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李+帥炳剛
摘要:數字化閱讀越來越普及,但是圖書館電子書利用率卻不盡如人意。通過文獻研究,對電子書利用不高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通過拓展電子書購買渠道,提供簡單方便的檢索路徑,規(guī)范電子書格式,提供多樣化服務等途徑來提升電子書利用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改善;電子書采購;移動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10-0154-03
電子技術的發(fā)展,推進了數字化閱讀。數字資源以其使用方便、不占據物理空間等優(yōu)勢得到高校圖書館的青睞,數字資金投入比例逐漸超過紙質資源,呈逐年攀升趨勢[1]。高校圖書館基本都購買了超星、書生、apabi等中文電子書庫,很多也購買了外文電子書庫。電子期刊的利用率穩(wěn)步上升,與期刊利用的紅紅火火相反,電子書的利用率卻并不理想,在很多高校利用率不高。在浙江大學[2]、南京大學[3]等高校電子書利用情況的調查研究表明,學生更習慣從網上檢索電子書。鄭文暉對“211”工程院校進行了調查,無論是中文還是外文,高校電子書利用率不高[4]。這里的電子書僅指數字化的圖書。
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xié)會(ACRL)主席史蒂文·貝爾在2015年2月份發(fā)布了一個關于高校圖書館十大趨勢的報告,這十大趨勢分別是高等教育之變、人員調整、ACRL信息素養(yǎng)架構、開放獲取、數字教育、可訪問性、圖書館空間、電子書、學生數據和領導力。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電子書是高校圖書館發(fā)展趨勢之一[5]。
1電子書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1.1電子書來源受限
目前圖書館中文電子書的來源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數據商打包賣給圖書館,包含書籍質量良莠不齊,更新嚴重滯后,暢銷書籍更是不可見;第二種是三新、人天等書商開發(fā)的紙電平臺,這個平臺電子書滯后不算嚴重,但是合作出版商規(guī)模不大,對圖書館來說合作還需摸索,還沒有成為館配電子書的主流;第三種是出版社直接出版的電子書,這種方式在技術以及運營上都是針對個體用戶,不適合團體采購[6]。圖書館中文電子書的來源主要是第一種,無論是休閑還是專業(yè)研究,對讀者來說都嫌不足。外文電子書內容上要涵蓋更廣,更新也快,但是在對圖書館銷售時價格昂貴,同時使用限制頗多。
與館配市場相反,電子書零售業(yè)則逐漸走向平衡,比如付費閱讀的原創(chuàng)網站,亞馬遜、當當等的在線銷售,各種讀書APP,甚至超星在零售上銷售的電子書也有著足夠的吸引力。零售業(yè)的便利,使讀者對圖書館的電子書更感不足。
1.2電子書利用不便利
目前的電子書多以數據庫形式呈現(xiàn)。大部分圖書館沒有自己成熟的檢索平臺,在首頁提供統(tǒng)一檢索平臺的圖書館不多,將電子書做入opac系統(tǒng)的更是寥寥無幾[7]。讀者要找一本書,要對數據庫進行逐一檢索,數據庫檢索界面各不相同,檢索結果呈現(xiàn)規(guī)則也不統(tǒng)一,用起來非常繁瑣。電子書格式也不同,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格式,大多要求使用特定閱讀器,或者盡管使用了epub或pdf格式,但是出于版權保護,同樣也互不兼容。
1.3讀者參與度受限
選購紙質圖書一般有下列方式:(1)采購部門根據讀者閱讀熱度、紙質書的館藏情況、學科分布,以及經費狀況等來選訂圖書;(2)讀者薦購,將學生引入到采購過程中,了解學生的閱讀傾向,及時滿足閱讀需求;(3)專家選書,為各學科的專家教授提供書目,選購專業(yè)性強的書籍。電子書的選購大致沿用了這種方式,同時增加在購買電子書數據庫的試用,對學科專家進行咨詢論證等環(huán)節(jié)。但是在電子書的購買中讀者的參與程度以及參與人數都不理想,需要更加方便以及全面的方式。
2電子書服務提升途徑
1992年李長聲在《讀書》上發(fā)表了名為“活字消亡,紙本長存”的文章,這篇從東京舉辦的第一屆國際電子出版展說開去,歷數了電子出版物成本低、易檢索等優(yōu)點,同時也提出紙質與電子閱讀是不同的體驗,認為不同類別的書籍要有不同的收藏方式,這種看法非常理智。實際上,從電子書普及開始,關于電子書是否會取代紙質書是一直存在的議題,尤其是電子墨水技術的出現(xiàn),及后來的kindle、iPad、智能手機的普及,電子書終將取代紙質書這種說法占據上風。隨著電子書市場趨于冷靜,人們意識到,載體不重要,讀者需要才是實質。
服務是圖書館核心價值之一,電子書服務對圖書館來說還不成熟,沒有像傳統(tǒng)的紙質書服務那樣形成體系,隨著電子書在圖書館館藏比重的增加,提升服務品質是提高利用率的根本,以下從電子書的采購及使用的角度來闡述對電子書服務提升的幾點思考。
2.1拓展館配電子書來源
電子書的采購是圖書館服務的開端,圖書館根據館藏結構、閱讀偏好、適用人群等合理分配購置經費、制定采購原則,單獨進行采購或以聯(lián)盟的方式購置電子書。資源質量數量使用方式直接影響使用效果。
2.1.1積極參與紙電平臺的培育
