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婭曦+李淑杰
前言
中文報刊詞語中存在大量書面語,它們與相應(yīng)的口語體在詞形上可歸納總結(jié)為不同的關(guān)系類型,搭建書面語體和口語體的外在和內(nèi)在的連結(jié),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和記憶報刊詞語的書面語體。編寫報刊教材時,也應(yīng)該把這一思路融合到語言知識中去,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報刊詞語的特點和使用。
幾乎所有語言的詞語都存在書面語體和口語體,絕大部分語言的兩種語體在詞語形態(tài)上是完全沒有聯(lián)系的,對學生來說,書面語體只能單獨記憶,甚至可以說是“死記硬背”。然而漢語則不然,漢語的詞由語素構(gòu)成,兩種語體可能會有語素上的重合,兩者的詞形對比可歸納為多種不同的類型,從教學的角度來說,系統(tǒng)的歸納和整理將特別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報刊詞語的書面語體,提高跨越疑難詞義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閱讀速度。
一、報刊詞語中存在大量書面語
說到報刊語言,給人印象最突出的就是書面語色彩較濃,從篇章布局到句式再到到詞語都有相應(yīng)的“書面語體”,特別是詞語上,甚至有明顯的口語體和書面語體的對立。不僅中文報刊詞語如此,其他語言的報刊詞語也如是。不熟悉篇章結(jié)構(gòu)和句法的書面語體不至于讓人看不懂新聞內(nèi)容,但是如果沒學過相應(yīng)詞語的書面語體就會導致學生不理解句義。
因此,在教學上,報刊詞語的書面語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于是“書面語”成了學生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形態(tài)。說其熟悉,是因為學生們在詢問老師一個疑難詞語時常常聽老師說“這是某某詞語的書面語”。說其陌生,是因為選擇《報刊語言基礎(chǔ)》的學生大都只系統(tǒng)完成過初級階段的學習,所學詞匯中極少涉及書面語,而且大都是第一次專門接觸中文報刊。對書面語的陌生感往往會進一步導致焦慮和恐懼情緒,張莉、王飚(2002)指出“留學生的漢語焦慮感對其漢語學習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焦慮感越強,其漢語水平越低?!?/p>
然而,由于漢語自身的特點,構(gòu)成詞的語素都有獨立的意義,漢語詞語的書面語體和口語體可能會有語素上的重合,語素重合就意味著語義相關(guān),那么通過重合的語素就可以有效推測書面語體的詞義。根據(jù)兩者的詞形對比,可將報刊詞語的書面語化歸為不同的類別,從詞形到詞義,由外及內(nèi)地和熟悉的口語體作連結(jié)可以降低學生對書面語體的陌生和抵觸情緒。同時,從閱讀理解的層面上來說,漢語詞語的書面語比較容易推測出語義,可以說要比印歐語或其他語言更有跡可循,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些。在下一個部分,我們就從語素入手,對報刊詞語書面語體和口語體的詞性進行對比。
二、書面語體與口語體的詞形對比
(一)部分語素重合
一部分詞語的書面語體與口語體有部分語素重合,而重合的語素正是詞語中承擔主要意義的語素。抓住主要語素的意義并結(jié)合上下文的話,這部分詞語的書面語比較容易閱讀理解和記憶。如:
(書面語——口語)(書面語——口語)
參與——參加 據(jù)悉——據(jù)說,據(jù)了解
近日——最近 屆時——到時(候)
至少——最少 滯后——落后
漸次——漸漸 擔憂——擔心
保障——保護 群體——集體
留存——保存 理念——觀念
事宜——事情 漠視——忽視
(二)單雙音節(jié)轉(zhuǎn)換
在報刊詞語中,很多詞語在單雙音節(jié)基本同義的情況下,偏好用雙音節(jié)詞。與單音節(jié)詞比起來,雙音節(jié)詞除了語義更為準確以外,語義上還有明顯的抽象傾向。潘志剛(2011)指出:“漢語詞匯在發(fā)展中有強烈的雙音節(jié)化趨向,促使?jié)h語詞匯雙音節(jié)化的根本原因是避免歧義、追求表義的準確和追求語言交際的經(jīng)濟性效果?!标惒辏?997)也指出:“有時候,在不妨礙現(xiàn)代書面語總體特征,又不妨礙讀者理解的前提下,適當?shù)厥褂媚承┪难曰蚓哂休^濃厚書面色彩的詞語,是報刊語言力求簡明性特點的表現(xiàn)?!笨梢?,雙音節(jié)詞匯總體上更符合書面語體的特點,所以很多情況下報刊詞語選擇用雙音節(jié)詞。如:
