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澤禹
摘 要 四川風景秀美,包括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也時有發(fā)生,在旅游區(qū),游客可能遇到落石沿著山體滾下的極端情形,由于山勢陡峭,道路狹窄,在應急時在道路上躲避十分危險,本文研究了落石的運動規(guī)律,通過計算找到了在山腳避險的相對安全區(qū)。
關鍵詞 山體滑坡;落石;運動規(guī)律;相對安全區(qū)
中圖分類號 P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17-0096-01
1 落石沿坡運動規(guī)律
在山區(qū),我們經(jīng)常會看見有落石從山體上滾落,但是幾乎沒有石頭能真正意義上沿山坡滾下。如果我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以及對石頭受力分析,則可以得到
下式:
F=ma
其中a與山體坡面傾角有關。
而對于落石,合外力沿山坡方向,故理論上石塊應該沿山坡滾下,但實際情況下,石頭并不是沿山坡滾下。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在觀察過各處山地情況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真實的山坡并不是理論上的光滑平整。相反,現(xiàn)實中的石頭反而是崎嶇不平。所以我們先大膽推測,石頭在滾落過程中,與其他石頭進行了非彈性碰撞,使其速度方向發(fā)生了改變。
我們先建立一個簡單的模型,接下來我們用物理模型來進行簡單的驗證。山上的石頭都是球形,滾落的石頭質量為m1,半徑為r1,山坡的傾角為θ。而在山坡上有一個質量為m2的石頭,有一半被卡在山坡之中,半徑為r2,并且兩塊石頭碰撞后,m2的石塊不動。開始時兩石塊相隔l1,且山坡為光滑的。
碰撞前后的能量受損,石頭每碰撞一次,其運行方向會發(fā)生彎折,其速度的大小也將減小,與實際生活中看到的石頭滾落時的情形吻合。
至此,我們已經(jīng)首先通過合理猜測了石頭沒有沿著山坡滾落的情形,接著通過結合簡單模型對我們的猜測進行了驗證,但我并不想僅僅停步于此。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在各個山區(qū),經(jīng)常發(fā)生山體滑坡,我們僅僅通過猜測與模型判斷了石頭滾落時改變方向的情況,卻沒有找到人們如何避免山體滑坡帶來危險的方法。所以我們繼續(xù)對滾落的石塊進行研究。
2 落石運動躲避方法
在前幾年,在網(wǎng)絡上流傳一個山體滑坡的視頻,一位男子在山體滑坡的時候站在公路旁,避免了山體滑坡帶來的危險。這種看似下意識的行為,包含了科學合理的因素,不僅讓我們產(chǎn)生了對石頭繼續(xù)進行討論的
興趣。
故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石頭會錯過躲在懸崖邊上的人,這和我們的生活體驗也相符。而躲避時相對安全的區(qū)域,由式(8)指出,越貼近堅固豎直的墻壁,而不是到處跑動,安全系數(shù)越高。
由于碰撞后斜拋,運動過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只在豎直方向向下,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沒有改變,只在豎直方向先減小后增大。
參考文獻
[1]楚安夫.關于斜拋運動的分析[J].大學物理,1997,16(9):46-47.
[2]李武鋼.阻力系數(shù)和物體質量對斜拋運動影響的數(shù)值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3(2):112-114.
[3]陸興中.阻尼斜拋運動的物理規(guī)律分析[J].物理通報,2004(7):7-9.
[4]唐紅梅,易朋瑩.危巖落石運動路徑研究[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03,25(1):17-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