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宏+秦雨彤
【摘 要】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愛嘮叨。女性愛嘮叨是因為她們更樂意與人交流,也更善于適應老年生活,而言語正是提高記憶力、釋放心理壓力不可或缺的因素??梢詪寢寚Z叨呢,真不知道是為了我好,還是為了健康身體。
【關鍵詞】媽媽;嘮叨
培根早就說過,把快樂告訴別人,你的快樂就會加倍;把悲傷告訴別人,你的悲傷就會減半。女性嘮叨的內(nèi)容無非也就這兩方面,快樂情緒就像加油站,越說越能給身體注入活力;悲傷情緒就像垃圾,及早排泄出去,就會給大腦釋放更多的空間,可以保持心情愉快。我的媽媽愛嘮叨,我卻感受到了一絲絲的愛和無奈。
記得二年級剛讀完,我剛把成績單領回家?!扮彀殉煽儐谓o我看看?!蔽腋吒吲d興地把成績單遞給媽媽,還天真地說,“媽媽,我考了九十分?!薄安啪攀盅?!”媽媽一手拿著成績單,一邊說,“琪琪,怎么才考九十分呢?大老遠的,我們從貴州綏陽來到這個地方,又不懂福建的語言,我和你爸在這兒打工,文化不高,工作非常辛苦,為的就是讓你和你妹妹能上好學校,能考出好成績……”其實那時的我,已經(jīng)知道了我和妹妹是民工的孩子,上的學校繳的學費和當?shù)氐暮⒆佣疾灰粯印?/p>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媽媽那愛嘮叨的習慣依舊。有一天早上,我剛起床,媽媽就朝我大喊:“快點穿衣服褲子,洗臉刷牙,要不然就遲到了?!庇谑俏胰挛宄透愣藡寢屨f的事。“好了沒有?好了就去上學?!眿寢屨f。
剛背起書包,媽媽又對我說:“記住,中午一定要吃飯,不能買零食吃,要是我知道你買零食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還有,上課要認真,還有放學后快點回來做作業(yè),不能在路上玩;還有……”“好啦!我知道了?!?還有一次,我因為放學回家晚了,媽媽又開始嘮叨起來了?!拔也皇钦f過了嗎?叫你們放學后快點回家做作業(yè),你就是不聽,等一下作業(yè)做不完,我看你怎么辦?!眿寢屨f。“哦,我知道了!”我說。這時媽媽又說起來,“你還愣著干什么!還不去做作業(yè)。”嗨!我那媽媽……
十四五歲的我們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但是我們也有一顆敏感的心,我們也在乎著周圍每一個人細小的動作,如一聲鼓勵的話語,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語重心長的勸勉,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渴望的。在家里,我是長女,父母不在家時,我就是家里的長者,必須做好家里的每一件事,包括我自己的學習。有時父母回到家時,年幼的妹妹們會在他們身上撒嬌,而媽媽總會問:“你們中飯吃飽了嗎?作業(yè)做完了沒有?有不會做的嗎?你們今天冷嗎?……”這些話,在妹妹們聽來都是嘮叨。在我也是妹妹那般大時,我也會覺得很煩,每天都要問個不停??墒?,現(xiàn)在為什么媽媽只對妹妹們嘮叨,卻不再對我呢?我的鼻子一陣發(fā)酸。我真想再聽到母親也這樣地對我“嘮叨”,可是沒有。有時我會默默地在一邊看著那溫馨的畫面,回憶幼時的自己也像妹妹那樣對母親的嘮叨感到心煩……
一次,我悄悄地問母親:“為什么不再嘮叨我了呢?”母親回答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不需要我們再對你嘮叨了?!甭牭侥赣H的回答,我一下子就像掉進了冰窟中,又黑又冷,再也出不來了。母親有些驚訝地問我:“你怎么會問這個啊?以前一說你,你就覺得煩,現(xiàn)在不嘮叫你了,你怎么又想讓我嘮叨你呢?”我傻笑著說:“沒什么!只是問問?!?/p>
我回到自己的房間,靜靜地躺在小床上想:“父母不再嘮叨我了,以后再也不用聽他們那些煩人的話了,我是不是應該感到高興呢?可為什么我現(xiàn)在卻那么失落呢?”后來我慢慢地找到答案,可能是自己已經(jīng)習慣了他們那煩人的嘮叨,習慣了他們一邊嘮叨自己一邊指責自己的不是,其實那是他們在乎我、關心我,擔心我會做錯事,會受到傷害??墒乾F(xiàn)在,他們也不再那么語重心長地囑咐我了,我該如何是好呢?想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沒有了這些嘮叨、提醒,我該怎么辦呢?
媽媽說我現(xiàn)在長大了,自由了,可是,沒有了她的那些嘮叨,我卻又感到了一絲失落,多了一份憂傷與渴望。 媽媽,我在乎你的嘮叨,希望今后你能再多給我一些嘮叨。
我現(xiàn)在才明白媽媽的嘮叨是為了我好,所以我漸漸開始喜歡媽媽的嘮叨了,因為那一句句的嘮叨也是一句句的愛。記得小時候,我是聽著媽媽的故事入睡的,媽媽還會讀一些作文啦、歷史故事啦、科學故事啦……日積月累,我的大腦里填滿了很多知識。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是的,我就是媽媽手心里的一塊寶。媽媽對我的關心我不會忘記,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個有出息的人,好好報答我的好媽媽!我的媽媽是一個愛嘮叨的好媽媽,我非常愛我的媽媽!
“嘮叨”是如此普通,卻又是人間最溫馨的語言之一。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獨立意識的增長,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過多的干預,又因為從小對父母的依賴而不愿放棄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所以又表現(xiàn)出極其在乎父母對自己的感一情,這正是青春期少年矛盾心理的特點。本文抓住了這一特點,用真實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母親的愛,讓人感同身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