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英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興盛與發(fā)展,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有和互聯網相關的偏好,喜歡用與互聯網有關的新媒體。如何合理利用新媒體和性格色彩與大學生進行交流需要教師思考。本文就如何利用新媒體引導學生學習、與學生交流進行一些探討,以期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交流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新媒體;性格色彩
互聯網發(fā)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程,在中國的應用也有近30年的時間?;ヂ摼W應用范圍的擴大,給越來越多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帶來了便利。大學作為文化傳播的陣營,對互聯網的應用尤為廣泛。性格是人與外部交流的標簽,人有什么樣的性格,與外部交流就有什么樣的特點。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研究學生的性格,有助于促進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應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與之交流。
一、新媒體分析與應用
新媒體包括媒體硬件和媒體軟件。電腦、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屬于媒體硬件,作為媒體軟件的載體;媒體軟件則包括QQ、微信和微博等。
1.媒體硬件的分析和應用
學生在校期間,都喜歡玩電腦、手機和平板,特別是手機,往往是機不離手。如何讓學生從玩手機轉變到用手機學習,是需要思考的事情。教師在上課時,會讓學生拍照。凡是PPT上的重點內容,都讓學生拍下來,對于不喜歡記筆記的學生,也鼓勵他們對黑板拍照。筆者把這種方法稱作“搶占手機資源法”,既然學生手不離機,就讓他們手機上多些學習的內容,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看看。
2.媒體軟件的分析和應用
利用媒體軟件和學生交流時也可以用“搶占手機資源法”,將當天講課的課件傳到班級群空間,每次開始上課時,安排個小測試或者課前提問,以督促學生下載觀摩。當天上課的重點內容也可以發(fā)朋友圈,讓學生關注。面對面交談是和學生交流的首選,這樣更能增加親切感。但是有些學生不愿意和教師面對面交談,或者面對面交談時總是敷衍,對這樣的學生,可以通過媒體軟件交談,以下達任務的方式進行。比如讓學生對上周或上月做個學習生活小結,20字以上,通過學生的小結,發(fā)現學生的問題,加以引導。這種方法比面對面交談更有效。因為通過媒體軟件,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所謂“下筆如有神”,學生通過媒體軟件敲字的時候,要花費一些時間醞釀,往往能體現學生真實的想法。對于敷衍的學生,字數要求可以提升到50字以上,讓學生學會面對自己,思考自己的學習生活。
二、學生性格分析與應用
在和學生的交流中,發(fā)現學生性格差異較大,利用樂嘉的性格色彩理論,可以把學生的性格分為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四種基礎性格。
紅色性格的學生待人熱情、比較健談,連續(xù)和教師聊幾個小時都不覺得累。
黃色性格的學生執(zhí)行力比較強,和教師交流的時候不啰唆,辦事效率很高。
藍色性格的學生比較嚴謹,追求完美,但往往不善表達,交談往往是只言片語。
綠色性格的學生比較內向、隨和,和教師交流比較融洽。
學生的性格體現并不完全單獨體現為紅色、黃色、藍色和綠色,比較經典的四種組合是:紅+黃,藍+黃,綠+藍,紅+綠。在這四種組合中,“紅+綠”是最好交流的類型,紅色性格易把交流的熱度提升,綠色則把交流的熱度緩和一點?!熬G+藍”屬于第二好交流的類型,綠色會改善藍色的不善表達?!凹t+黃”“藍+黃”類型的學生是最不好溝通的?,F在的學生基本上沒吃過苦,加上父母的溺愛,多少會有點黃色性格,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很難依照別人的建議改變自我。跟“紅+黃”類型的學生交談了四個小時,你會發(fā)現絲毫改變不了他的觀點,盡管你已經口干舌燥。“藍+黃”類型的學生自我保護性很強,從來不輕易把自己的缺點顯露出來。
對“紅+黃”和“藍+黃”類型的學生,不必在談話中非要讓他改變什么,而是采用任務目標法,只要能完成既定任務目標(比如不掛科),即使讓學生多浪費些時間、走些彎路也是可以的。
三、新媒體和性格色彩的配合應用
在第一次和學生面談后,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色彩,采用多種方式與不同性格色彩的學生溝通?!凹t+綠”和“綠+藍”類型的學生,容易溝通,采用面對面溝通和聊天軟件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凹t+黃”“藍+黃”這兩種類型的學生當面溝通效果反而不如利用聊天軟件,聊天軟件可以增加他們的理性成分,讓他們進行自我修正,而當面溝通往往適得其反。
總之,在與學生溝通中,要利用一切方法,配合學生的具體性格色彩,想辦法讓學生從玩手機、玩游戲等嗜好中走出來,投入學習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樂嘉.FPA性格色彩入門:跟樂嘉色眼識人[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
[2]黃亮.淺談師生溝通方式[J].四川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