(書面語——口語)(書面語——口語)
前來——來 前往——往,去
學習——學 練習——練
人士——人 難以——難
橋梁——橋 搭架——搭,架
占據(jù)——占 網(wǎng)絡(luò)——網(wǎng)
生育——生 度過——過
更換——換 建造——建
購買——買 大型——大
小型——小 名列——列
隱藏——藏 家庭——家
擔當——當 擁有——有
再進一步觀察會發(fā)現(xiàn)一部分雙音節(jié)詞語,拆分后的兩個語素都可以單獨使用,一個的語義偏重具體,一個的語義偏重抽象或文言色彩濃重,但是如前所述,在報刊新聞這樣的行文里,要表達抽象語義時,還是偏好用雙音節(jié)詞。如:
(書面語——口語)
具有——具,有(前一個語義偏重具體,后一個語義偏重抽象或文言色彩濃重,下同)
開設(shè)——開,設(shè)
進入——進,入
關(guān)閉——關(guān),閉
等待——等,待
死亡——死,亡
到達,達到——到,達
幼小——小,幼
添加——加,添
多余——多,余
(三)無重合語素
還有一部分詞語的書面語體與口語體完全不同,初次學習時難度較大。但是此類情況多見于單音節(jié)詞,其中很大一部分又都是常用語素,與別的語素搭配成其他書面語的組合性很強,能產(chǎn)性高,組合后的語義也比較容易推測。所以這類書面語非常適合在報刊閱讀的初級階段集中學習,將有效降低學生閱讀報刊的難度。如:
(書面語——口語)
將——會,把,可組合成“即將,必將”等。
由——從,經(jīng)過,順從等,可組合成“經(jīng)由,事不由己,由于”等。endprint
首——第一,可組合成“首要,首先,元首”等。
使——讓,可組合成“假使,即使,使然”等。
餐——飯,菜,可組合成“中/西/早/午/晚/自助餐,餐廳”等。
稱——說,可組合成“稱為,聲稱,自稱,號稱,稱呼”等。
其——他/她/它(們),他/她/它(們)的,可組合成“其中,其后,其人”等。
之——的,可組合成“之上/中/下/前/后/間”等。
此——這個,可組合成“因此,此時,此地”等。
于——在,可組合成“生/死/位于”等。
者——人,可組合成“作/記/來/話/聽者”等。
本——這個,可組合成“本報/人/地/公司/次/?!钡取?/p>
以——用,可組合成“數(shù)以百萬計,以近70%的支持率”等。
為——當作,可組合成“以……為(主題/目的/起點/己任),稱為,作為,為主”等。
居——在,可組合成“位居,穩(wěn)居,獨居鰲頭”等。
旨——目的,可組合成“主旨,宗旨,旨在”等)。
(以)及——和
存在——有
期間——的時候
往日,昔日——以前,過去
從而——所以就
若干——一些
次日——第二天
承諾——答應(yīng)
如此——這么
時下,當前,目前,如今——現(xiàn)在
(四)縮略語
報刊語言力求精煉,報刊詞語的書面語中還有一個特殊的類別——縮略語,特別是在報刊新聞標題中常常出現(xiàn),是學生閱讀時遇到的首要障礙,直接影響學生對篇章大意的把握。張丕謙(2000)曾經(jīng)做過統(tǒng)計,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語學院漢語言文化系現(xiàn)在使用的報刊語言系列教材《報刊語言基礎(chǔ)》、《報刊閱讀教程》和《當代中國話題》中有縮略語678條。由此可見縮略語在報刊詞語中不容小覷的分量。
有的縮略語已經(jīng)詞匯化為一個詞語,穩(wěn)定性相當高,有的則仍屬于專有名詞,需要特定的上下文才能準確理解??s略語使用率頗高,但因為其在構(gòu)詞上的特殊性,不適合歸在上一節(jié)中作一般性討論,因此教學中不妨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來講授。如:
(書面語——口語)
與會——參加會議
經(jīng)貿(mào)——經(jīng)濟和貿(mào)易
在京——在北京
供求——提供和需求
在華——在中國
華商——華人商人
東盟——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
自貿(mào)區(qū)——自由貿(mào)易區(qū)
世貿(mào)組織——世界貿(mào)易組織
奧運會——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委會——奧林匹克運動會委員會
