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婭
摘 要:著名翻譯家林語堂先生提出:翻譯是一門藝術。他倡導的翻譯標準是忠實、通順和美,在此基礎上對譯者提出三項要求或者說是責任,開辟了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翻譯的新視角,林語堂先生以其對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從事了大量的翻譯活動,為中西文化交流和溝通做出了巨大貢獻。而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也是現(xiàn)代白話文小說的一部經(jīng)典巨作,現(xiàn)如今已有四部翻譯作品,其中,葛浩文的譯本以為讀者負責的思想,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巨大成功。 那么葛浩文《駱駝祥子》英譯文又是怎樣體現(xiàn)林語堂的翻譯理論的呢?著重分析《駱駝祥子》,研究其中所體現(xiàn)的林語堂的翻譯理論。
關鍵字:《駱駝祥子》;忠實;通順;美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1.084
0 引言
現(xiàn)代小說《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其中祥子、虎妞等幾個人物形象已廣為人知。《駱駝祥子》是最早被介紹到西方世界(以講英語國家為主)的小說,也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一部小說,其中葛浩文的譯本廣為流傳,深得人心。葛浩文雖有其獨特的翻譯方法,但也包含了許多中國翻譯理論。本文對《駱駝祥子》 進行詳細分析,來解說中國翻譯理論家林語堂先生的“忠實”,“通順”,“美”等翻譯理論。
1 《駱駝祥子》簡介
《駱駝祥子》于1936年出版,作者是老舍。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是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小說家,他用極其樸實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祥子、虎妞等幾個人物形象。故事主要講了軍閥混亂時期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一生。最初,祥子是一位勤勞勇敢有著夢想并為之而努力的社會青年,然而當時的社會給他帶來的卻是重重阻力:靠著自己的能力買來的車子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搶走,自己的積蓄被偵探洗劫一空,妻子虎妞因難產而死,心愛的女人小福子上吊自殺,在經(jīng)歷了種種悲慘事情之后,祥子的信念及夢想被現(xiàn)實社會一點點侵蝕,他慢慢的變得放縱,墮落,最終也沒能避免自己的悲慘命運。
2 《駱駝祥子》譯者葛浩文簡介及《駱駝祥子》翻譯背景
葛浩文,美國著名的漢學家,原英文名字 Howard Gold-blatt。 他是 2012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譯者, 他的翻譯嚴謹而講究,翻譯家戴乃迭評價他的翻譯作品 “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 ”,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經(jīng)葛浩文之手的翻譯清單包括蕭紅、老舍、陳若曦、朱天心、蘇童、老鬼、賈平凹、白先勇、李昂、張煒、劉震云、虹影、阿來、楊絳、姜戎、莫言、王安憶、王朔、古華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五十多部作品。是有史以來翻譯中文小說最多的翻譯家。
葛浩文在翻譯《駱駝祥子》之前已經(jīng)對這部品進行了充分的學習和詳細的研究,他還研究過其他英譯本:當時《駱駝祥子》一共有三個英譯本,其中一個版本完全顛覆了作者的本意,《駱駝祥子》是一部悲劇作品,主人公祥子一開始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后來受到拉包車廠主劉四爺女虎妞的脅迫和她結了婚,婚后虎妞懷孕,難產而死,然而這部英譯本中虎妞并沒有死,還高高興興的講述以后的生活,不是一部忠實原文的譯本。 第二個是外文出版社楊憲益手下的人翻譯的,譯本不靈活,讀起來不真實。 最后一個版本是一個中文不是太好的人翻譯的,不但語義上有較多的錯誤,具體情節(jié)也不能夠詳細描述。葛浩文吸取前人經(jīng)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免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
3 林語堂簡介及其翻譯理論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龍溪縣坂仔村,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譯作《中國人》)是林語堂先生的著名英文作品,在美國出版后短短幾個月就印了七版,一度成為暢銷書之一,因此林語堂先生在國外小有名氣。
林語堂先生對中西方文化有著深刻而獨特的見解,他對中英兩種語言的運用自如以及熟知程度,為他在翻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林語堂在他的《翻譯論》中最早,也是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提到他所主張的翻譯理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譯者基本素質的要求和翻譯標準。
3.1 譯者基本素質的要求
關于譯者基本素質的要求,林語堂先生提出了三個重要觀點:“第一是對原文文字上及內容上透徹的了解;第二是譯者有相當?shù)膰某潭?,能寫清順暢達的中文;第三是譯事上的訓練,譯者對于翻譯標準及手術的問題有正確的見解。”
3.2 翻譯標準
另一方面,他也解釋說明了翻譯標準的問題,并提出了翻譯的三條標準:忠實、通順和美。
