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丹
摘 要: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對促進地理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以新課標為要求、重新審視和定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積極利用現(xiàn)代新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科素養(yǎng);高中;新技術;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0-0032-01
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影響的因素很多,不僅有教學方式和方法,而且還包括師資力量、網(wǎng)絡環(huán)境以及學生素質等因素。新課標對高中地理課堂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構建高效地理課堂,才能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科素養(yǎng)。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融入到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不僅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抽象的地理思維與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新課標為要求,重新審視和定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
近年來,新課改不斷深化,教師應當加以重視,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之間做好互動。同時,在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放下架子,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伙伴,讓學生真正放下對教師的防備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愉快和輕松的空間。
二、積極利用現(xiàn)代新技術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1)基于課標要求,確定教學專題。在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科教學過程中,資源庫的建設非常重要,有利于地理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在一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資源庫建設中,基于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該對專題進行確定,以保證其科學合理性。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教學模式,對學生加強引導。由于地理課堂教學內容和容量非常大,很多地理知識學生記不牢,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在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資源庫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立足實踐,優(yōu)化設計,不斷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樣既能有效融入到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可以獲得知識,又可能對傳統(tǒng)授課方式予以轉變。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建設地理課程教學資源庫。在建設學習資源庫時,由于其系統(tǒng)性非常強,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立足實際,收集大量教學資源,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整合,從而使其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起來。
(2)整合資源,分類加工。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可選用的素材來源非常廣泛。在確保素材正確、真實的前提下,教師還應當盡可能使素材更加多元化,不僅可以自己制作,而且還可以在網(wǎng)上利用搜狗、百度等軟件進行選擇性的下載。從課程理論的視角來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這樣才能確定學習資源的價值。首先,學習資源庫應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適應。其次,學習資源應當能夠反映社會發(fā)展的主流趨勢,有利于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最后,學習資源庫應與現(xiàn)階段的教學水平同步。為此,教師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選取合理的課程資源。同時,在選取地理課程資源時,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成本,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優(yōu)選目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另外,在地理課程資源開發(fā)以及利用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學生的需求、個性差異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
(3)學生在計算機教室可調用教師已經制作的課件,進行人機交互,能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交互教學之目標。學生根據(jù)個人的學習情況,由教師指導,然后自主學習,并對教師的提問組織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體現(xiàn),并且角色的轉變也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需要強調的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收集信息資料并對其進行加工,實際上是一種動態(tài)化的過程,能使資源庫得以不斷積累和更新。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習資源庫應包括學案、圖像、課件以及試題和研究性學習成果等子系統(tǒng)庫。其由師生共同參與,通過對資源進行檢索、審核以及開發(fā)等來實現(xiàn)資源庫的管理。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各專題需要進行細化處理,并且將各部分制成獨立的多媒體小課件,其中包括文字、動畫以及圖像和聲音等信息;同時要通過學案、圖像、課件以及試題和研究性學習管理,整合成多個子系統(tǒng),從而建立完善的、高效的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資源庫。
三、結束語
總之,新課標對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是新課標的要求。同時,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在現(xiàn)階段高中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是教學改革和發(fā)展必然之勢。教師應基于課標要求,確定教學專題;整合資源,分類加工;讓學生在計算機教室可調用教師已經制作的課件,進行人機交互,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交互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吳佳佳.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5.
[2]龐曉紅.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許琴.TFU理念下高中地理翻轉課堂內化階段教學模式的設計[D].安徽師范大學,2016.
[4]宋德正.基于微課應用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