申奧委——申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委員會
單獨——夫妻雙方有一方為獨生子女
雙獨——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
三、現(xiàn)行報刊教材的不足
關(guān)于報刊課課型的定位,或認為是語言課,或認為是專項技能課,但是李晟宇,王丕承等(2007:26)認為報刊課是一門特殊的綜合課,本人也同意他們的觀點。所以報刊教材不但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報刊閱讀能力,還要服務(wù)于報刊語言知識要素的講授。對此,張和生(1994)就明確提出:“報刊課的教學重點在于中國報紙的常用詞語和句式,而不在于它所報導的新聞?!比欢?,現(xiàn)行的報刊教材,關(guān)于報刊語言的特點缺乏系統(tǒng)性的講授,大都只是在新聞后面列出所涉及到的新聞句式,但詞語方面僅為簡單地羅列生詞表,既沒有打破篇章限制,按類別收編相關(guān)語義場,也沒有歸納總結(jié)報刊詞語書面語體的特點。而這些恰恰是學生最渴望獲得的,對其幫助最大的語言知識。
報刊課作為中高級閱讀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愛,教材的編寫也有了更專業(yè)化的要求,編寫報刊常用詞語書面語詞語表勢在必行。面對海量的語料,混雜的羅列式生詞表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學生需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而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應(yīng)當充分利用漢語語素的特點,搭架書面語體和口語題的橋梁,讓學生動態(tài)感知書面語的形成和運用,直觀了解中文報刊詞語書面語的特點,提高理解和記憶效果。在編寫報刊課教材,特別是報刊語言基礎(chǔ)課的教材時,應(yīng)該從這一角度著力體現(xiàn)詞語書面語體這一知識點。
結(jié)語
報刊語言基礎(chǔ)課的教學雖然應(yīng)該注重篇章教學,但是學生的難點還是不可回避地落在了詞匯上。書面語不是報刊詞語所特有的,卻是在報刊詞語中高頻出現(xiàn)的,可謂是報刊詞語最顯著的特點。然而剛剛進入中級階段學習的學生對于詞語書面語體知識的匱乏增加了學生閱讀的焦慮情緒,嚴重影響報刊閱讀的速度。
該門課作為中級階段的課型之一,應(yīng)該關(guān)注學生的教育背景,詞匯教學應(yīng)當利用學生已有的一定的積累,注重歸納、總結(jié)和擴展。漢語語素有獨立的意義,語素上的重合不僅僅是詞語外在詞形上的聯(lián)系,也是詞語內(nèi)在詞義上的聯(lián)系。充分認識并利用漢語的這一特點,以學生熟悉的口語體為切入點,把口語體和書面語體作連結(jié),可讓學生消除對書面語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并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跨越詞義障礙。在教學中為學生構(gòu)建這樣的對比框架,有助于學生舉一反三,自主擴大詞匯量。而在此思路下編寫的教材也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成為報刊語言基礎(chǔ)課教學的有利工具。
參考文獻:
[1]張莉,王飆.留學生漢語焦慮感與成績相關(guān)分析及教學對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1).
[2]潘志剛,論漢語詞匯的雙音節(jié)化[J].江西省語言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2012.
[3]陳昌娟,報刊語言特點探討[J].天津商學院學報,1997,(3).
[4]張丕謙,縮略語與報刊語言教學[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教學與研究),2000,(4).
[5]李晟宇,王丕承,吳成年,吳方敏,楊泉.漢語報刊教學理論與方法(張和生主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張和生.關(guān)于對外漢語報刊課的一點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