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瑤
摘要: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有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觀念逐漸出現(xiàn)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本文旨在研究初中音樂課堂的具體現(xiàn)狀,提出可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教學策略,以提升現(xiàn)有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學不足。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策略
一、針對學情,注重方法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無論是在年齡、知識還是身心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我們進行課程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他們的主要特征,從實際出發(fā),進行有效研究。采用有效的方法進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心里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因此,教學方法同樣需要進行一定的轉變。本人認為,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更好地對音樂進行理解。注重傳授方法的研究與改革,突出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樂趣,這樣既能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又能夠讓他們體會到:學習音樂是有趣的音樂學習是快樂的,在一種自然地學習中提高審美的情趣。不難想象,妙趣橫生的講解和形式多樣的參與,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能夠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從而夯實了知識,掌握了技巧,提高了審美能力。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一條不失為能達到目標的良好途徑。
二、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無意識心理活動,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又放松的狀態(tài)下學習,就要創(chuàng)設欣賞音樂的情境,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在這里提到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單單是指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的欣賞音樂的氛圍和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氣氛,更主要是要設計一個新穎地、別具一格的課前導入,讓學生們能很快的興趣盎然地進入到學習知識的過程之中,這是上好一節(jié)課很關鍵的一步。所謂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源泉,興趣是能力的幼芽,只有在聽賞歌曲的過程中,才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音樂藝術形象。
三、合理布局,內容重組
教學目標明確,教師基本功扎實,語言風趣幽默,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究其根底,是教師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太過多雜了,在學生還沒有很好的掌握如何擊鼓的節(jié)奏這個知識點時,就忙著進行練唱歌譜,在歌譜還不能熟練演唱的基礎上又忙著學非洲舞蹈,最后匆匆進行表演唱,整堂課就像過節(jié)吃飯,不停端上各種佳肴,一道沒吃完又上另一道,如此這般,別說吃不出滋味,更來不及消化?當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其實,這節(jié)課只要教師放緩節(jié)奏,刪除一些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或者干脆一節(jié)課解決一個問題,教學效果就會很好。我們針對這個現(xiàn)象,應該引以為戒,不應犯同樣的錯誤。
四、多元評價,增強自信
通過學生對教師的有效評價,可以使教師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使教學方法更加適應初中音樂的學習;通過學生對學生之間的評價,可以對學生的人際關系以及各方面進行有效的了解;通過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可以得到學生的態(tài)度,以便更好地開展針對性教學。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點,有的則舞蹈好些,教師要能關注學生的一切表現(xiàn),隨時隨地發(fā)現(xiàn)、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給學生適時的鼓勵,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被欣賞的美好,從而更加有信心,有興趣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在教學時,可以先播放影片讓學生欣賞,學生在聽賞過程中,往往會被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感染而紛紛在下面輕輕的模仿、視唱。教師便可以不失時機的帶領同學們分析曲子的特點以及演唱風格等,同學們積極地發(fā)言、大膽地討論,很快就能夠準確、生動地演唱歌曲了。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通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因此,音樂教學已 成為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fā)展、塑造“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素質教育的音樂教學,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必須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tài)、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實施的。當然,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想象空間,并不是讓學生漫無目的的去想象,是要建立在音樂要素之間的基礎上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樂都必須描述一個場面或著表現(xiàn)一個場景。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音樂中的各種要素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想象。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靈活設計、選擇運用,以上所闡述的觀點,這些點滴反思只是我們探索前進滄海中的一粟,通過我們所有音樂教育者的不懈努力追求,不斷實踐總結,我們音樂教育的天空,將會越來越晴朗,越來越燦爛的。
參考文獻:
[1]《初中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音樂課程教學論》,湖南人民出版社
[3]《音樂課例與專家評析》,浙江人民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