從相同的高度沿著相同材料的斜面滑動,若是沿著摩擦力不斷減小的水平面進行直線運動,那么其路程將會逐漸增大。據(jù)此實驗結果,伽利略的結論是:小球若在不存在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滑動,那么它做出的運動永遠都是勻速直線運動。在這個結論中,“無摩擦的水平面”便是一種理想條件,而小球做出的永久的勻速直線運動便是在這個理想條件下所出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基于這樣的理論和理想化實驗模型,牛頓又建立了“牛頓第一定律”。由此可見,理想化實驗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價值。
(四)物理過程模型
前文提及的勻速直線運動等都是物理過程模型,其忽略了物理過程中一個物理量所發(fā)生的微小變化,這個物理量被視為是恒定的,這樣可以不必再考慮物理量所發(fā)生的復雜變化,只需要分析其恒定過程,對于初中物理的問題分析來說非常適合。
物理模型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非常重要,通過使用各種類型的物理模型可以簡化物理現(xiàn)象中的復雜因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物理規(guī)律,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羅先舉.物理模型在物理學及其發(fā)展中的重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7).
[2]楊紅強.初中物理模型在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