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智鳳
【摘要】生物課程中引用多媒體技術能夠?qū)⒊橄蟮纳飳W知識轉換為形象的信息,加強學生的理解與認知。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并未把握住多媒體技術的特點與用法,從而導致教學重點不明確和教學時間比例失調(diào)等問題,并未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因此,本文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教學誤區(qū)展開探討,并提出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革新途徑。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教學;生物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37-01
一、初中生物課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
(一)化抽象為具體,突出重點難點
在初中生物教學課程中,學生在理解一下生物學問題時很難形成較為深刻的認知。其根本原因在于生物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點相對模糊而抽象,因此產(chǎn)生不易理解的客觀現(xiàn)象。而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qū)⒊橄蟮纳锝虒W內(nèi)容具象化,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或者生物體的結構生動而形象的展示給學生。
(二)提高學習熱情,促進教學效率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在于能夠有效的將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信息有機的組合的一起,進而形成一種能夠激發(fā)視覺感官的信息模式。而這種信息模式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些豐富而生動的教學信息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多種感官,讓生物課程變得有趣,進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拓展知識容量,拓寬學生視野
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以課程標準為基礎,融合更多的教學信息,打破傳統(tǒng)的板書和講授式教學模式。因此在初中生物課程的設計上,生物教師可以將很多課外信息整合到課堂之內(nèi),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拓展生物教學的知識容量,進而拓寬學生的視野。以多媒體的教學課件代替板書,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也被節(jié)省出來,那么不需要板書進行畫圖和書寫,教師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用于為學生講解生物學知識,進而從課堂教學的時間維度拓展了知識容量。而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觀察并分析多媒體課件提供的生物學知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實質(zhì)上已經(jīng)接收了更多的知識容量,那么對生物學的理解和思維得到有效拓展,也就產(chǎn)生了拓寬視野的積極效應。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教學誤區(qū)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生物課程教學相比較,具備了更高的表現(xiàn)力,而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也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熱情,并將生物學難點和重點化繁為簡,同時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料與知識容量。但是多媒體在初中生物課程中的應用也存在幾點誤區(qū)。首先,少數(shù)教師過于追求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形式,而忽略了教學重點,造成主次不分的現(xiàn)象。其次,多度依賴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的實驗課程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降低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動手操作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最后,也存在多媒體教學時間比例過高,而未能有效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討,也是忽略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主體地位的問題。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革新途徑
(一)明確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
多媒體技術是輔助生物課程的有效教學工具,利用好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生物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而多度依賴多媒體技術也容易造成喧賓奪主的不利影響,那么在初中生物課程中教師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就要把握好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尺度。這個尺度首先體現(xiàn)在教學目標中。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以課程重點為核心,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不能忽略主要的教學目標與重點。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基本方式》為例,在課程中神經(jīng)興奮傳導作為教學重點,教師應當把興奮形象轉化為一個運動的紅點,讓學生主要理解神經(jīng)運動的過程。并且需要在運動部位進行停頓,及時進行紅點在反射弧中的運動方式與路徑,進而突出教學重點與目標,并有效控制教學進度,達到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目的。
(二)優(yōu)化配置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時間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清晰闡述不易理解的抽象生物學知識點,但是過度使用多媒體技術也容易影響學生從學習過程中總結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因此,優(yōu)化配置多媒體技術的課程使用時間比重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點。那么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簡單的實驗目標介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實驗操作。實驗結束之后,再應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解釋實驗現(xiàn)象,并引導學生對比自身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否與多媒體課件描述的實驗過程相同,進而形成更為清晰的實驗思路和知識點理解。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的實驗課程為例。首先引導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過程,并總結出相關的實驗現(xiàn)象。然后以學生的實驗報告和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對比,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在實驗中的操作不足或者總結偏差,那么也就能夠到達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能夠有效配置實驗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時間比重,讓兩種教學方式能夠發(fā)揮出各自的效能,促進多種教學模式相互融合的有效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zhì)的教學方法。
(三)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學生互動的機制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為教學工具,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那么促進學生在多媒體教學中的思考,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才是生物課程的教學重點。因此,將多媒體技術引入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人機互動的教學機制,從而發(fā)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并始終圍繞學生的思考方向作為教學側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方面,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時,可以將導入教學情景的為主要應用方式。讓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情景中思考生物學問題,同時為學生留出探討圖片信息的時間,讓學生在探討過程中形成主動學習的思維意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提出學習問題,并引導學生根據(jù)此問題查找相關答案,并自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那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多媒體技術的利用效果將更為明顯,學生的學習意識和主動性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從而形成人機互動的高效學習模式,進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實際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具備很高的教學優(yōu)勢,但是也要把握多媒體教學與學生的關系,與實驗教學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與教學目標的相互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學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革新教學路徑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優(yōu)化配置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時間和比例,同時注重多媒體教學與學生互動的機制,進而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杜迎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整合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6,(12):128-129.
[2]白若蕾.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