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亮
【摘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前提是扎實的語音基礎。英語語音過渡教學已經成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凸現出來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在農村初中,教師片面追求考試成績,注重應試教育,普遍不強調語音教學,進而阻礙了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本文通過調查分析農村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尋求問題的根源,探索農村初中英語語音過渡教學的策略,旨在提高英語語音過渡教學的實效,切實提高農村地區(qū)英語教學水平,以期實現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遠目標。
【關鍵詞】農村初中 ; 英語語音過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39-01
一、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現狀
1.在中國大城市,英語教學普遍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有的甚至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啟蒙教育。而在廣大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qū),包括我們所在的小縣城,小學英語教育等于空白,英語教學往往從初一開始。而這時他們已經錯過了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大多學生發(fā)音不準或者模糊不清,或張冠李戴把/a/讀成/e/,把/e/讀成/i/的現象很普遍。多音節(jié)詞重音位置讀錯,不注意語音語調的現象也很常見。
2.在農村初中,英語單詞的記憶成了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障礙。由于英語語音過渡教學欠缺,學生沒有掌握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大多數學生只能靠高強度的機械記憶單詞。如此以來,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而且記憶效果差。結果陷入惡性循環(huán),導致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英語學習兩級分化嚴重。
3.由于不能正確拼讀英語單詞和沒有掌握正確的語調規(guī)則,大部分農村學生發(fā)音不準確,不地道。因此不敢開口朗讀和用英語進行交流。于是學生被動學習英語,自己不主動朗讀。而且背誦也是機械的誦每個單詞,有些同學背了一大段之后,連什么意思都不知道。這樣的記憶沒有任何意義。
二、造成農村初中學生語音教學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1.城鄉(xiāng)教育環(huán)境差異是造就農村初中學生英語語音教育滯后的原因。農村小學由于師資力量的欠缺,小學英語教育僅僅停留在課程表上。調查顯示大多數小學都開設了英語課,但只是在形式上。小學英語老師大都由班主任兼職,上級檢查的時候課程表上有英語課,而實際上英語課根本就沒有上過。也就是說,英語課形同虛設,小學英語教育根本就不存在。農村學生到初中才接觸英語語音教學,已經錯過了最佳英語語音教育時機。
2.英語教材的編寫體例加劇了農村學生英語入門的難度?,F行初中英語教材和小學英語教材是系統(tǒng)的連貫的整體。但因小學英語教育的缺失,初中英語教育失去了應有的基礎。由于現行教材詞匯量大、教學內容多,剛入學而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生很難適應初中的教學方式,很快就會有一批學生掉隊。七年級學生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據調查第一次月考有的班級就有30%的學生英語成績不及格,期中考試的時候有的班級英語成績不及格率高達50%甚至還要多?,F行的教材適合城市英語教育現狀而與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不接軌。
3.現行教育評價體系的和教師片面追求分數的雙重因素。在農村初中,教師片面追求考試成績,注重應試教育,普遍不強調語音教學,進而阻礙了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現行的教育評價體系造成老師們急功近利,過分追求分數,不注重英語教育的長遠發(fā)展。由于中考只注重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考查,不考察學生英語口語和發(fā)音方面的能力。英語教師們迫于學??荚嚦煽冊u比,績效考核,晉職晉級等壓力,不得不放棄英語語音教育的長遠目標,而被迫追求考試成績,重視詞語,語法和閱讀技能的教學。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聽得更“ 明白”, 學得更“徹底”, 索性用普通話甚至方言教學, 而且整個課堂全是詞匯、句型和語法的講解和練習。
4.農村地區(qū)英語師資力量欠缺,英語教師語音知識和語言技能整體較差是農村初中英語語音教學水平低下的客觀原因。當前農村初中學校任教的英語骨干教師教師結構中,有三分之二的英語教師第一學歷是中等師范學?;蛘呤瞧渌麑I(yè)畢業(yè)的高等師范專科學校。中師沒有開設英語課,談不上英語語音基礎教育。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專生也不學英語。他們的英語基礎來源于上初中或者高中時的英語基礎加上工作后參加的短期英語教學培訓班,或者是學歷進修時所接受的英語教育。教師自身英語語音知識和語音技能的欠缺,造成英語教師本身對英語語音教學不重視,不得力。這就客觀上造成了農村初中學生整體英語語音水平低下,也加劇了英語語音教學的難度。
5.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動機和心理情緒的影響。英語語音學習既是一個認知過程, 也是一個情感過程。農村學生不同于大城市的學生,在經濟、文化、意識、學習動機、自信心、知識面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家長文化程度低,家庭經濟基礎薄弱,家庭文化氛圍不濃,對孩子的教育英語尤其英語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除了學習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之外, 還涉及學生本身的情感因素。在學生的學習情感因素中, 學習動機是決定英語語音學習成敗的關鍵??傮w來看, 農村初中生英語語音學習動機偏弱。很多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表現出膽怯畏懼心理。這種心理問題加大了英語語音教學的難度。
三、提高農村初中語音教學水平的建議
1.整合英語語音過渡教材,尋求適合農村學生實際的授課途徑。由于現行教材與農村教育現狀不接軌,作為農村英語一線教學的老師,我們有義務結合《新課程標準》和現行英語教材編寫適合農村特點的英語語音教學體例。
2.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吸引較高素質的英語教師到農村中小學校任教。農村地區(qū)英語師資力量欠缺,英語教師語音知識和語言技能整體較差。提高農村地區(qū)英語語音教學就要縮小城鄉(xiāng)教師待遇差別,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吸引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年輕英語教師到農村來,充實英語教育第一線。同時加強農村英語教師培訓,提高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
3.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新課標對英語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要求更高。英語老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從自身開始重視語音教學,并在教學中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應以多種教學方式進行英語語音教學。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英語語音過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優(yōu)化教育制度,深化課程改革,改善農村教學設備和環(huán)境,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從而縮小城鄉(xiāng)英語教學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趙美玲,《初中英語語音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
[2]http://www.zhazhi.com/lunwen/jy/yuyingjiaoxuelunwen85063.html
[3]《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