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琴 徐亞青 鄭建娣
[摘要] 目的 觀察品管圈活動在胰島素泵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確立“胰島素泵精細化管理”為主題,品管圈應用前,對內(nèi)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泵使用存在問題進行原因分析,設立目標,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并組織實施。比較實施品管圈前后內(nèi)分泌科護士對胰島素泵的使用情況。 結果 通過運用QCC管理工具,內(nèi)分泌科護士對胰島素泵的使用管理能力顯著提高,同時全體圈員對品管圈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制度執(zhí)行力有了提升,團隊凝聚力、解決問題能力、護士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自信心、積極性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結論 品管圈活動能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提高護士管理胰島素泵的能力。
[關鍵詞] 內(nèi)分泌科;胰島素泵;精細化管理;品管圈活動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23-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delicacy management of insulin pump. Methods The department set up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s, and the "delicacy management of insulin pump" was determined as the theme.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reas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proble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in pump by nurses in the endocrine department, the target was set up,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and organized for implement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in pump by the nurses in the endocrine department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sult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QCC management tools,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nurses in the endocrine depart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sulin pum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of QCC, and the ability of system execution was improved in all the members of QCC. The team cohesion, problem-solving a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nurses, self-confidence, and enthusiasm was also improved to a certain degree. 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s able to stimulate the nurses' enthusiasm and responsibi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manage insulin pump.
[Key words] Endocrine department; Insulin pump; Delicac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管圈活動是指為解決工作崗位上的問題,由工作性質(zhì)相近或相關的人自發(fā)組成圈(小組)[1],針對所選定工作中的問題,本著自動自發(fā)的精神,結合團隊力量,發(fā)動群體智慧,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探求有效對策,改善工作流程,實現(xiàn)操作規(guī)范化,持續(xù)不斷地對工作現(xiàn)場進行改善與管理[2],以激發(fā)成員的參與感、滿足感和成就感[3],提高工作質(zhì)量和效率,解決工作場所的關鍵性問題[4],使成員因解決了問題而體驗到工作的目的和意義。胰島素泵能很好地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向體內(nèi)提供胰島素,24 h脈沖式向患者體內(nèi)輸入微量胰島素(基礎量),調(diào)節(jié)肝糖輸出以滿足外周組織的基礎糖需要;進食前再按需要輸入負荷量(餐前大劑量),以控制餐后高血糖[5]。胰島素泵作為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一種先進手段,正在世界范圍內(nèi)得到廣泛使用[6]。