在電子書的采購中,出版商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賣什么、怎么賣,出版商占據著主導地位,圖書館需要電子書,以學科打包方式出售的電子書卻是有多缺憾,在這樣的窘境下,館配商推出了將出版社與圖書館、讀者聯(lián)系起來的紙電平臺。人天、三新、中文在線等都在著力打造這樣的平臺,理想狀態(tài)下出版社紙書與電子書同時推出,提供mark數據、薦購入口,有的平臺還提供了PDA購書入口,電子書采用PC端、移動端都能直接閱讀,且具有云書簽功能的文本格式,注重用戶交流與反饋,以一次性買斷的方式進行銷售。
這種平臺推出的時日短,圖書館在這個平臺的建設完善中積極參與,根據服務比如Mark數據的規(guī)范、與圖書館資源的對接等提出要求和建議,為圖書館電子書來源培育新的途徑。平臺還不成熟,在出版社的規(guī)模與圖書館用戶的參與上都還處于發(fā)展階段,但是直接打破圖書館被打包訂購電子書的魔咒,成為圖書館館配電子書新的來源。
2.1.2積極參與聯(lián)盟采購endprint
圖書館聯(lián)盟采購是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來已久。在電子書的采購中也已成為各國普遍采取的方式,我國聯(lián)盟采購以CALIS聯(lián)合采購、地區(qū)文獻信息服務中心聯(lián)合采購和以省為單位的聯(lián)合采購為主,聯(lián)盟從地域性到跨地區(qū)再到全國范圍,聯(lián)盟或大或小,但是都可以為圖書館節(jié)約經費,在與出版商的談判中增加話語權,根據不同協(xié)議實現(xiàn)資源共建與共享。通過聯(lián)盟采購,圖書館與同行之間互通有無,增加了電子館藏,擴展了電子書來源。
2.1.3自身資源的數字化與網絡資源收集整理
在對館藏電子書資源的補充中,自身資源數字化以及網絡開放電子書的收集與整理是不容忽視的部分。很多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特色館藏,在沒有版權糾葛的情況下進行數字化,豐富了圖書館的電子館藏,拓展了電子書的服務范圍,方便了使用。一些大學圖書館已經做了這方面的嘗試,比如黑龍江大學圖書館的滿鐵文獻數據庫,將中東鐵路期間保存下來的書籍全文數字化,其中不乏珍品。
2.2提高讀者參與程度
讀者決策采購(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PDA),又稱需求驅動采購 (Demand-Driven Acquisitions,DDA),在采購過程中讀者的閱讀行為直接與采購掛鉤。具體觸發(fā)條件由圖書館與出版商協(xié)商制定。這種購買形式在國外高校采用的較多,我國很少。在這種采購方式中,避免了電子書利用率不高的尷尬。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李想的《北美學術圖書館:電子書“用戶驅動采購”模式的應用》中對使用率進行了調查,“‘用戶驅動采購模式購入的圖書有平均4.1的借閱率,而傳統(tǒng)模式購入的圖書僅有 2.4的借閱率。”但是這種也暴露出了一些缺憾,比如館員的參與不足,對館藏結構的完善不利,觸發(fā)條件的不完善可能造成資金溢出等等,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多。在觸發(fā)條件上加以改良,比如在一定期限后,根據學科、閱讀量、下載量排名等相關因素進行購買。采用這種方式,讀者的參與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是對利用率的保障,這種方式的完善,是電子書利用率的保障。
研究熱度較高的用戶驅動的采購模式(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PDA)在港臺地區(qū)實踐較多,我國目前只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在2015年初宣布與德國德古意特出版社達成實施PDA采購外文電子圖書的協(xié)議[8]。PDA的實施需要出版社、書商的配合,圖書館需要與之溝通,不再只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努力開展PDA實踐,將讀者融入采購。
在最近幾年出現(xiàn)了將PDA融入聯(lián)盟采購的研究文獻。胡振寧在《圖書館聯(lián)盟電子書PDA模式及關鍵問題分析》一文中指出,PDA有著切合聯(lián)盟共享共建需要的特點,在國外很快就融入了實踐。在付兵[9]和廖利香[10]的文章中,以臺灣和美國的一些大學聯(lián)盟PDA采購為例進行了研究,指出在采購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愿意為圖書館提供此項服務的出版商是先決條件,重視結果評估與長期保存是良性循環(huán)的保證。將PDA方式引入集團采購,無疑在節(jié)約資金、共享共建等優(yōu)勢的基礎上加上了資源買有所用的保障。
2.3電子書易發(fā)現(xiàn)和易使用
電子書利用率不高與電子書使用的不便利密切相關?!熬葡悴慌孪镒由睢边@種俗語在大量的信息海洋里已經不再適用,必須有一個簡單、效率高的檢索途徑才能使電子書為人所發(fā)現(xiàn)。目前資源的整合基本有三種方式:(1)大學自身開發(fā)的統(tǒng)一檢索平臺。比如北京大學的“未名學術搜索”囊括了圖書館的所有資源,上海交通大學“思源探索”包括了部分的電子書,浙江大學的“求是搜索”囊括了所有資源。還有各地區(qū)形成的聯(lián)盟統(tǒng)一檢索系統(tǒng),將加盟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極大地方便了讀者。(2)大公司開發(fā)的整合平臺。這種是國內外公司開發(fā)的信息資源統(tǒng)一檢索平臺,比如“讀秀學術搜索”和“Google學術搜索”將本館資源整合進平臺,直接提供原文鏈接。(3)圖書館自身整合電子書到opac平臺。由于電子書的mark數據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目前做入opac的電子書多以簡單連接形式出現(xiàn),有待于進一步優(yōu)化。
