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茜遷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與家長配合,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能力”。本文對筆者所任教班的幼兒在進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探討促進幼兒愉快進餐和不挑食的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
關鍵詞:小班幼兒 進餐 習慣 調查 培養(yǎng)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06-01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良好的進餐習慣和愉快進餐,是其健康的保證。但是一些不良現(xiàn)象正妨礙著幼兒的愉快進餐。幼兒能否愉快進餐,是幼兒家長和幼兒園天天遇到的一道難題。
1 問題提出
在園,教師發(fā)現(xiàn)好多幼兒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有的幼兒幾乎天天都不吃午飯,等到吃點心的時候就吃的很多;有的幼兒只吃白飯不吃任何菜;有的幼兒總是用手抓飯,或將自己不愛吃的飯菜放到別的小朋友的碗里……面對小班幼兒進餐種種問題,教師在班級里展開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并希望通過調查研究與觀察研究來歸納出促進幼兒愉快進餐和不挑食良好習慣形成的培養(yǎng)方法。
2 研究的過程
2.1 研究對象
昆山市陸家中心幼兒園小四班全體幼兒,男生24, 女生22人。
2.2 研究過程
教師觀察幼兒在園進餐狀況,了解幼兒在園進餐中存在的問題,并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家長進行關于幼兒進餐狀況作進一步的了解。
2.2.1 問卷調查,了解狀況
問卷法是將一系列事先設計好的問題組合設計起來,以書面的形式征詢被調查者的意見,通過對問題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獲取有關信息的研究方法。在發(fā)現(xiàn)小四班的幼兒存在一些的不良進餐習慣后,為了更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兒進餐現(xiàn)狀,教師設計了一張家長問卷調查表。本次調查實發(fā)問卷46份,回收41份,結果如下表:
注:(第四列:筆者將幼兒進餐偏葷、偏素的比例相加以得出幼兒偏食的比例。)
2.2.2 觀察了解法
在自然情景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的、有計劃的系統(tǒng)觀察和記錄,然后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了解和發(fā)現(xiàn)心理活動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方法。幼兒園在園進餐情況調查情況:不需要老師督促,能獨立安靜進餐的占26.1%,進餐時邊吃邊玩的占47.8%,挑食占60.9%,幼兒進餐姿勢正確占39.1%,飯量好(一份以上)占52.2%,進餐時正確使用調羹占86.9%,進餐時間超過30分鐘的占21.7%。
2.3 研究調查結果分析
幼兒在家進餐的獨立性發(fā)展較好,能獨立進餐的幼兒過半。在園,只有少部分的幼兒能獨立進餐,不需要老師的督促,進餐習慣良好;無論在園還是在家,幼兒大多存在邊吃邊玩的現(xiàn)象,但在園中,幼兒能在老師的鼓勵及同伴榜樣的激勵下能及時改正,而進餐良好(一份以上);本班幼兒進餐的姿勢、進餐飯量、進餐技能發(fā)展的都較好,但在家65.2%的幼兒進餐時間大于30分鐘,在園則明顯減少。大部分幼兒都存在嚴重的挑食現(xiàn)象,部分幼兒在家長的督促之下才能進餐,還特別發(fā)現(xiàn),8.7%的家長為幼兒的進餐問題苦惱而向老師求助。
2.4 調查結果總結
經調查結果分析,寶寶在家與在園的進餐表現(xiàn)和習慣存在較大的差異。幼兒在園與在家進餐的獨立性表現(xiàn)不一,幼兒在園進餐的時間遠遠低于在家進餐。但無論在家還是在園,幼兒進餐的專一性較弱,隨意性較大。同時,幼兒邊吃邊玩的現(xiàn)象較嚴重。但本班在一定的鼓勵和引導之下,幼兒飯量都很大的增長空間。
3 幼兒進餐習慣方面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3.1 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飲食觀念偏差
有的家長擔心幼兒中午在幼兒園吃不飽,所以早上會給幼兒吃很多,再加上幼兒在喝完豆?jié){吃完餅干后,中午飯就不吃。有的幼兒由祖輩帶,幼兒進餐時總是愛玩耍,她們總是任憑幼兒邊吃邊跑,于是形成了邊吃邊玩的習慣。部分家長在幼兒面前表現(xiàn)出飲食挑食、偏食的現(xiàn)象,幼兒在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下,沒有正確的榜樣示范,幼兒受了偏食意識的影響而自然地加以模仿,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2 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有偏差
調查中顯示,在幼兒不愿進餐時,大部分家長對幼兒進行簡單的說教管理,為幼兒講解其食物的營養(yǎng),以命令孩子吃飯;還有部分家長甚至恐嚇幼兒以勸導其吃飯,進一步制造餐桌上的緊張氣氛,加劇幼兒進餐的心理負擔。
4 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愉快進餐
面對本班幼兒進餐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師抓住幼兒“好模仿、愛表揚、好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以營造良好進餐的環(huán)境前提,家長和教師共同促進幼兒愉快進餐。所謂愉快進餐是指:讓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在愉快而溫馨的環(huán)境中,主動愉快地進餐。在進餐過程中,教師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4.1 環(huán)境營造法
在幼兒進餐前需要營造一種安靜、輕松的氛圍,這是幼兒愉快進餐的前提。營造一個良好的進餐氛圍是非常重要的。本班幼兒進餐前,教師都會拉起窗簾,保持室內適度明亮,使幼兒回到一種小家庭的感覺,并請部分幼兒幫助老師發(fā)餐具,擔任家長,小老師的角色,在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營造中促進幼兒愉快進餐。
4.2 情景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
在幼兒吃飯的時候,可以和幼兒們玩“食物旅行”的游戲。對幼兒說“白米飯、綠色蔬菜要到小朋友們的肚子里去旅行,它們給你們送去營養(yǎng),讓你們長的高高的,力氣大大的,就像大老虎一樣,你喜歡它們嗎?”這樣將進餐寓于游戲之中,在游戲情景中引導幼兒吃飯。
總而言之,只有矯正幼兒不良進餐習慣,促進幼兒愉快進餐,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所以,教師和家長需要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家園一致,共同營造輕松、溫馨的環(huán)境,寓教于樂,為幼兒樹立榜樣,多鼓勵,多表揚,多肯定幼兒,促進幼兒愉快進餐,為幼兒健康的成長奠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