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會
摘要:隨著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對整個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閱讀教學作為語文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規(guī)范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明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課堂閱讀教學時間,創(chuàng)新制定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知識,并養(yǎng)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式策略進行了觀點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實施對策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在新課程教學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越來越明確,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受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缺乏深入認識,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久而久之產(chǎn)生了厭煩的心理情緒,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小學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但在實際引導過程中凸顯出不同的細節(jié)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閱讀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沒有就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導致學生的基礎水平比較差,再加上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沒有屬于自己的閱讀時間,從而抑制了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拓展。因此教師要制定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案,注重閱讀教學的細節(jié)問題,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為語文寫作奠定了基礎條件。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規(guī)劃不夠合理。
雖然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得到了創(chuàng)新,但是大多數(shù)教師依然以課本知識為主,沒有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有效拓展閱讀信息資料,閱讀教學內(nèi)容規(guī)劃不夠合理,只注重文章的基本結構及思想情感,而沒有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閱讀中來,長此以往,由于學生沒有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含義及結構內(nèi)容而降低里學習興趣,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三)過于重視閱讀考點講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閱讀考點講解,讓學生反復記憶掌握這些考點,但是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意識,教師沒有適當?shù)囊胝n外閱讀知識,導致學生的閱讀領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的教師會把文章的題目改編成閱讀考試題,這種方式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感,更不能滿足學生對閱讀的期望。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對策
(一)適當轉變教學觀念。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成是課堂的主體,將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剛開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可能會出現(xiàn)明明知道文章想要表達一些什么,但是自己想不出來如何進行描述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學生的閱讀量不夠導致的,教師在遇到這類問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并拿出一部分時間,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二)有效拓展課外閱讀教學活動。
閱讀課堂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屬于學生閱讀的時間,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提高,使學生可以有效的利用自己的學習興趣當做閱讀的興趣進行廣泛的閱讀,對于各個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是做好的教師,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書籍會有更好的閱讀傾向,教師可以把握好這個特點對不同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書籍在不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下教師應該鼓勵他們,讓他們自己有選擇自己喜歡書籍的權利,在有的學生迷茫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書籍,增加學生的閱讀范圍。在閱讀的同時教師不應該強制性給學生追加某一閱讀目的,而應該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分析,這樣使得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初中語文閱讀的作用,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漸漸地進入深度閱讀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要適當?shù)匾龑В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閱讀。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變化,通過自己的分析,試著解讀作者心理變化的原因。在學生閱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中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地位,不能強硬地給學生灌輸所謂的標準答案、中心思想等等,而是適當引導學生獲得對文章的情感體驗,進而發(fā)展自己的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四)不斷擴充學生的閱讀量。
處于小學高年級段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逐步變大,課外閱讀的時間被無情地壓縮,甚至降低為零。學生將自己的目光聚焦在試卷成績上,逐漸開始忽視自己本身的閱讀體驗,并且學生的思維漸漸被標準答案所束縛。教師在意識到學生的這種心態(tài)和思維變化之后,要在平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并且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這種閱讀可以是課內(nèi)的,也可以是課外的,最主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選擇權,讓學生自己決定閱讀的種類和閱讀的內(nèi)容,同時,教師也要嚴格要求學生不可以利用閱讀時間補作業(yè)。
三、結束語
閱讀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要想學好語文,必須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閱讀量??v觀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教師缺乏熟讀文本的過程,過分注重文本細節(jié),缺乏對學生整體把握的引導肢解文本等。在閱讀教學中不要將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局限在教材中,而應該盡量的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和慣有思維模式,形成獨特的觀點。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輕松的融入到閱讀活動中,而不是完全是被動的獲取知識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沈曦.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牛立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閱讀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27).
[3]梁文娟.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對策[J].課外語文,2014,(08).
[4]王金俠.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成功(教育),2013,(11).
[5]糜雪.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3.
[6]單宗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分析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