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萌
【摘 要】
作文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然而,“流水賬”式的作文在小學生作文中最為常見,這也成為了作文教學的難點。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就要使學生能夠避開流水賬式的作文,只有層次分明、突出重點的敘述事情,作文才有一個清晰的骨架,才能為學生的寫作打好基礎。筆者結合教學實踐,首先從使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出發(fā),然后又分別從合理安排文章的開頭、內(nèi)容層次分明和處理好文章結尾三個方面來探討了避免流水賬作文的技巧。
【關鍵詞】
層次分明 連接詞 銜接句
小學作文的教學是以記敘文為主,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敘事表達能力,使學生有清晰的寫作思維。但是小學生在開始寫作文時就會普遍突出一個問題,即“流水賬”式的作文,這也為教師的作文教學帶來一個困境,只有幫助學生避免流水賬作文才能使學生的作文有所長進,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對癥下藥才會有成效。學生為什么容易把敘事作文寫成流水賬呢?經(jīng)過分析得出,學生寫作文普遍存在漫無目的的狀態(tài),不知道寫一篇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因而就想到哪寫到哪,由于詞匯量的缺乏,作文內(nèi)容缺乏連接詞和銜接句,使文章毫無層次感,沒有重點等。那么針對這些現(xiàn)狀,筆者做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讓學生明確寫作目的
我今天早上起床后,刷完牙,吃了一個煎餅果子,然后上學去了。上午我在學校上了語文課和數(shù)學課。中午我吃了一個煎餅果子。下午我在學校上了英語課和體育課。晚上我回到家,做完作業(yè)就睡覺了。
這就是典型的流水賬,《我的一天》讀起來散漫無目的。很多孩子在寫記敘文時不清楚寫作的目的,以《我的一天》為例,孩子的誤區(qū)就在于認為將一天中從早到晚所做的事情列舉出來就是對一天中生活的描述了,導致作文是流水賬式的記錄,無法突出作文的重點與作者的感情色彩。那么,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告訴學生,寫文章是有目的的,比如你要表達什么樣的感情,哪一件事情讓你有所感悟或者記憶深刻,那么就要將這些表現(xiàn)出來,要賦予作文色彩,使它豐富起來。如,在《我的一天》中,在學校發(fā)生了哪些事情讓你感觸最深,為了突出這件事情,可以多些細節(jié)的描述,與這件事情無關的東西可以刪減掉等。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關于寫文章的目的,教師可以多出幾個作文題目,然后和學生們一起討論,使學生找到感覺。
二、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文章開頭
文章的開頭也是記敘文的“前因”,可以以交代故事背景或交代人物形象特征為前因,但首先是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需要“前因”,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為什么很多學生的流水賬作文寫的沒頭沒腦的,就是沒有前因后果,整件事情敘述的毫無生趣。有前因才有后果,所以先安排好文章的開頭是關鍵。有一個學生《成功在我身邊》作文開篇這樣寫道:
成功之前必定要經(jīng)歷失敗與挫折,但是只要努力,就能戰(zhàn)勝它。
在暑假的一天上午,我和弟弟周海濤去坐車玩,忽然,我發(fā)現(xiàn)他的書包里鼓鼓的:你的書包里裝了什么東西?
這樣寫會讓故事很突兀,沒有交代故事背景,對后面故事做的鋪墊不夠。因此,必須要讓學生知道文章故事的背景可以作為前因,起到一個鋪墊的作用,方便閱讀,有時也可制造懸念,這樣的文章開頭就會立刻豐滿起來。為了加深學生對合理安排文章開頭的體會,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來鍛煉學生,比如教師提出一個話題“發(fā)生在你身邊搞笑的事情”,然后請學生分別來講一講。教師可以就學生所講的故事,挑選幾個前因鋪墊比較飽滿和沒有前因直接進入主題的故事進行對比,讓學生來評一評哪個故事更精彩一些,為什么?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便更深體會到了文章開頭的重要作用。
三、教會學生分清文章層次
流水賬讀起來特別散漫,不僅形散,而且神也散,說白了就是作者想到哪寫到哪,文章沒有整體性,而要想使文章有整體性、連貫性,首先就要學會正確使用連接詞和銜接句。我們在語文課上教學生造句的用意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能夠將一句話上下銜接起來,這些放入到作文中去就會使文章讀起來更加通順。很多學生的作文有種“前言不搭后語”的感覺就是連接詞和銜接句沒有用好,文章也會層次不分明。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標出范文中的連接詞和銜接句,感受人家是如何來用的,然后試著模仿,效果自然就會出來了。另外,流水賬作文之所以讀起來像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更在于缺乏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可以增添事物的色彩,使事物變得豐富、生動起來。例如:伴隨著鬧鐘的“嘶吼”,我不情愿地醒來,睡眼惺忪,懶散地爬出被窩,懨懨地刷完牙,用涼水洗完臉后,終于清醒了。這時媽媽催促我趕緊吃煎餅果子,我狼吞虎咽了一番,差點嗆著。吃干抹凈,我滿足地說“媽媽,中午我還想吃?!眿寢屛⑽⒁恍Γf:“沒問題,趕緊上學去吧。”一邊說,一邊拿著座椅上的書包,幫我背上。我理了理發(fā)型,跟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出了門。這位學生的文章描述就比較豐富、具體,層次分明,同樣是敘述《我的一天》,但是效果完全不同。
四、教會學生處理文章結尾
“有頭無尾”是寫作中很忌諱的一點,也是流水賬作文不著調(diào)的其中一點因素。一篇完整的作文一定是有頭有尾的,并且文章結尾處理得當。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掌握一些處理文章結尾的技巧,比如在文章末尾可以介紹故事發(fā)展的相關情況,這些相關情況和結尾構成緊密連接,總結了上文,又引出了最后的結果,要想顯得自然就需要用到“過渡句”。另外結尾應該用敘述概括的語言做總結,點明和升華主題,讓人有發(fā)深省,意猶未盡之感等。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范文來引導學生去感受并從中總結出一些方法出來,然后學以致用。
總之,要避免流水賬作文,做到有前因后果、文章層次分明、有細節(jié)描述、合理使用連接詞和銜接句這幾點要求就可以使文章“有料”起來。當然,寫作是技巧性的東西,還需要學生多去練,教師多幫學生分析,學生才能有所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福紅.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方法及效果初探【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4)
【2】劉燕.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