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富
摘要: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教育的問題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而高中學生已經初步具有了自覺性、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于歷史的學習更加的具有優(yōu)勢。這個時期的他們,各個方面都發(fā)展了,所以學習起來更加游刃有余,但是他們的學習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就如何學習歷史展開討論。
關鍵詞:課前備課; 理解記憶;構建框架;興趣學習;愛國主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歷史學好,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學生注重平時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歷史。臨時抱佛腳對于歷史這一學科是完全不管用的,因為歷史這一學科覆蓋面太廣了,知識點太多了,臨時抱佛腳根本無用。而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之下,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之大,學好歷史勢在必行。要讓學生學好歷史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老師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
不管是哪一門學科,每節(jié)課上課都是最重要的,上課的時間是學生收獲最多最快的時候。所以,怎么利用好上課的時間就成為了老師最重要的任務而要利用好上課的時間,就要求老師去做好課前準備。因此,老師應該在上課的之前做好課前準備,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接收大量的歷史知識,并且不要讓學生在上課時太過疲勞而產生厭惡情緒,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才能更加輕松,才有對歷史產生興趣的前提。
二、對于歷史,記憶量是非常大的,要教授學生學會理解記憶
歷史這一學科最大的難點就是記憶量特別的大,而要學好歷史,沒有任何的捷徑,就是要記住那些歷史知識,因為它們是學習歷史的基礎中的基礎。而歷史的學習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需要死記硬背的,有很多歷史的知識點都是可以通過理解來記憶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規(guī)律曲線,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guī)律,它指出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的,作為老師可以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曲線,讓學生更好的記憶歷史的知識點。我想現(xiàn)實中老師們親身經歷過,所以應該知道,歷史知識點記了幾遍之后,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忘記,總是記了又忘,忘了又記,所以,對于學生的這些現(xiàn)象應該很清楚。要理解記憶,就要對歷史的知識點進行框架結構的構造。比如,學習古代史,可以分解為政治特征、經濟特征、民族關系、對外交往和外交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于世界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則需要注重理解記憶。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關聯(lián)的,要單獨記憶非常困難,所以就需要構建一個知識點框架,形成一個良好的記憶網(wǎng)絡。作為老師,講課的時候也應該注意講課的體系構建,讓學生學習記憶起來更加輕松。
三、以興趣學習來促進學生學習歷史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它可以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去進行歷史的學習,而且可以大幅度的減輕學習的壓力。比如,一個學生剛開始學習歷史時,是學習一個一個單個的歷史知識點,它們每一個之間都沒有聯(lián)系,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覺到相當枯燥,對歷史產生不了一點興趣。但是學習到后面,當歷史的知識點之間能夠串聯(lián)起來的時候,每一個歷史知識點就會像一條線索一樣引人入勝,很多個線索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故事,使學生對歷史產生極為濃厚的興趣,然后學生學習歷史就會變得比較輕松了。要做到興趣學習,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不要分解歷史,要找到每一個歷史知識點之間的關系
歷史它是一個整體,不要想把它分解成一塊一塊的支離破碎的部分,分解了之后要想記住它就非常困難了。只有找到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之后,才能把它們想成一個一個的線索,然后才能把它們串聯(lián)成一個故事,從而形成連鎖反應,進而使學生對這個歷史的故事產生興趣。
(二)鼓勵學生多看歷史課外書,培養(yǎng)他們歷史學習的興趣
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已經不滿足于課堂之內了,他們更加渴望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因為通過課本以外的的知識,他們不僅可以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而且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們最喜歡看的歷史課外書一般都是有關于那些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和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所以老師應該在知道這些的基礎上,在授課時的時候,不僅僅要講授課本上的知識,最好能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延伸,拓展,發(fā)展到課外知識上去,來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也可以鼓勵推薦學生看一些有價值的歷史課外書,讓他們在歷史故事的遨游中逐步對歷史產生興趣。
(三)平時可以放一點與歷史緊密相關的電影,以此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歷史,從某一方面來講就是要學習一個故事,而展現(xiàn)一個故事的最好方式可能就是電影了。電影能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之間最快,最逼真的還原歷史故事。而在現(xiàn)在這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時代,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常態(tài),所以,要利用好現(xiàn)代的這一優(yōu)勢讓學生看歷史題材類的電影,以學習歷史知識,并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看完電影之后,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就會去查閱,他們學習起歷史來也會更加有趣,學習起來也更會知道自己的學習目的,不再是單純的為了高考,而是對歷史本身產生了興趣,并且知道了學習歷史可以使自己的內在產生改變。
四、以學習歷史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
歷史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或者說僅僅是為了知興替,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培養(yǎng)愛國主義,就要在歷史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中國被列強入侵,這些都不能忘。中國近現(xiàn)代史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情懷,它告訴所有學生,以前我們的國家經歷了什么磨難,這些磨難都不能忘!除此之外,中國的古代史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因為中國古代史講述的是我國古代的事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我們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知道我們國家的這些,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愛我們的國家。
在高中階段,雖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高中學生還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獨立學習的方法,所以還是需要老師的引導。而高中歷史的學習,更是學生比較苦惱的一個問題,因為它的記憶量比較大,剛開始時也會比較枯燥,所以就要求老師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學會理解記憶,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并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
做到這些事,就能學好歷史,學好歷史,就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就像你和別人聊天時,學好了歷史便可以滔滔不絕的講述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