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摘要: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 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 “點綴”, 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引領孩子們進行快樂的課外閱讀, 讓孩子們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本文就我在教學工作中,怎樣指導課外閱讀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關鍵詞:閱讀;興趣;健康;方法;減負;讀寫結(jié)合
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新課標首次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對學生的閱讀量還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高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相當于高年級的語文課本5本書左右。因此,在開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引領學生進行快樂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在浩瀚的書海中遨游。如何指導高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筆者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內(nèi)部動力,才能開發(fā)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培養(yǎng)學習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特別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成功地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lián)系。如今的孩子,處在一個資訊異常發(fā)達的時代,他們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書籍、電視、網(wǎng)絡等都在爭奪著孩子們的課余時間,要把孩子們從精彩的電視畫面和緊張刺激的電子游戲中吸引過來,確非易事。那么如何激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呢?除了經(jīng)常用“開卷有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之類的格言警句激勵或者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懸念激趣外,可以嘗試以下幾點做法。
1、推薦班中學生正在看的好書。
小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他們接受新事物、新知識非常快。一個學生擁有一樣什么好玩或好看的東西,班中很快就會流行開來。利用這種心理,可以向?qū)W生推薦班中有些學生手頭正在看的優(yōu)秀讀物。
2、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
我們的教材是學習語言文字的范例,教材中有著名作家老舍、朱自清、魯迅等寫的優(yōu)美雋永的文章,也有選自古典文學名著的《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課文,課堂教學中,向?qū)W生介紹作家的同時,還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其它作品,從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
二、幫助學生選擇健康、適合的課外讀物。
1、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shù)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有的喜歡名家名著;有的喜愛科普作品;有的迷于軍事知識;還有的只對卡通書籍感興趣……因此,我放低要求,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2、選擇健康、有價值的書。課外閱讀益處很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庇绕浜⒆?,純凈幼小的心靈如果借助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經(jīng)典名著來滋養(yǎng),心靈會日漸純凈,感情會日漸豐富,興趣愛好會日漸廣泛,良好的讀書習慣會逐步形成,智力與承受力也將日漸增強。
三、指導閱讀方法。
處在信息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因此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相當重要。信息高速公路的開辟提醒我們:以獲取信息為目的的閱讀已經(jīng)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讓學生“學習精讀、略讀、瀏覽,學習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wǎng)絡等查閱資料”。只有讓學生學會閱讀,課外閱讀才會收到良好的成效。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1、精讀摘錄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細讀的方法。要求學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并把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或需要的資料摘錄在筆記本上,熟讀成誦、積累語言并靈活運用。只有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地調(diào)動自己的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知識才會內(nèi)化。
2、泛讀瀏覽法,這是我們多數(shù)人平時閱讀的方法,拿到一本書,從序言、目錄、正文到后記從頭到尾地瀏覽,力求迅速準確地從全局上把握讀物的脈絡和主旨,明確主要內(nèi)容。
3、批注閱讀法,教給學生批注的一般符號,邊讀邊注,提出不懂的問題,注上對文中語言的感悟、內(nèi)容的理解,加深閱讀的印象,幫助更好地記憶。
4、速讀跳讀法,在知識爆炸、信息豐富的今天,為了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我們可以學著速讀,一目十行,讀得快,想得快;也可以把自認為對自己不太有用的內(nèi)容跳開,擇其所需而讀,以培養(yǎng)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四、有機整合,減輕課業(yè)負擔
1.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并結(jié)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jié)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拓展閱讀。
2.保證閱讀時間。課外閱讀需要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囫圇吞棗地應付課外閱讀量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要控制過多的機械繁瑣的語文書面作業(yè),保證學生每天有半小時自由閱讀的時間。每周的周記也可改為閱讀、與家長交流、填寫讀書卡等。假期作文改為出一期讀書專題小報等等,讓語文作業(yè)變得有趣起來。
五、讀寫結(jié)合,提高課外閱讀能力。
1.不動筆墨不讀書。根據(jù)閱讀情況寫讀書筆記,記錄閱讀的篇目、時間、字數(shù)、摘錄好詞佳句、寫出心得體會。這樣,學會積累,學會與文本對話,學會做讀書筆記;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會續(xù)寫、擴寫、縮寫、改寫等)。以保證閱讀數(shù)量,提高閱讀質(zhì)量。
2.集中指導,提高課外閱讀能力。學生共同閱讀同一讀物,便于教師指導。但教師要挑選出人人喜愛的讀物,并不是一件易事。
總之,小學高年級學生有自己的閱讀興趣和特點,我們要切實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關注學生閱讀的內(nèi)容,而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關鍵,這樣課外閱讀才能收到實效,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書成為自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忠實朋友,從而為學生最終成為高素質(zhì)的人才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