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曉芳
摘 要:對話是課堂互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將它運用于閱讀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將自己的理解以外在的語言形式呈現(xiàn)于課堂,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多元,進而獲得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教師如何把握對話教學特點,靈性引領(lǐng),從而讓學生的閱讀感悟更深度?本文從靈性扣準學生思維引領(lǐng)對話;靈性運用教學情景引領(lǐng)對話;靈性運用小組合作引領(lǐng)對話三個方面闡述。
關(guān)鍵詞:對話教學;靈性引領(lǐng);學生思維;情景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51-01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組成,也是課堂教學的難點。對話是學生走進文本的重要通道,它能讓學生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呈現(xiàn)于課堂,使師生能夠以更加多元的方式理解文本。對話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學生因為個人生活體驗和閱讀感悟能力的差異性,他們會在對話中將自己的思維呈現(xiàn)于課堂,使課堂互動更加深入。教師如何靈性運用對話教學策略,讓閱讀感悟更深入?
一、靈性扣準學生思維引領(lǐng)對話,讓閱讀感悟更深度
對話教學離不開學生的參與,這也是課堂互動的關(guān)鍵性要素。經(jīng)典作品是作者獨具匠心的表達,它蘊含著深刻的情感,每個學生由于感知能力的差異性,他們在課堂對話時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思維情況。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時,要根據(jù)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抓住學生的思維閃光點進行對話深入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對話中更深度地走進文本,最終在思維碰撞中獲得對作品的理解。
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時,本文以三個小故事為敘述表達,故事的敘述方法基本一致,教師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晏子的機智?對話能為學生感悟人物形象、體會人物情感提供切入口,使學生更好地感知人物語言、情感世界的變化過程。如本文五次寫到“笑”,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不同人物的笑展開對話,并引領(lǐng)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笑之前、之后的心理變化,進而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楚王的笑,這是他向晏子進攻的武器,他和晏子一見面,就以“冷笑”出場,這里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學生可以通過對話去感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教師則要根據(jù)學生在對話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閃光點進行課堂引導,使學生體會晏子在與楚王斗智斗勇過程中的才智和不易。抓住學生思維閃光點引導學生深度對話,要求教師深入理解文本,并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思考問題,思考學生的感悟理解點源自哪里,并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從而讓對話過程更激烈,對話更深入。
二、靈性運用教學情景引領(lǐng)對話,讓閱讀感悟更深度
對話是學生自主表達的重要過程,學生想在課堂上進行對話,就要對文本和對話話題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能以積極的情感參與對話交流。有效的情景能激活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研究興趣,并在情景中與文本共鳴,從而產(chǎn)生對話內(nèi)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積極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景創(chuàng)設素材,巧妙借助情景為學生的對話搭建平臺,使學生在對話中達到對文本的深度理解。
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生死攸關(guān)的燭光》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引入相關(guān)的影片內(nèi)容,通過背景音樂和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危機四伏的夜晚,主人公一家人的性命在不斷燃燒的蠟燭中變得非常危險。情景讓學生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點,教師再借助文本的人物描寫,讓學生展開對話,通過不同的角色對話引領(lǐng)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人物形象,特別是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揣摩,它必須在學生對文本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在情景中,學生的對話變得異常小心,他們生怕秘密會在對話中暴露出來,班級的空氣似乎要凝固了,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的對話進行課堂調(diào)整,使學生的情感與主人公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體會樸實語言背后的那份驚險,進而體會主人公一家的機智、勇敢等品質(zhì)??梢哉f,情景創(chuàng)設為對話注了源頭活水,學生的思維會在情景中受到啟迪,他們會在情景中與主人公共“呼吸”,從而使學生的對話更深入,思考更理性。
三、靈性運用小組合作引領(lǐng)對話,讓閱讀感悟更深度
對話是學生課堂互動的重要表現(xiàn),高效的對話形式不應該是單純的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對話,而應該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性強的對話,以達到學生思維的碰撞,進而實現(xiàn)課堂互動的深度發(fā)展。小組合作是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重要課堂形式,在對話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有助于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以合作的形式更好地展開對話,并借助合作的力量實現(xiàn)對課文的深度理解。
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本文的寫作特點,將班級學生分成對話學習小組,通過幾個問題為對話提供交流載體,使學生在合作中圍繞著問題展開對話交流,同時,學生并不局限于這幾個問題,可以根據(jù)小組的交流情況提出新的問題。在小組合作模式中,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進行發(fā)言,每個小組要推選出代表在班級進行對話。在本課中,老班長的心理變化、三個病號的心理變化都是課堂對話交流的重要話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對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展開對話,使學生在對話中體會作者在刻畫人物形象的獨特之處,并在對話中體會老班長光輝的人物形象。由于生活在和平時代的學生可能無法理解長征這一歷史事件,他們不能體會當時戰(zhàn)士的生活的艱辛與不易,小組合組要圍繞本課內(nèi)容進行課前材料的搜集,并在小組對話中呈現(xiàn)相關(guān)的時代背景,使學生在對話中感受感人的英雄事跡,這也為課堂的對話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感性材料,學生會在對話中更有效的把握人物形象,進而感受樸實的語言文字背后那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體會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之處,獲得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共鳴。
總之,對話是語言交流的外在表現(xiàn),它是學生思維呈現(xiàn)的重要形式,在閱讀課堂運用對話教學策略,能讓課堂互動更加深入,使閱讀課堂釋放思維之美。想在閱讀課堂更好地運用對話教學,需要教師把握教材特點,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對話素材點,并為學生的對話交流搭建平臺,使學生可以大膽地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在課堂上交流,最終促使學生思維的碰撞,達到對文本的理解,獲得語言感悟能力的無痕提升。
參考文獻:
[1] 孫軼男;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2] 弓卓娜;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提供對話資源的要素[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