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鋒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初中體育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水平,構建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成為了老師們共同思考的重要問題。本篇文章從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提出了在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對以后的初中體育教學提供有用的建議和啟發(fā)。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高效課堂、途徑
中國分類號:G633.96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只是簡單地教授學生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甚至有的老師將體育課變成了自由活動課,使得體育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不利于學生身心的鍛煉,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因此,體育老師務必要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從而保證初中體育的教學有效性。下面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fā),提出了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幾條途徑。
一、明確教學目標
體育課上老師和學生表現懶散,很多時候是因為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老師不知道教學的意義所在,而學生也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失去了方向。在這種無目標的教學情況下,體育的教學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因此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老師在教學之前務必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保證教學目標的明確。舉個例子,老師在教《提高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運動處方》這部分知識時,老師可以從“學習對象——做什么運動——做的程度”的路徑來設計教學目標,例如“學生能夠做1分鐘的拉伸運動,重復3次”。這樣一來,教學目標便變得具體化、可操作化,從而獲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同時,老師也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標準,實施教學目標的“彈性化”,從而保證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分層教學
要知道不同的學生其運動水平、運動能力是有所不同的,老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要求學生。然而在過去的體育教學模式下,老師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對于所有的學生都采取相同的教學要求和目標,這使得體育水平高的學生“吃不飽”,而體育水平低的學生“吃太撐”。因此體育老師務必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有效性。舉個例子,老師在教《簡便易行的鍛煉方法》這部分知識時,對于體育水平低的學生,老師可以讓他們熟記這些鍛煉方法,并且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鍛煉和加強;對于高水平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掌握了基本的運動鍛煉方法后,老師也可以讓他們在鍛煉的過程中去探尋更加容易、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不同學生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同時也能極大地提高了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在過去,體育老師更多的是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上的要求來完成教學目標,卻沒有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久而久之,學生對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厭倦感甚至是抵制的情緒,這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師務必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保證體育教學的高效。舉個例子,老師在教《耐力練習對提高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作用》可以讓學生進行跑步練習,但是不是單一的跑步方式,而是在跑的過程中采取變形跑、或者是重復接力跑、又或者是相互追逐跑等,這樣一來學生對這些多樣的練習方式產生了極大地興趣,有利于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又例如老師在教《運動處方的制定》這部分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校園里進行定向運動,學生在這種活動中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身體,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
四、和諧的師生關系
很多學生反映,體育老師嚴肅的表情讓他們敬而遠之,即使學習上遇到了問題,也不敢與老師交流和溝通,這樣只會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為了營造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老師應當創(chuàng)設輕松、自在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從而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舉個例子,老師在教《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康復》這部分知識時,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讓學生做“老師”,給其他學生講解遇到運動損傷的時候應當如何處理,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充當“學生”的角色,適當地提問“老師”一些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解除了學習過程中的緊張感,為了能夠更好地扮演“老師”這個角色,學生會在老師講課之前做好準備工作,自主地學習和搜集一些相關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而老師變成“學生”也能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真正地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有效性。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什么樣的途徑才是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呢?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fā),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根據教學內容來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學習滿足感;同時老師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情境法、合作法、自主學習法等等,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最后老師需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輕松地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從而真正地構建起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小娟.如何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2,11:22.
[2]馮益明.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之我見[J].當代體育科技,2014,11:103+105.
[3]尹加英.構建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4,35:83.
[4]李劍華.淺談建設體育高效課堂的教學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3,17:75-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