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巖
摘要:在中學的化學教學期間,實驗教學是重要的內容之一,若想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就需要重視實驗教學手段的多樣性以及趣味化。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使得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眾多的領域均有所涉及和應用。并且逐漸滲透到中學的化學教學中,拓寬了教育的視野。本文對計算機信息技術于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期間的應用展開探究。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 重要性 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163-01
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要的基礎。同時實驗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推動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實驗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時代背景下,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具有普遍的應用,通過充分結合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推動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一、采取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明確化學實驗目的
實施化學教學期間,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演示化學實驗,并且演示化學實驗也為教學評價中一項重要的反映依據。經采取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舉措,于實驗前期階段把實驗教學的內容制作成PPT的形式,同時合理地明確實驗的內容,諸如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儀器、實驗的具體步驟以及注意的事項等。一方面能夠提升實驗課教學效率,另一方面能夠實現(xiàn)整改以及優(yōu)化實驗教學的內容。
二、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模擬
化學學科主要的研究內容就是物質組成、性質和結構以及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等。所以,此學科存在較強的抽象性特點。應用傳統(tǒng)形式的實驗以及文字表述很難加深學生的理解。所以,可以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制作的課件,將具有微觀的特征和變化的過程,諸如分子、原子以及離子等,以更加直觀的形象展現(xiàn)。同時,對于工業(yè)制硝酸的流程、鋼鐵的冶煉以及工業(yè)合成氨等內容,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加強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提升實驗教學效果
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中。很多的實驗過程以及現(xiàn)象并不具有顯著性,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質量以及效果的充分發(fā)揮。例如,對于分子的擴散和氣體的產生等知識現(xiàn)象的學習,學生很難深刻地觀察到最終的效果。不利于學生理解。如果將這一類的實驗以多媒體投影儀的形式進行展示,可以結合起定格、慢放以及重播和放大等優(yōu)勢功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觀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顏色的變化以及沉淀的析出、氣體的產生等現(xiàn)象有清晰的觀察。而且。對于像鋼鐵腐蝕這種需要較長時間反應的實驗。能夠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這種途徑制作課件展示腐蝕的過程。一方面能夠增強實驗的直觀性進行增強,另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在充分演示實驗效果的同時,也可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效果。
四、以計算機信息技術提升實驗環(huán)保安全意識
在中學期間的很多化學實驗中,如果不嚴格按照正規(guī)的操作步驟操作實驗,就可能導致危險情況發(fā)生。例如,在實施氫氣的實驗室制取實驗期間。氫氣在點燃之前,需要檢驗純度,以免產生爆炸。所以,怎樣避免危險是關鍵。鑒于此,可以于實施具體的實驗之前,以動畫的形式,對點燃不純氫氣的混合氣體引發(fā)產生啟普發(fā)生器爆炸的現(xiàn)象進行演示,可以將嚴重的危險性后果通過信息技術直觀形象地體現(xiàn)。所以,學生會加深認知,在點燃可燃性氣體前重視純度檢驗。同時,很多的化學實驗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成有毒物質的問題,怎樣有效降低其危害至關重要。充分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發(fā)揮其功能優(yōu)勢,再經過更新傳統(tǒng)的實驗形式進行科學的模擬實驗。演示實驗室制取氯氣、銅與濃硝酸反應等都可采取此種舉措。經選擇替代傳統(tǒng)實驗模式,實現(xiàn)在整個反應、結果合理的演示過程中,獲得綠色環(huán)保實驗效果。
五、結語
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其質量好壞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伴隨社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通過多媒體的模擬實驗,將實驗教學相關的圖形、圖片、聲音及文本等有機整合,并且配合音視頻、動漫等形式,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實驗的過程,使他們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進而大大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讓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活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