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新的社會發(fā)展理念和文化理念,它以科技為基礎,以精細操作為特征,通過充分運用各種資源,強化協(xié)作,提高組織的執(zhí)行力,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和費用、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7]。我科成立多年,具有胰島素泵規(guī)范化管理流程,但是在具體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為尋求解決方案,2016 年1~6月將 QCC 活動應用于內(nèi)分泌科護士規(guī)范使用胰島素泵的管理中,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我院內(nèi)分泌科是全國十二五重點???、醫(yī)院優(yōu)質(zhì)護理示范病房、醫(yī)院中醫(yī)特色病房,護士共14 人,均為女性,年齡 24~45歲,工齡 1~24 年;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 4人,護師 6 人,護士3人;本科 13 人,大專 1 人,研究時間是2016年1~6月。endprint
1.2 QCC 活動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2014年我科成立“QCC”小組,已組織過多次品管圈活動。小組成員由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及護士共14人組成,由主管護師擔任圈長,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圈長負責對活動進度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統(tǒng)籌安排,圈員則參與每個步驟的實施,輔導員負責對整個QCC 活動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每月活動2~3 次。
1.2.2 主題選定 先通過微信群開會,圈員集思廣益,提出目前科室存在的幾個問題,然后召開圈員會議, 通過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方面對各個主題進行評估,每項按 5 、3 、1 分進行評分[8],由小組成員自下而上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選出主題,主題為“胰島素泵的精細化管理”。
1.2.3 現(xiàn)狀調(diào)查 首先通過圈會討論目前胰島素泵使用存在的問題,根據(jù)每位圈員的意見,參考相關參考文獻,結合科室實際情況,制定現(xiàn)狀調(diào)查表,共12道題目,每題1分,總分12分,回答正確1分,答錯0分,回答不全0.5分,共發(fā)問卷14份,收回有效問卷12份,通過調(diào)查表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無明顯的提醒卡,胰島素泵進放射科前未拆泵,胰島素泵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新護士對科室胰島素泵的類型不了解,胰島素泵的專科培訓不系統(tǒng),這五道題目占的問題比例最多,達到89.58%??刹捎妙^腦風暴法進行討論,依據(jù)“可行性、經(jīng)濟性、圈能力”等指標進行評分,按“80/20”原則進行選定[9],最后經(jīng)圈會討論確定“無明顯的提醒卡,胰島素泵進放射科前未拆泵,胰島素泵的交接班制度不完善,護士對科室胰島素泵的類型不了解,胰島素泵的??婆嘤柌幌到y(tǒng)”為主要的改善方向。
1.2.4 設定目標 由于護士長強有力的支持及全體成員的密切配合與積極性,結合實際情況,將圈能力設定為 92.8%。改善目標值[10]=現(xiàn)況值-(現(xiàn)況值×圈能力×改善重點)=83.0%-(83.0%×92.8%×89.58%)=14.0%,計算出胰島素泵規(guī)范使用率目標值為由活動前83.0%提高到97.0% 。
1.2.5 原因分析 全體圈員運用頭腦風暴法從人、物、法、其他四個方面對于胰島素泵的規(guī)范使用率低的原因進行分析,繪制魚骨圖,并確定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為4個方面,護士對胰島素泵的操作不熟練,缺乏??浦R;缺乏胰島素泵使用告知書;特殊檢查時,缺乏提示卡;缺乏胰島素泵交接班白板。見圖 1。
1.2.6 制定對策并實施 (1)制定胰島素泵管理制度,成立胰島泵等??苾x器登記本,科室目前有5種類型的胰島素泵,品種多也對胰島素泵的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因此經(jīng)圈會決定對胰島素泵進行編號,型號分別為美敦力722(M722-1)、美敦力712(M7-1~M7-6)、美敦力508(M1~M4)、丹納(D1~D13)、福尼亞(F1)。(2)成立胰島素泵交接班白板。查閱相關資料,制定合理的交接班內(nèi)容,包括胰島素泵的編號、患者床號、姓名、剩余劑量、特殊情況等,然后購買相關工具,當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泵時就在白板上記錄相應的內(nèi)容,每位責任組對自己分管的患者負責,每日檢查胰島素泵的性能及患者注射部位的情況,并將檢查內(nèi)容體現(xiàn)在白板上。(3)制作提示卡及告知書。查閱相關資料,制定合理的胰島素泵使用提示卡及告知書,設計及購買相關工具,將做好的提示卡及告知書每個病房放置一份,當新患者需要佩戴胰島素泵時,每位責任組對自己分管的患者負責,結合提示卡及告知書做好佩戴胰島素泵的宣教,責任組每日核查組內(nèi)帶泵且需做特殊檢查的患者,確保放射性檢查前,胰島素泵已取下。(4)制作胰島素泵操作及注意事項視頻,上傳至QQ群,新成員入科時將其加入QQ群,可自行觀看視頻;確定胰島素泵的培訓組長,建立胰島素泵的培訓計劃,對每位進科室的新同事重點帶教,實地考核,確保其能熟練掌握各種類型的胰島素泵。
