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興
當前,由于時代的發(fā)展,農村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幾乎由作文書或電腦網絡主導,農村留守兒童更是課余生活饋乏,加上安全教育形勢也極端制約著小學生的課余生活。現在,農村小學生的課余生活顯得極其單調,上山、下河、去田野幾乎被堵死,因此,課余只能在自家院落里捉捉迷藏,在家里看看電視、玩玩電腦游戲而已。
以上這些現狀可給農村三年級小學生的第一篇習作——《我的課余生活》帶來了不少難度,因為課余生活沒有什么內容可寫。如何去寫好自己的課余生活,完成小學生的第一篇習作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大膽地運用了“張氏牽引作文教學法”,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探究。主要以我小時候的課余生活(也是時下農村兒童們喜聞樂做的)——“老鷹捉小雞”為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牽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到情境中,進而大膽進行了小學生的第一篇習作。
我首先以小學生的身份自行創(chuàng)作課外生活作文《我的課余生活——老鷹捉小雞》,(文附后),在作文教學中,我先情境朗讀我的作文《我的課余生活——老鷹捉小雞》,這對習作茫茫然不知寫什么而無從下筆的學生們來說,很是新奇,一下使他們對習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我讀完后,有的學生好似茅塞頓開,說“這不就是咱們活生生的課余生活嗎?”有的說“原來習作這么容易,我也能!”他們這下覺得作文不難了!
這下就好辦了,接著,我開始結合圖示演說我的作文(圖示如下):
這下學生們的興趣空前高漲,都被我繪聲繪形的演說吸引住了,全都目不轉睛地盯住我的每一個動作,我的每一句話由于貼近他們的生活顯得都是那么悅耳,那么易聽!他們這時已恍然大悟:這就是習作,這就是生活。緊接著我請學生試著上臺演說“老鷹捉小雞”,他們大都較輕松地能說出其中的情節(jié)來,有的平時不太表達的學生也都能把基本的情節(jié)說出,雖然不是那么詳,說話不是那么通順,但是已經很好地在表述生活了,在很好地體驗作文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牽引教學這就已成功了一半,已開始取得預期的效果。
完成了范文牽引后,我把范文用幻燈展示在屏幕上,向學生簡單歸納作文的寫法:1、分段有條理,先點明我的課外生活愛好是什么,再寫活動的經過,最后寫寫自己的感受;2、活動的經過要寫詳細些,動作要寫清;3、適當地引用一些學過的好句、好詞;4、可適當引用老師范文中的內容,當然也可以寫自己最想寫的內容,也可以在老師范文的基礎上補進一些自己更有趣的東西。
最后我還出示了我的另外一篇供學生品閱參考,讓我的牽引更寬,所帶動的學生更廣。
以上的作文牽引教學效果,在學生的隨后習作反饋中得到了驗證,學生基本上完成了這次作文,很多同學就寫了“老鷹捉小雞”,對這項課外生活添加了自己的內容,真是老師拋了塊小磚,引出了許多大磚來。有些同學按老師提出的寫法寫了別的活動內容,也很精彩。
學生在這次習作中,我主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簡易,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趣味和方法,這就是我倡導的“張氏牽引作文教學法”。隨著實踐的深入,該探究會有更多的成果與同仁分享。
我的課余生活——“老鷹捉小雞”
“老鷹捉小雞”是我最喜歡的游戲,我的課余生活離不開老鷹捉小雞。每到下午放學回家時,我就會找來十來個小伙伴,來到一個較大的院子里玩“老鷹捉小雞”。
我們先選出兩個大個子來,一個當老鷹,一個當母雞。其余的伙伴都當小雞,互相牽著后衣排成一縱隊,躲在母雞的身后,最前面的一只小雞也牽著母雞的后衣。老鷹站在母雞的前面。
游戲開始了,老鷹朝母雞身后的小雞撲去。母雞跑著,張開雙手奮力阻擋老鷹,不讓老鷹捉住自己的“兒女”,后面的小雞緊緊地跟著母雞,一會兒往左跑,一會兒往右跑,非常靈活。老鷹總是捉不到小雞,累得滿頭大汗。聰明的老鷹停了一會兒,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假裝向左跑的姿勢,母雞沒在意,就往左跑去。沒想到老鷹突然改變方向,飛快地向右撲,這下母雞來不及防備,后面的小雞也亂了套,行動達不到協(xié)調,只好乖乖地被捉住了……
這個游戲中,老鷹使勁地撲小雞,母雞拼命地保護小雞,真帶勁!真刺激!真開心!這個游戲給我?guī)砹丝鞓罚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