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淳藝
半天班、全天班、一對一教學……近年來,各類早教及英語培訓機構在我國各大城市持續(xù)火熱,其中最搶手的元素莫過于外教。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外教并非來自英語母語國家,更不具備相關從業(yè)資格證和經(jīng)驗。(《半月談》)
在許多家長看來,學英語要趁早,并且最好跟著外教學。他們認為,外教從小就是講英語的,是標準的“倫敦音”,可以教孩子流利純正的發(fā)音。同時,跟著外教學習,也有助于孩子培養(yǎng)國際視野、了解多元文化。這是一種認識誤區(qū)。
其實,許多外教看起來雖然是金發(fā)碧眼,卻是來自非英語國家,甚至離“倫敦郊區(qū)”還差著十萬八千里。他們講的英語本身就不地道,當外教更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旦孩子跟著學習,再矯正發(fā)音就很困難了。其次,并非會說英語就能當好外教。語言教學是一門學問,教學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知道如何用簡單的詞匯表述意義,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更加有效的輔助練習。但許多外教在來中國之前,并沒有取得相關語言教學資格,也沒有從事教育教學的經(jīng)驗。再者,外教對中國文化往往缺乏深入了解,未必懂得孩子的心理,容易造成教與學“兩張皮”現(xiàn)象。如果外教的中文不夠好,可能連師生交流都很困難。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規(guī)定,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應當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證件的外國人??涩F(xiàn)實中,一些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在聘請外教時,簡單迎合家長對于“金發(fā)碧眼白皮膚”的喜好,往往“不看學識看長相、不看資質看身份”。有的培訓機構為了節(jié)約成本,甚至聘請一些“來歷不明”的外教作為宣傳噱頭,以省去申請、管理、年檢等諸多工作。而結果卻造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黑外教”不良生活習慣和一些極端思想等還對兒童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學習外語是架構在母語能力的基礎上的,母語沒有學好,外語也學不好。從教學實踐來看,從兩三歲開始和從七八歲開始學英語,最后的效果差別不大。再者,每個國家的文化習慣和教學方式有差異,外國的教學方法也不一定都適合中國的孩子。如果孩子在早期接受了國際化教育,再回到中國公立教育體系,可能會不適應。因此,面對“外教熱”,家長還需保持客觀冷靜的心態(tài),不能盲目跟風、追捧。
此外,有關部門也要加強對外教行業(yè)的規(guī)范管理,對違規(guī)聘請無資質外教的行為應予以嚴肅處理,不給濫竽充數(shù)者可趁之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