1.2.7 實施與檢討 在品管圈進行的過程中,也遇到各種問題,如患者拆泵后責任護士并未將胰島素泵歸零并放回指定地點上鎖,仍然出現(xiàn)有將胰島素泵帶進放射科的情況,有帶泵的患者不慎將胰島素泵掉入水中等,針對這些問題,再次組織圈會,討論相應對策及改進措施。
1.3 評價方法
QCC活動實施5個月后進行評價,對內(nèi)分泌科護士進行考核,再次發(fā)放胰島素泵掌握情況調(diào)查表,共發(fā)放12份調(diào)查表,每份試卷總分12分,總分144分。收回有效調(diào)查表12份,比較QCC實施前后內(nèi)分泌科護士對胰島素泵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有無提高。目標達成率[12]=(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95.3%-83.0%)/(97.0%-83.0%)×100%=87.9%,進步率[12]=(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95.3%-83.0%)/83.0%×100%=14.8%。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有形成果
開展 QCC 活動后,內(nèi)分泌科護士對胰島素泵的掌握情況得分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每份試卷12題,每題1分,改善前和改善后均收回試卷12份,總分144分,改善前總分(122.1±2.53)分,改善后總分(137.3±2.57)分,活動前設置目標值正確率為97%。改善前后正確率比較,見圖2。
2.2 無形成果
全體圈員對 QCC 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制度執(zhí)行力有了明顯的提升。與此同時,團隊協(xié)作精神、凝聚力、解決問題能力、護士職業(yè)素質(zhì)、自信心、積極性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見圖 3。
3 討論
近幾年,在中國隨著QCC活動的開展,一種具有護理特色的、與社會同步發(fā)展的群體文化正在護理隊伍中萌生,這種內(nèi)生性的意識激發(fā)起廣大護理人員的聰明才智和管理熱情[13]。通過品管圈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完善了護理質(zhì)量管理體系和護理質(zhì)量監(jiān)督與評價機制,強化了各級護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層層負責,層層把關,實施基礎管理,有效控制了薄弱環(huán)節(jié)[14]。通過這次QCC活動,原來存在的五大主要問題大大改善,從表1可看出考核試卷的第1、2、5、7、9、10、11、12這幾道題分數(shù)都較改善前提高,通過t檢驗得知,第2、7、10、11、12題及總分的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第11題進步最大,這道題我科制作了胰島素泵使用注意事項的提示卡及告知書,提示卡是請專人設計的圖片,胰島素泵嚴禁進入放射科,告知書是佩戴胰島素泵須知,患者需要裝泵時,責任護士結合這兩份資料做好宣教,更形象直觀,患者如果忘記,可以再看告知書,而且這兩份資料均放在每個病房的顯眼處,患者進出病房都能看到,無形中也起到提醒作用;第12題是制作了胰島素泵交接班白板,每位裝泵患者的基本信息都體現(xiàn)在白板上,每日動態(tài)更新,一目了然就可以知道這個患者身上佩戴的是何種類型的胰島素泵、剩余劑量多少、今日有無特殊檢查、科室目前有幾臺泵待用等,自從建立交接班白板,胰島素泵帶入放射科的情況大大減少,從第10題可以看出;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醫(yī)生查房有提醒作用,對責任護士胰島素泵交接班有督促作用,白天責任組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減少夜班處理胰島素泵異常事件的概率。endprint
雖然改善后的正確率未達到目標值,但總體的掌握率較前提高,改善前正確率為83.0%,改善后為95.3%,目標達成率為87.9%,進步率為14.8%。通過QCC活動,進一步優(yōu)化操作標準和流程,提高了糖尿病??谱o士規(guī)范操作胰島素泵的依從性和合格率,提高護理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QCC活動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質(zhì)量管理理念,不斷完善工作流程,使工作更有序化、標準化,每位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能夠用科學的方法主動尋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實現(xiàn)護理質(zhì)量穩(wěn)步提高。
通過QCC活動,增強了員工自發(fā)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15]。強調(diào)讓圈員自動自發(fā)的參與活動,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權、參與權、管理權[16]。護理質(zhì)量不再是以護士長為主,而是全員積極參與實施與改進[17]。在整個QCC活動過程中,圈員們都有高漲的熱情,把科室當成自己溫馨的家,共同建設成長,每位圈員都被授予一定權利及義務,包括參與決策和解決問題,發(fā)揮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每位護士都有主人公的意識,自我價值感得到提升,大大提高了護士工作積極性和自信心,從圖3的雷達圖可以看出,通過QCC活動,護士在溝通協(xié)調(diào)、責任心、解決問題能力、自信心、團隊凝聚力、積極性、榮譽感、品管手法方面都較改善前提高,這個團隊也變得更團結,更默契。
