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平
摘 要:數字圖書館是以網絡平臺為基礎而建設的虛擬化圖書管理與閱覽平臺,不但不會占據實體空間,還可借助當前的大數據理念,大幅度增加文獻收納數量,是當前社會應用十分廣泛的信息化圖書系統(tǒng)。但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的人各有不同的閱讀需求,所以數字化的圖書平臺也應當更具個性化特色,讓不同人群都能夠盡快找到符合自身閱讀需要的文獻,這樣才能切實提升閱讀與管理效率。為此文章中將針對以上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個性化管理;信息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一、數字圖書館個性化意義分析
數字圖書館,其本質如同字面詮釋,是基于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的數字化圖書系統(tǒng)。由于文獻涵蓋范圍廣泛,專門針對某一領域的文獻查找與收藏便更有難度,因為這些文獻的收集、分類、整合等環(huán)節(jié),都有很大的工作量。而如何建設個性化的圖書信息系統(tǒng)是當前最為重要的課題,所以相關管理部門及相關人員都必須更加重視信息水平的提升,并根據各個領域的不同特征對圖書資源進行更細致的分類,才能真正意義上確保圖書平臺的質量,滿足各個領域的閱讀要求,確保數字化圖書平臺發(fā)揮出真正的優(yōu)勢。
就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情況來看,數字化圖書館當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是賬號管理缺乏針對性。對于大眾賬號、專業(yè)領域賬號、涉及重要機密文獻的賬號,都應針對性地設置權限,為其提供可供閱讀的文獻。其二是文獻引導目錄分支的全面性不足,許多細化分支并未包含其中,導致同樣的分類下有過多不相干的內容。其三是沒有完善的推斷與關鍵詞補全機能,或是已有的推斷機能缺乏精準性,無法第一時間幫助用戶推斷出其想要查找的信息。這些問題得到解決,自然會使數字化圖書系統(tǒng)的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具針對性優(yōu)勢與個性化特點[1]。
二、數字圖書館個性化建設意見
1.提升賬號信息個性,以提高辨識度
根據使用時間、搜索閱覽范圍、重要程度的不同,數字圖書館系統(tǒng)應當設置更多的賬號分類,這是個性化管理的必要一步。針對普通會員、某一專業(yè)的專業(yè)會員以及重要的機密會員,可不同程度開放不同區(qū)域的文獻資料,這樣的歸類并不是限制,而是幫助各類使用者分清自身的文獻使用領域,進而大幅度縮小文獻資料的查找范圍。并且可以針對性地為不同領域的資深會員提供專門的認證服務,以便在查找相同文獻時,能夠更方便地查找到相關內容。這樣的會員賬號個性化設置,能夠讓每個人的文獻查找以及賬號設置都更具針對性,進一步排除不必要的信息干擾??梢娺@樣的個性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能夠大幅度減輕讀者查找文獻過程中的負擔[2]。
2.細化文獻分支
書有百類,各有專精,作為大數據平臺,數字圖書館所存儲的文獻更是根本無法用“百類”來形容,所以如果使用者在不使用固定文獻名的情況下去查找文獻,便很可能由于分類過于寬泛而難以查找到自身需要的內容。所以圖書類別方面應當設置更加精細的分支,大到專業(yè)性文獻與傳統(tǒng)書籍的分類,小到根據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期刊論文等類別的區(qū)分,都決定著搜索的效率。
3.建立聯想補全與推斷機制
我們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個關鍵詞時,通常會有并未輸入完畢便已經彈出關鍵詞的功能,而且隨著搜索記錄的逐漸增多,系統(tǒng)進行了個人興趣的推斷,與我們個人需要及興趣相符的推薦也會越來越多,這便是網絡信息平臺上的聯想補全與推斷機制。為了完善數字化圖書館系統(tǒng),這樣的機制在系統(tǒng)平臺上的應用也是十分必要的。每個用戶都有自身的閱讀領域、閱讀習慣以及個人興趣,將這樣的要素融入進去,能夠進一步提高系統(tǒng)平臺的個性化程度,確保每個用戶都能搜索到自身需要的內容,獲取需要的信息。
總而言之,為適應當前的時代發(fā)展趨勢,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相關企業(yè)及技術人員都應當進一步完善系統(tǒng)平臺,以更具個性化特點的思想,完善數字圖書館的每一部分機能,確保各部分功能都完全發(fā)揮出來,才能讓各個領域都可通過數字圖書館獲取自身需要的更多信息。
參考文獻:
[1]楊寶洪.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面臨的幾個現實問題[J].現代情報,2007,27(9):94-96.
[2]馬維華.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發(fā)展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9(6):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