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
摘 要: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在整個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關鍵詞:水利工程;關鍵技術;方法探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技術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地依賴于技術的運用,一些關鍵技術甚至對整個工程能否順利實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已經成為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關鍵因素。
1垂直防滲墻是防滲處理最有效的措施
為了適應堤防建設的需要,各種薄防滲墻(小于30cm)造墻設備引進或研制了出來,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施工方法大體可分為深攪法、置換法、擠壓法和高噴法。深攪法應用最為廣泛。使用攪拌機將土層與水泥漿一起攪拌,固結成水泥土柱。凝固后抗壓強度為0.5~1.0MPa(砂性土為1.0~3.0MPa),滲透系數為n×l0-6cm/s。攪拌機已發(fā)展為三頭、五頭、六頭多頭機具,工效高,可保證墻體的完整性:置換法是利用機械開槽。填充防滲材料而形成防滲墻。開糟方法有液壓抓斗(厚度29cm,墻深40m)開槽,以及射水法(厚度20~30cm,深度30m)、鋸槽法(厚度,20~40cm,深度一般在20m以內)等。氣舉反循環(huán)法是近年來開發(fā)的一項新技術,成墻深度37m,性能良好,工效高,有推廣價值;擠壓法是將刀具或模具振動擠壓到土體中,當起拔刀具或模具而形成空間的同時,注入漿液建造成墻。墻體厚度7.5~15cm,深度在18m以內;高噴法是利用能量高度集中的射流沖切摻攪地層,使?jié){液與土層混合凝結。高噴法的雙管和三管適用于防滲工程(定噴、擺噴厚度10~30cm,深度25~30m:旋噴直徑70~150cm,深20~25m)。
2護岸工程廣泛應用了新技術
主要有鉸鏈式混凝土沉排護岸、模袋混凝土及合金綱絲籠塊石。鉸鏈混凝土沉排工藝:采用鋼制扣件將預制混凝土塊連接成排。其特點是集柔性與整體性于一體。能較好地適應河床變化,確保坡腳穩(wěn)定,基本上不需維修。模袋凝土(砂)護岸是用高強度錦綸絲袋均勻貼在坡面上,用泵充灌流動混凝土或砂的一種新技術。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可在水下施工、整體性能好、抗風浪沖擊能力強、適應復雜地形的優(yōu)點.其結構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透水性;合金鋼絲籠是用合金鋼絲制成的網兜,內裝塊石沉放于河底。網兜大小由實施地段的水流條件和河床變形情況決定。它具有強度高、柔性好、耐腐蝕、整體性能好、抗沖能力強、適應河床變形等優(yōu)點。
3混凝土的大面積碾壓技術
混凝土的碾壓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筑壩技術,這項技術在近幾十年的時間里發(fā)展迅速,并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運用。此項技術通過對充填土壩石的大量運輸,并碾壓干硬的混凝土混合物,通過大面積碾壓,進行澆注的方法。該項技術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具有大面積與大體積施工等其他技術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當前主要針對不低于5sVc的混凝土進行碾壓,它既可以保障混凝土的混凝度不受影響,同時還能夠對混凝土的層面進行改善。碾壓混凝土具有,薄層鋪料、零塌落度、碾壓面堅實、混合物干硬等有別于其他混合物得優(yōu)點。
在施工的過程中根據運輸、推鋪以及碾壓的具體情況的不同,對碾壓混凝土有著不同的要求。碾壓混凝土大多采用薄層進行碾壓施工,碾壓層之間是碾壓過程中所形成的最薄弱的地方,碾壓層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工程的質量和使用性能。目前我國針對這一問題,在長期的施工實踐過程中,造就了一種中國獨創(chuàng)的變態(tài)混凝土,這種變態(tài)混凝土它的層面結合質量與一般的混凝土沒有太大差別,卻具有輾壓混凝土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在工程的上游,橋梁空洞的周圍,都采用同一種的混凝土,這樣不但能夠簡化施工過程,而且能夠減少因搭配兩種不同混凝土所造成的弊端。
4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
施工導流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措施,特別是修建閘壩工程所特有的一項重要工程措施。導流方案要在施工之前進行精密的策劃,導流方案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工期、造價、以及安全性。在水域上進行水利工程施工,解決施工導流問題,修筑圍堰是其中一項必要措施。
施工導流工程是在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對河床水流進行控制的全面部署,是水利樞紐工程施工中的關鍵性的施工措施。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導流工程的好壞,還涉及發(fā)電、防洪、灌溉、航運、供水等其他國民經濟部門的利益。施工導流工程處理的好壞,關系到樞紐建筑物施工條件的好壞,工程建設進度的快慢并影響其他國民經濟部門的利益。因此,在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妥善地做好導流工程。水利樞紐建筑物的施工,受當地地形、地質、洪水、降雨、氣溫等自然條件的直接影響。對此,各工程還具有明顯的不可重復性。為了簡化臨時性的導流工程,以降低造價,加快施工進度,通常是利用枯水季節(jié)進行大施工,在此期間往往要完成大量的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量。由于河流有洪枯的季節(jié)性周期性,所以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具有季節(jié)性強的特點,帶來的施工的不均衡性,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安排中,切實地做好施工強度及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平衡。
圍堰是為了使水利樞紐建筑物能在干地上進行施工和檢修,而修建臨時性擋水結構物。圍堰是一種臨時性的壩工,工作條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圍堰技術在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的過程被廣泛采用,根據施工的不同要求,圍堰攔截河床的面積有所不同。圍堰使得河流過水面縮小,導致水流速度加快,圍堰堰體受到水流的沖擊力變大,為此對圍堰的結構復雜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圍堰作為水利工程施工的關鍵措施,圍堰平面的正確布置可以有效地減少河道沖刷、減輕航運困難和排水困難,在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通常要通過水利模型對圍堰的平面布置加以驗證,確保平面布置科學合理。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是影響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關鍵,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需要,保障我國水利水電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不斷地發(fā)展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已經成為我國水電事業(yè)發(fā)展進程中的必然趨勢。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好和完善好水利水電施工技術。
參考文獻:
[1]李正明.房屋建筑中屋面防水問題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8).
[2]聶榮梅,安寧.淺談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J].科技資訊,2009(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