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薇
【摘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田經濟的福音,給農村的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本文首先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了簡要的概述,并提出了建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基于此,提出了幾點對策,旨在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探討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相關概述
小農水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簡稱,主要目標是實現對農田水分布狀況和水利條件進行改善,并達到調節(jié)和改良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條件,實現灌溉飲水的基本需求,并解決農村生活生產用水的問題,旨在提高農田生產產量,促進農業(yè)的發(fā)展。小農水的改善措施是運用水利工程設施,并興建各種農田水利措施。常見的小農水有小型的水庫、蓄水池、中小型的泵站、引水渠等等。做好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可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提高農田的抗旱降災的風險,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對農業(yè)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完善的建設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管理活動的框架性指導,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管理活動有章可循,管理活動能夠有序性、節(jié)奏性。但在實際的農田水利工程中,對建設管理的方案較為粗糙,缺乏統一性,加上農田水利工程所處的農村環(huán)境中,受到的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創(chuàng)建完善的管理制度難度較大,很多制度條例是無法在農村這個大環(huán)境大背景下完成的。此外,檢測方法和監(jiān)控的手段并不科學,導致制度的落實僅僅是形式主義,無法發(fā)揮建設管理制度應有的價值。再者,農村的水利管理部門都是基層的管理部門,對制度的執(zhí)行力不夠,科學有效的制度執(zhí)行體系沒能得到保障,監(jiān)控監(jiān)管缺乏全面性和針對性,尤其是水利農田的措施定期的檢查維修工作也未能按時完成,造成了制度是擺設,無法落實到位。
2.2 滯后性
農村改革帶動了土地分配制度和農業(yè)生產責任體制改革,制度的推動改變了農村生產方式,集體生產的方式已經逐漸退出了市場,個體經營生產的方式成為了主導,個體戶的個體意識逐漸增強,這就導致了農村農民生產僅僅對自己所屬的農作物范圍進行澆灌,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關注程度很低,長此以往,就造成了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率太低,維修率高而沒得到定期維修,管道的漏水和滲水的現象十分的嚴重,水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優(yōu)化配置,浪費現象十分嚴重。目前,大部分的常見的小型水利農田工程有機井,該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權是每一個農戶,所有權是農村集體組織,農戶由于沒能得到所有權,而放棄對機井的維護和檢查,導致了機井的管理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效用的發(fā)揮也缺乏途徑。
2.3 盲目性
雖然國家大力推崇興建農田水利工程,但對于建設和投入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建設的初期,水利工程的投入資金主要來源與政府和相關農田水利部門,而工程的建造主要依賴于當地的技術人員和農戶,缺乏統一性的指導性意見,對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缺乏科學性,即使在建造的過程中能結合當地的客觀實際情況,但存在極大的隨意性,盲目的建設現象十分嚴重。例如,水利工程的水補充的問題,對于旱季和水季不能同時兼顧,水季時的漏水問題是能得到了很好的杜絕,但在旱季水資源的補充不能及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性未能很好的體現,建設的盲目性很大。
2.4 資金投入不足
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屬于國家的專項工程,需要投入專項資金,國家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關注點逐漸在增加,投入的扶持資金也在增加,但相較于落后的農村經濟而言,政府對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遠遠不夠的,投入的資金量僅僅能滿足初期的水利設備運行,后期的維護以及技術性的補充所需要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導致了有部分的水利工程僅僅是擺設而已,重點工程項目的啟動需要的配套設備不能跟上,水利工程的開展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再者,水利工程的維護工作也需要資金投入,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對水利工程的開展的進程影響較大。
2.5 維修改造難度大
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分布廣、工程點多、維修和改造困難的特點,導致了小型水利工程的維護工作艱難開展。我國的部分水利工程缺乏對設備設施的維護和檢查的制度,有的水利工程重復使用導致了工程的維修率很高,但又缺乏專業(yè)化的維修團隊,很多的設備都存在著盲目使用的情況,導致了水利工程設施報廢率很高,水利工程未能發(fā)揮應有的價值。此外,部分的水利農田修建團隊缺乏專業(yè)的資質,修建改造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維護過程出現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設備的漏洞反復出現,不能站在全面的視野解決問題,導致修建維護僅僅是形式主義,未能實現終極目標。
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問題對策
3.1 完善建設管理的制度
構建完善的建設管理制度,并統一標準、統一口徑,責任落實制度也要用條例明確下來。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要科學,突出體現在審批流程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減少水利工程項目設計的盲目性,經過科學的估算與實際考察相結合,考量工程規(guī)劃的合理性,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和投入使用。此外,充分強調農村的集體效應,發(fā)揮監(jiān)督的效用,尤其是水利工程的應用,重視村民自治管理的作用,強化村民對水利工程使用管理的意識,制定民間的約定和規(guī)則,共同管理水利工程的使用,避免造成水利工程項目的浪費,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還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3.2 擴充投入資金渠道
政府的資金扶持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局限的資金,使資金最大化,是重要的難題。首先,國家應該統一規(guī)劃好每一項農田水利設施的資金投入,并圍繞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補貼政策資金額度,制定稅收優(yōu)惠政策、財政免息政策等。其次,拓寬資金融入的渠道,尤其是民間資本的應用,吸納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到農田水利項目中來,形成政府投入為主,明間融資為輔的投融資體系。
3.3 重視維護管理,開創(chuàng)經費渠道
農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應用制度明確下來,并將農田水利工程的維護管理職責進行分攤,國家和使用者共同承擔維護工作。因此,需要提高使用者的責任意識,小型水利工程是國家的優(yōu)惠工程,是便民工程,但也需要農戶對水利設備設施負責,維護工作做到政府與民間相結合。同時,維護費用的責任分攤也應明確,作為水利工程的受益者,也應為維護工作擔負經費責任,并尋求多種明間資本,開創(chuàng)多種渠道的經費來源,使水利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常學清.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問題[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3).
[2]楊德偉.關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問題探討[J].商品與質量,2016(14).
[3]吳新友.關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問題的探討[J].科技展望,2016,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