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鄭洲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
●羅鄭洲
目的:針對慢性心力衰竭病癥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進行護理所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的影響做觀察研究。方法:擇選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參照組),對參照組患者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方法,實驗組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對兩組患者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率做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護理的滿意率都比參照組要更佳,組間對比數(shù)據(jù)具有顯著差異,P<0.05,存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進行護理時,行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更高,使治療效果有效得到提升。
綜合護理;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護理滿意率
心力衰竭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病理表現(xiàn)是各種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綜合征。它是指在靜脈血液回流正常情況下由于心肌收縮力下降和(或)舒張功能障礙,使心排血量絕對或相對低于全身組織代謝的需要導致血流動力學和神經(jīng)-體液活動失常,臨床上可出現(xiàn)動脈系統(tǒng)灌注不足、肺和(或)體循環(huán)靜脈淤血的各種癥狀與體征[1]。本院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做實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擇選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44例],參照組[44例]),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42-80歲,平均年齡為(61.5±3.5)歲,病程為3-14年,平均病程為(7.6±1.1)年;參照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46-83歲,平均年齡為(64.5±2.8)歲,病程為3-16年,平均病程為(6.9±3.5)年。入選標準:患者全部都同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診斷標準相符,且全部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運動及語言性功能障礙患者。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
實驗組:對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具體方法:一是做心理護理?;加新孕牧λソ叩幕颊?,由于該病癥具有病發(fā)率高、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所以患者通常有焦慮、煩躁等情緒,對治療產(chǎn)生不利影響。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做心理疏導并作安慰溝通,詢問患者的需求并盡力滿足,讓患者心中的顧慮得以消除,強化患者治療信心,與醫(yī)生、護士做良好配合;二是藥物服用指導護理。由于該病癥病程長,患者需長期服藥,要對患者的長期服藥的目的做以詳細講解,指導其正確服藥,將藥物所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和應注意的事項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尤其是某些相關治療藥物的用藥量同中毒的劑量差不多,所以一定要讓患者按時和按量服藥,避免出現(xiàn)其他相關并發(fā)癥[2-3]。
參照組:對患者行以常規(guī)性護理方法。
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量表做評價,其中有一般健康情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活力、軀體痛感和精神健康狀況八個項目。分值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證明患者恢復情況越佳。
對本次采用不同護理方法的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得到的結果數(shù)據(jù)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21.0做分析處理及運算,其中結果數(shù)據(jù)涉及到是計量資料的則使用t做檢驗(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n,%表示),若P<0.05,表示差異存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后其生活質量比參照組患者有明顯提升,兩組結果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存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參照組行不同護理方法后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析[±s]
表1 實驗組和參照組行不同護理方法后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分析[±s]
組別 一般健康情況 生理功能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 生理職能 活力 軀體痛感 精神健康狀況實驗組 80.5±4.5 79.8±4.1 79.5±3.5 78.9±3.7 79.9±4.1 78.4±4.5 76.2±3.1 79.5±3.8參照組 72.8±3.5 71.3±3.4 71.2±3.5 72.3±3.1 70.6±3.1 71.2±3.2 69.8±3.8 72.1±3.1 t 8.96 10.59 11.12 9.07 12.00 8.65 8.66 10.01 P值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在患者護理滿意率方面,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3.18%(41/44),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77.27%(34/44),P=0.04<0.05,存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因為心肌病、炎癥、心肌梗死等病癥所發(fā)生的心肌損傷癥狀,屬于一些器質性心臟病所處于的最后階段,當前,這種病癥具有發(fā)病率高、病程長、發(fā)作反復等特征,有呼吸困難、乏力以及胸悶氣短等臨床表現(xiàn),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4]。
慢性心力衰竭是非常常見的疾病,老年病發(fā)率較高。對該病癥治療采用方法為綜合性治療法,做相應良好護理能夠提升治療效果。綜合護理干預可以讓患者對疾病本身更加了解,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增強治療信心,配合醫(yī)生治療,對藥物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本次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和護理滿意率,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較比參照組要高,且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3.18%,比參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77.27%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存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以上研究分析總結,在臨床護理中,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升,并且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較高,對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有幫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成都市雙流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1]金國堅.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對比分析[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33(6)∶681-682.
[2]董媛媛,吳育云,霍世英.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9)∶2781-2783.
[3]劉開燕,高紅.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5)∶220-220.
[4]陳首麗.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