(1) “忠實”。林語堂認為的忠實標準是譯者第一的責任就是對原文或原著者的責任。在他看來,“忠實”的真正涵義在于:①非字字對譯。并不是每個字需一一對應全部照翻無誤,因為字義是活的,可以隨時隨地因用法而改變,一個字有幾樣用法,就有幾個不同意義。之所以發(fā)生這樣的變化,是因為其與上下文融會貫通的緣故, 所以譯者對于原文應有字字了解而無字字譯出之責任。②須傳神。“神”是什么?就是每個字的字面意義之下的引申意義(感情色彩)。因此譯者不但需求達意,并且須以傳神為目的。翻譯時,需忠實于原文之邏輯意義與言外之意。③絕對忠實不可能。字譯之徒,以為若字字譯出可達到完全的忠實。其實一百分的忠實,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譯者能夠達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實,已經(jīng)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因為只要是文字就會有聲、體、形、意等多種美感,譯者很難將其同時譯出。
(2)“通順”。林語堂先生認為譯者首先要想將橘子意義根據(jù)中文語法全部譯出,必須先將原文全部意義詳細準確地體會出來,吸收中心,然后在譯;其次要按中心心理行文,因為翻譯者所表達的思想,既本于外國文,則不免多受外國文之影響,且譯者亦不應過改其本來面目。另外,林語堂認為“通順”是譯者對本國讀者的責任,也是“忠實”的內在要求。endprint
(3)“美”。林語堂先生認為“翻譯于用之外,還有美一方面須兼顧的,理想翻譯家應當將其工作作為一種藝術。以愛藝術之心愛它,以對藝術謹慎不茍之心對它,使翻譯成為美術之一種”。所以,譯者在翻譯藝術文時,不但須注意其所表達的是什么,而且還要注意是怎樣表達的。
4 從林語堂的翻譯理論看《駱駝祥子》英譯本對原文再現(xiàn)
下面分析幾個例子來看林語堂的翻譯理論。
例1:街上越來越熱鬧了,祭灶的糖瓜擺滿了街,走到哪里也可以聽到“扷糖來,
扷糖”的聲音。
The streets were coming alive, with peddlers of streets made of sticky millet to
honor the Kitchen God everywhere and shouts of “Malt taffy, get your malt taffy”.
這句話中“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稱“灶君公”。此處葛浩文將其翻譯為“honor the Kitchen God”是非常恰當?shù)?,很明顯他對中國的文化習俗做了非常徹底的研究,才足以明白祭灶這種中國民間活動?!疤枪稀币辉~,葛譯為“sticky millet”而不是“sugar and fruits”,他采用了意譯手法,了解到祭灶王爺用的食品,所以才能更加精準的翻譯。這兩部分的譯文正好符合林語堂先生的“忠實”,“傳神”翻譯標準,讓人更加明白祭灶是什么,也讓人家知道祭灶時該用什么食品。
例2:咱們不招誰不惹誰的,臨完上天橋吃黑棗,冤不冤?
Wedont look for trouble and we dont cause it, so how fair would it be to wind up with black dates in our chest at the Tianqiao execution ground?
此句中“吃黑棗兒”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聯(lián)系上下文“吃黑棗兒”的意思是槍斃或者被別人暗算的意思。譯文譯的是“wind up with black dates”,此處采取了直譯,更加直觀?!疤鞓颉边^去在北京是指處決犯人的地方,所以作者在此加了execution ground,讓人明白天橋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而且作者對語序進行了調整,此處林語堂先生的“通順”標準更加突出。
例3:對于發(fā)了邪財?shù)娜耍还苓@家伙是怎樣的“不得哥們”,大家照例是要尊敬的。
And anyone who came in to easy money, whether he was on good terms with people or not, was worthy of respect.
此句“不得哥們”是說同伙里大家不怎么喜歡她,沒有人緣。作者意譯處理,并沒有直接翻成“do not gain brothers”,這樣表達的意思才淋漓盡致。也表達出,在當時社會,人們只認錢的思想和舊道德水平。在此葛浩文做到了“忠實”,“通順”,結合上下文把原意還原的很好,并且句子做了些調整,也達到了“美”的標準。
例4: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來,可是到現(xiàn)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中去。
Mankind had managed to rise above wild animals, only to arrive at the point where people banished their fellow-men right back into the animal kingdom.
此句 “提拔”一詞用的rise above , 而沒用其他的,非常傳神形象,表達出人類和野獸不同,人類在野獸之上,但后半句也諷刺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禁犧牲同伴的利益。所以此處葛的翻譯非常符合“傳神”標準,并且也很忠實原文,把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5 結束語
中國著名的文學家,翻譯理論家林語堂先生的文學著作和在譯學方面的成就對后世產生了重大影響,而葛浩文譯的《駱駝祥子》在也全世界享譽盛名,他以自己的獨特翻譯方式而被大眾認可,從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對中國習俗等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在他的翻譯中處處可以看到中翻譯理論家的影子,對“忠實”、“通順”、“美”等翻譯理論表達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黃燚.從翻譯風格角度解讀葛浩文《駱駝祥子》[J].語文建設,2016,(2);71-72.
[2]侯羽,朱虹.葛浩文為讀者負責的翻譯思想研究--以《駱駝祥子》英譯為例[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93-96.
[3]劉映黎.從《駱駝祥子》的兩個英譯本看意識形態(tài)對文學翻譯的影響[J].長沙大學學報,2012,(1):112-114.
[4]陸洋.論“美譯”--林語堂翻譯理論研究[J].中國翻譯,2005,(5):49-55.
[5]老舍. 老舍作品經(jīng)典 [M].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9.
[6]Goldblatt, Howard (translated). Rickshaw Boy [M]. Sydney Happer Perennial,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