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益維
摘 要:教師面對性情膽怯孤僻的孩子,可以采取如下策略: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認真傾聽,循循善誘;對孩子主動施禮,以“禮”贏“禮”;和家長做好交流,家園協(xié)同,讓孩子釋放心情;營造積極和諧的集體氛圍,激發(fā)孩子的自信。
關鍵詞:幼兒;孤僻內(nèi)向;理解;自信;愛心
中圖分類號: G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9-0011-01
兒童性情膽怯孤僻,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有的孩子面對陌生的周圍環(huán)境會感到無所適從,不愿意和別人交流、沉默寡言,在游戲中常常獨來獨往,不愿意和同伴嬉戲,喜歡封閉自己的內(nèi)心,碰到一些困難則表現(xiàn)得膽小退縮、懦弱內(nèi)向。長此以往,他們會變得不合群,性格孤僻,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fā)展。如果遇到這樣的孩子,教師應該如何因勢利導呢?
一、認真傾聽,循循善誘
教師要關心愛護幼兒,成為孩子忠實的聽眾,做孩子傾訴心聲的對象,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意愿。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是神圣的。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還比較匱乏,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模仿是其接受外界事物和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父母的態(tài)度直接成為孩子的生活模型。所以,父母之間生活和睦、主動打招呼,孩子在與小朋友們交往時,自然也會關系融洽,主動打招呼。如果孩子表現(xiàn)欠佳,父母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孩子循循善誘。假如這時對孩子動輒批評責備、百般指責,則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嚴重的還會產(chǎn)生自卑、少語、孤僻等畸形心理,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和家長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多“吸收”精神糧食,及時充“電”加“油”,提高文明修養(yǎng),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回答,不要給孩子限定框架,將幼兒套在里面,而是要多鼓勵孩子和別人說得不一樣,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孩子的心田盛開屬于自己的獨特的鮮花。
二、主動施禮,以“禮”贏“禮”
當孩子從單一的家庭進入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生活時,要考慮讓孩子盡快適應集體生活。鑒于孩子的心理特征,教師不能簡單地對孩子發(fā)號施令、布置任務,而應該“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教師的態(tài)度應該親切和藹,多點笑容,少點嚴肅,給孩子媽媽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這樣能給孩子形成一種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要以愛心感化孩子,對孩子要用愛心滋潤,對于孤僻的孩子更要加倍關愛。教師要經(jīng)常和孩子唱唱跳跳,自由對話,做幼兒的知心朋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可以讓孩子,特別是孤僻的特殊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如至家中,感覺輕松自由,心情愉悅。教師要幫助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因素,幫助孤僻幼兒邁出融入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入園、離園,是與幼兒有禮相待的良好時機。教師要主動抓住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早上,當幼兒來的時候,主動走到幼兒的面前對他說:“××,你好?!比缓罄氖?,鼓勵他自己進教室。傍晚家長來接時,主動和幼兒說“××,再見”,有意識地引導這類幼兒加入到社交氛圍中去。起初他們沒啥反應,幾次以后他們就會自然回應,偶爾也會向教師“問好”或說“再見”。慢慢地,一個月過去了,他們每天都自己主動進教室,并經(jīng)常說:“老師好!”傍晚回家時,他們也會主動說:“再見,老師!”雖然他們的聲音很輕很輕,但這些微小的變化使家長感到很興奮,也增強了教師繼續(xù)實施教育的信心。
三、家園協(xié)同,釋放心情
幼兒家長要多帶孩子到公共場合去走走,到公園里呼吸新鮮空氣,觀賞花鳥蟲魚,利用走親訪友、外出游玩等機會,擴大孩子的交往范圍,引導孩子慢慢學習與人交往。純凈的自然環(huán)境可以陶冶幼兒美好的情操。如果遇到了別的孩子,還可以主動去結識新的小伙伴,一起快樂玩耍。家長要鼓勵孩子主動去結識新伙伴,給孩子交往的自由空間。讓內(nèi)向的孩子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共同游戲,可以激發(fā)他們當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產(chǎn)生一定的責任感。
四、利用集體,激發(fā)自信
教師要鼓勵性情孤僻的幼兒多和同伴交流,一起去洗洗手、玩玩具、說說話、做游戲。有時還要特意把某一幼兒叫到其他小朋友面前,說說他的優(yōu)點,他既害羞又高興。在玩桌面玩具時,要請他們發(fā)積木、收拾籃子。游戲結束了,他們有時也會主動去收拾玩具。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舉手。經(jīng)過一段時間,便會看到他們有進步了。他們常常主動向老師問好,開展區(qū)域游戲時,也愿意和小朋友去玩了,課上他們也經(jīng)常舉起小手。孩子膽小退縮孤僻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改善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的身心正處在成長的過程中,還很不完善,還會變化。教師只有以春風化雨的愛心慢慢栽培,以潤物無聲的耐心漸漸播種,才會達到“夜雨瞞人去潤花”的教育效果。
五、結束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庇變航處煹墓ぷ魇侨绱说钠椒铂嵥椤⒑敛黄鹧?,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催人淚下的篇章,但只要教師的心里裝著孩子,孩子的心里就有老師的影子。教師以誠心、愛心、耐心、恒心來引導孩子,維護他的自尊、樹立他的自信,那些內(nèi)向膽怯的孩子,也會慢慢走出自我,融入多彩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吳梓明.品德與心靈:幼兒教育的再思[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0).
[2]王德宏.愛心是幼兒教育的有效手段[J].陜西教育,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