易發(fā)現(xiàn)后,應該是易使用,apabi的電子書格式是CEB,超星是PDG,書生是SEB,格式各不相同。國際標準格式以epub、pdf為主,這些電子書各有其加密方式,需下載各自閱讀器方可閱讀,使用方式的繁瑣,使電子書缺少親和性。建立起統(tǒng)一的行業(yè)標準與格式,是艱難而勢在必行的。
2.4移動閱讀
各種手持電子書閱讀器,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把我們的閱讀推到了移動閱讀的時代。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5年4月發(fā)布的《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有51.8%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9.9%的成年國民使用iPad(平板電腦)進行數字化閱讀[11]。自2008年國家圖書館開始電子書閱讀器借閱服務,我國的移動借閱開始了各種嘗試。
2.4.1出版商的移動借閱機服務
2013年開始,出版商相繼推出了移動借閱機服務,超星的歌德借閱機、方正Apabi的二維碼移動借閱系統(tǒng)等,這些借閱機內置一定數量的電子書,提供封面簡介二維碼,保持每月更新。讀者在手機上下載好APP后,通過觸屏操作,掃描二維碼,即可將電子書下載到手機上隨時閱讀。觸摸屏界面使用簡單、方便,符合了讀者移動閱讀的習慣,是對圖書館移動借閱服務的有力補充。
2.4.2圖書館的移動借閱服務
圖書館以手機等移動終端為對象的主要服務方式有WAP網站、微信、APP等。早期以WAP網站為主,這幾年APP和微信因其使用方便及互動性強,逐漸成為主流。圖書館APP應用大部分都是搭乘第三方平臺超星、匯文軟件、書生等,將圖書館購入的電子書整合進移動服務,再和開發(fā)商溝通建立自身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在這些移動服務的方式中,由于版權與技術的限制,提供電子書閱讀的圖書館并不多,或者提供電子書閱讀,卻不是本館購買的全部資源。將本館所購電子書庫融入移動端閱讀需要資金與技術的支持,是圖書館努力的方向,目前北京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等提供電子書的在線或離線閱讀。
3結束語
圖書館電子書服務到了一個瓶頸,無論在購買還是服務上都需要做出改變,單純地買回來提供鏈接,是資源的浪費。應借鑒國外與國內先進的圖書館電子書服務模式,將理論研究付諸實踐,電子書服務會逐漸成熟。
參考文獻:
[1]公丕儉.近兩年美國圖書館如何采購電子書[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16-01-26(30).
[2]王素芳,白雪,崔燦.高校學生對電子書的認知、使用和態(tài)度研究——以浙江大學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2(5):62—72.
[3]陳銘.基于用戶使用行為和需求的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調查——以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5(3):73—77.
[4]鄭文暉.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現(xiàn)狀的調查與建議——以“211工程”院校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2):40—44.
[5]曹秀麗,張瀘月,譚英.高校圖書館電子書閱讀和利用統(tǒng)計分析——以四川師范大學電子書數據庫為例[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6(3):70—73.
[6]劉春鴻.圖書館中文電子書采購需求迅猛卻處境尷尬[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15-10-20(9).
[7]陳銘.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電子書管理服務現(xiàn)狀比較分析及發(fā)展策略[J].情報資料工作,2015(4):70—74.
[8]胡振寧.圖書館聯(lián)盟電子書PDA模式及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42(4):75—87.
[9]付兵.基于讀者決策的電子書聯(lián)盟采購研究——以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lián)盟西文電子書PDA采購項目為例[J].現(xiàn)代情報,2014(5):139—141.
[10]廖利香.國外圖書館聯(lián)盟的電子書PDA模式研究——以美國奧比斯級聯(lián)聯(lián)盟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5(2):54—56+81.
[11]王海剛.我國移動閱讀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6(3):149—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