通過參加品管圈活動,臨床護士用數(shù)據(jù)說明問題的意識逐漸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漸增強,通過圈員間的相互協(xié)作,依據(jù)PDCA 循環(huán)展開程序,找出問題和分析發(fā)生問題的原因,設定目標,制定對策并實施和進行效果評價等,從而促進了護理質(zhì)量的持續(xù)改進[18]。精細化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盡可能地降低管理所消耗資源,降低管理成本,其核心思想是“四抓四重”,即精、準、細、嚴[19]。精細化管理是對每一個過程進行精細化,是一個管理制度化、考核程序化、工作系統(tǒng)化、行為規(guī)范化、操作標準化的目標管理,符合胰島素泵治療管理復雜、要求嚴謹、涉及面廣泛的特點[20]。
這次質(zhì)量改進將QCC的管理理念與胰島素泵的精細化管理相結合,不僅切實有效地提高了每位圈員管理胰島泵的能力,也提升了團隊的合作精神、自信心及成就感,優(yōu)化了原有的管理理念,制定了胰島素泵管理的標準化流程,進一步提高了科室管理胰島素泵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Wang LR,Wang Y,Lou Y,et al.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 SpringerPlus,2013,2(1):1-5.
[2] 汪四花,林芬,沈國霞.品質(zhì)管理活動在病房用藥安全質(zhì)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60-61.
[3] 王臨潤,汪洋,張相宜,等.品管圈管理在醫(yī)療機構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藥導報,2012,31(6):823-826.
[4] 唐洪欽,趙麗,譚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礎護理服務中的實踐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52-54.
[5] 盧昉,魏愛生,陳蘋,等.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那格列奈與胰島素泵對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療效觀察[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0,26(2):127-129.
[6] 呂麗雪,劉俊卿,吳彩勤.多數(shù)量和多品牌胰島素泵在臨床應用中的護理安全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5,21(12):27-28.
[7] 劉昭君,岳仕鴻,錢涵,等.精細化管理在神經(jīng)內(nèi)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9):222.
[8] 方向華,王順峰,魏晉才,等.運用品管圈縮短接臺手術送病人時間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70-72.
[9] 章飛雪,于燕燕,徐枝樓,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zhì)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 2013,48(2):127-130.
[10] 蘇娜,李顯梅,周初萍,等.品管圈活動提高初產(chǎn)婦新生兒護理知識知曉率[J].護理學雜志,2014,29(14):9-12.
[11] 彭淑華,李庭毅. 糖尿病護理品管圈運行方式與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1):813-815.
[12] 許慶珍,宋瑰琦,任玉珍,等.應用品管圈降低食管癌術后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率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 2014, 14(1):73-76.
[13] 皋文君,葉旭春,吳菁,等.品管圈活動及其在國內(nèi)護理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7):26-28.
[14] 鄭雪梅,常蕓,張倩.品管圈活動降低心內(nèi)科病房呼叫鈴發(fā)生次數(shù)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5(6):494-497.
[15] 邵翠穎,金鈺梅,朱勝春.品管圈在護理質(zhì)量管理中的實踐和成效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2,11(4):381-382.
[16] 嚴立群,胡碧霞,彭愛珍,等.品管圈在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2):48-50.
[17] 國秀娣,陸駿,李益民.持續(xù)質(zhì)量改進報告160份存在的缺陷與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9,8(11):970-972.
[18] 高櫻,羅順清,李曉君,等.運用品管圈降低兒童病房腕帶佩戴缺陷率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6):709-712.
[19] 董文娟,宮娉娉. 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6(30):69-70.
[20] 屠昕,阮淼琴,蘇巧丹,等.精細化管理在胰島素泵使用中的應用[J]. 醫(yī)院管理論壇,2014,(4):42-43.
(收稿日期:2017-0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