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性閱讀與閱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探究”,前者更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質疑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它更具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義。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掌握探究性閱讀的本質,并且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情境教學法等,結合教學教材的實質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注重社會實踐,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關鍵詞:探究性閱讀;高中語文教學;情境教學法
人類社會歷經(jīng)了長久的發(fā)展變革,逐漸意識到“語文”是連接人類交往的最重要的社交工具,凝結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的璀璨文化和智慧成果。語文課堂教學講究的是既注意語文運用的工具性,還強調語文魅力的人文性。閱讀,常常作為一種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途徑和手段。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最多的便是閱讀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知文章情感,體會文字魅力,提升語言理解力。
高中生度過了九年的義務教育階段,無論是在心智思想方面,還是在知識水平方面,都比初中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高中語文課相比于初中語文課,會更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探究性閱讀與閱讀相比,更多的是強調一種探究能力和質疑能力,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學習目標,因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更應該注重探究性閱讀法,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和對事物的思考質疑能力。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閱讀的必要性
(一)適應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的特點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三個課程目標,一是充分提升“知識和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去探索自然、認識社會、剖析自我,學會規(guī)劃人生道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二是注重“過程和方法”,要求高中語文課程多注重應用實踐,將語文課本與社會發(fā)展相對接,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加深學生對自然、社會以及對自己的未來規(guī)劃有深刻的認識,增強他們的探究興趣;三是提高“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高中語文課應該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適應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探究性閱讀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以及對事物的質疑能力,符合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特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它更具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義。
(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探究性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建構一個知識領域框架,帶領讀者發(fā)現(xiàn)世界、感知世界、探究世界。文本的生成與存在離不開讀者的解讀,必須要通過讀者的活動表現(xiàn)來實現(xiàn)。由此可見,讀者在閱讀中發(fā)揮著主體作用,學生作為高中語文課堂的主要求知對象,因而也相應地成為探究性閱讀的主體。探究性閱讀的效果大小,從根本上取決于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探究性閱讀,教師要注重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引導學生發(fā)揮個人見解,而不是片面地將閱讀文本作為中心。
二、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手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通過主動性地品讀文本,進而探究并建構起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作品的文本含有許多空白和未定點供讀者去體味和想象,當讀者在閱讀中把文本中抽象的內容加以具體化,作品的意義才能最終得以表達出來。學生對作品的探究性閱讀,就是對作品具體化的過程。
語文課堂中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手法便是“設立問題,引入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富有感染力與形象性的生動案例,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心靈的震撼和共鳴,激發(fā)探究思維的生成。因此,文章將重點分析“情境教學法”在探究性閱讀中的實踐運用案例。
例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中,包含有孤帆、遠影、碧空、長江、天際等六個意象,這六個意象組合起來一同構成了一幅充滿情感和詩意的景象。表面看上去寫的是小船行駛在長江的風景,實則卻烘托了作者李白的感情形象。隨著孤獨的船的帆影漸漸遠去,消失在碧色的天邊,隱沒在長江的天際盡頭時,詩人的心也隨著長江的滔滔流去起伏不定?!跋蟆敝袀鳌耙狻保耙狻敝杏小跋蟆?,意象之間互相烘托,互相傳達。教師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作品的關鍵字句,并把這些傳情達意的意象挑出來設置一個情景,比如通過開展解析活動、觀看相關視頻、配樂朗誦等方式,把這些語言符號內在的感情深度傳達給學生,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讓作品具有新的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張艷玲.淺析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高考(綜合版),2014(2):59.
[2]徐林平.淺析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3(77):29-30.
作者簡介:孟兆治(1976.3—)男,甘肅民勤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編輯 栗國花endprint