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俊杰
《愛麗絲漫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講述了一位美麗可愛的女孩愛麗絲(Alice)從兔子洞進入一處仙境后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冒險,經(jīng)歷了很多奇幻的場景,學會了把握自己命運,尋找自我價值,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個夢境。故事在生動有趣的人物關系中層層展開,學生也在步步推進的情節(jié)里習得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化。而讀書最美妙的境界就是讀得津津有味,走進書中的優(yōu)秀的人物,與之為伴,思想共舞。
三味之一:讀出語言之美
筆者在這節(jié)課的閱讀賞析設計中考慮到《愛麗絲漫游仙境》是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它的語言簡潔、流暢、生動,所以本課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帶領學生與書中的愛麗絲、兔子不期而遇,一下進入故事,感受語言的簡練及趣味,讓文本的語言之美抓住學生的眼球,拉開閱讀的序幕。
例如,在學生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后,以朗讀、配音的形式去體會這樣的描述“Down and down and down she went.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stopped falling . She found herself alone in a large hall,”同時與之比較“Alice jumped down into the hole and fell for a long time…”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愛麗絲的內(nèi)心世界,重點體會“Down and down and down she went”,隨之一起發(fā)現(xiàn)兔子并墜入兔洞,身臨其境般得去感受文字里透露出的奇妙、生動、富有內(nèi)涵的意境。如此賞析文學作品文字的意蘊,學生解讀文學作品的能力也必隨之提高。
三味之二:讀出藝術之美
本課時的閱讀體裁是童話故事,卡羅爾的童話不是一般化地描寫懲惡揚善,而是向讀者揭示了世間事物的復雜多變以及多種觀念的相對性。顯然,這與學生以往的閱讀材料有所不同,體裁的不同意味著閱讀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因此,在課文的理解中,筆者設置這樣的一個閱讀任務,In the rabbit hole, Alice becomes too to reach the key on the desk, but after eating the cake, she was too to go through the door. In“Alice in Wonderland”, this fairy tale English author Carol is called as a “genius of the philosopher”. 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提煉出“big”和“small”,進而感受被譽為“天才的哲學家”的卡羅爾在文中想要表達的藝術手法。
學生在后續(xù)的閱讀與小組討論中會不難發(fā)現(xiàn),一塊蛋糕,一瓶藥水,讓在兔洞里的愛麗絲變小時夠不到桌上的鑰匙,突然長高時,寬大的房子卻裝不下她的身體,只好一條胳膊伸出窗外,一只腳伸進煙囪里。原來大與小是相對的概念,對比之中才有了意義。簡單的情節(jié)中感悟出了不一般的滋味,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諸如此類的“理趣”,在《愛麗絲漫游仙境記》中處處可體現(xiàn),正如一句話說的好,“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萬物渺小或者宏大,都是一個世界。”接下來的藝術想象,What could you do if you were smaller or bigger ?I could .(write at least four ideas.),學生大膽想象,探尋自己的“仙境”,在閱讀中深入探究角色內(nèi)心,心與心進行對話,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將語言與藝術融會貫通,讀出藝術之美。
三味之三:讀出人生之美
文化賦予語言魅力,閱讀除了掌握語言知識和欣賞文學藝術之美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使閱讀課的教學與學習有了新意。
在閱讀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愛麗絲為了達成目標做了很多勇敢的嘗試:她很耐心地嘗試打開每一扇門,很細致地搜尋能打開門的每一把小鑰匙,喝了桌上瓶子里的藥水,吃了蛋糕,不斷變大變小,打開門后,在仙境又開始了全新的冒險。
每一個故事的意義在于體會,閱讀故事感悟人生。不妨在閱讀的最后與經(jīng)典對話,“讀”享人生:From the moment I fell down the rabbit hole. Ive been told what I must do and who I must be. Ive been accused of being Alice and not,but its my dream. Ill decide where it goes from here. I make the path.愛麗絲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探險中一次次重新認識自己,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學生會在閱讀的情感升華中充分感受到愛麗絲帶給他們的勇敢、堅強、善良和聰明,人生就是做回自己,“夢境”由自己掌握。由此,引導學生探索一個全新的仙境,Where do you think Alice will go? What do you think i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ittle door?故事還未結束,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討論中充分地釋放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將自己的語言融入讀物的語境,“讀”具匠心地挖掘思想深度,展現(xiàn)語言素養(yǎng)之美。
如果我們把單調(diào)的英語課外閱讀課變得如此多味,讓學生通過讀文字,了解故事情節(jié);通過品語言,感受語言之美;與文中人物進行心靈交流,感受語言藝術之美;更能通過文本閱讀學習如何做人做事,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提升人文素養(yǎng)。徜徉在童話故事的文本中,在獲取語言知識、掌握閱讀技能的同時,感受英語的語言之美,體驗英語語言的藝術之美,并體會其中所折射出的人生之美,闡釋了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
學生通過這些,可以在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感知純正的英美語言,并將從中獲得的語感轉化成自己閱讀時可以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運用能力,讓Fun With Reading的理念乘著語言文字的翅膀,一起開卷“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